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在西安设立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推动陕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 关于建设“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议 由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马中平领衔,8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联名提案,关于建设“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议引起各界关注。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特别强调...
展览时间:2015-03-12 - 2015-04-04 展览城市:江苏 - 常熟 展览地点:常熟美术馆 主办单位:常熟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 展览介绍 水彩画是一个语言十分宽泛、表现力非常丰富的画种。 不透明水彩在中国又被称为水粉画,兼有透明水彩画的流动性和油画的塑造性特点,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虽然它在气质上比较接近于东方人的审美,但在语言方式上仍属于西方造型体系,注重造型的严谨和丰富...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3月2日通报了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情况后,记者昨从市文物部门获悉,我市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截至目前已认定文物总数是10915件(套)。 在完成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后,从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涉及19个行业、100余万家国有单位。我市自2013年普查以来,在省文物局总体部署和专业指导下,市本级和三县二区普查办全力支持...
建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项目,这已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何水法第二次在两会上呼吁了。 何水法认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不仅拥有极大的学术价值,还将为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提供最有力证据。 西湖和京杭大运河都已申遗成功。在何水法看来,如果“良渚古城遗址”也能申遗成功,那么杭州将第三次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内容。 “这对于提升杭州的城市文化内涵以及旅游等...
书法圣地兰亭有一颗闪亮的明珠又嵌在兰渚山下兰亭江边——中国最大的书法专题博物馆兰亭书法博物馆主体建筑已经竣工,目前,兰亭书法博物馆正抓紧布置展览,将于今年书法节开馆。 兰亭书法博物馆是省、市级重点建设工程——兰亭保护整治工程(二期)中的重点项目。该工程位于兰亭景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12191平方米,包括综合展厅、精品厅、临展厅、报告厅、库房、办公研究、园林景观以及休闲配套等设施。 ...
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于2月中旬公布,在进入初评的43个项目中,我市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成功入选。 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位于沁水县中村镇,是一处距今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其重大成果是首次发现了2.2万年前的火塘、石磨盘和赤铁矿共存现象等内容信息,这里很可能是2.2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 沁水下川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
本月20——22日,“2015安徽·全国文物商店文物艺术品交流会”将在合肥举行,这也是我省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文物艺术品交流大会! 5日上午,在省文物总店,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精心准备参加大会的文物和艺术品。据悉,此次省文物总店精挑细选了历年来所收藏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书画、玉器、瓷器、银器、铜器、木杂等各类文物艺术品,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值得藏友们期待的是,我们还邀请了来自全国...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于2月中旬公布,在进入初评的43个项目中,山西有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绛州州署遗址4个项目入围。 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位于沁水县中村镇,是一处距今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其重大成果是首次发现了2.2万年前的火塘、石磨盘和赤铁矿共存现象等内容信息,这里很可能是2.2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 忻州九原岗北朝...
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最新进展。截至3月2日,全国共登录藏品1268万件。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介绍说,普查为每件文物建立起“文物身份证”和信息管理体系,为分散在全国各地区、各单位的文物信息资源整合及管理利用创造了条件。
2015两会书画艺术提案 2015全国两会已拉开帷幕,各种提按流出。目前,已知六位代表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建言献策,他们分别是冯骥才、吴为山、吴长江、李延声、何水法、汪国新。 就书画艺术领域而言,冯骥才感叹文艺界的人才不少,但特别出色的人才不是很多;吴长江建议“培养青年美术人才,力促精品佳作”;何水法提出设立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国传统的经典艺术为先导...
记者:保护文化遗产在外界看来一直是政府的事情,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能不能谈谈您的看法? 吕建中: 2001年,为保护遗址,保存历史记忆,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大唐西市”遗址。经过反复筛选和考察,市政府确定由民营资本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文化产业。最终确定由我公司开发建设“西市遗址恢复和利用”,后简称“大唐西市项目”。该项目占地约500亩,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总投...
鉴于在传统民居修缮、乡土文化展示、基层保护责任落实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国家住建部首次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县,授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称号,全国只有松阳县和云南省建水县获此殊荣。 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在大都市满眼“水泥钢筋”结构的时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松阳依旧活跃。松阳县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山水—田园—村落”的格局,保留着百余座...
2015年2月28日,“大美华夏·人道主义的呼唤”首届全国助残美术作品展巡展启动仪式在澳门隆重举行,“大美华夏•人道主义的呼唤”首届全国助残美术作品展组委会秘书长梁本远讲话,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刘广与中国盲文出版社副社长韩忠义出席启动仪式共同代表组委会接受亚游集团对本次助残美展澳门巡展的捐赠,并为捐赠单位颁发证书。 首届全国助残美术作品展首展已于2014年8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澳门巡展的正...
2015年1月,在海东市互助县甘禅寺,省普查办专家组成员正在认真仔细的开展该寺的文物认定工作。 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最新进展。目前,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积极推进,共调查国有单位102万个,基本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分布状况。截至3月2日,全国共登录藏品1268万件。 据悉,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历时近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各级普查机构共向1020814家国有单位...
3月2日,记者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情况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普查共调查国有单位102万个,现已基本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分布状况,并建立国有可移动文物统一资源库,每件文物生成唯一的22位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编号,相当于办了一张“文物身份证”。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励小捷在通报会上介绍,此次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