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6日获悉,长崎县松浦市“鹰岛神崎遗迹”发现的镰仓时代中国元朝沉船全长达27米左右,图为船体的龙骨部分。图片由琉球大学考古学研究室提供。 据日本共同社6月26日消息,由日本长崎县松浦市和琉球大学考古学教授池田荣史等人组成的考古队26日透露,该市鹰岛附近海域的“鹰岛神崎遗迹”发现的镰仓时代中国元朝沉船的龙骨长度约为13.5米,比此前的调查结果约长...
参考消息网6月26日报道 日本收藏家所喜爱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正流出日本,渡海回流中国。 日本《产经新闻》刊文称,在古代艺术品领域,来自日本的藏品备受关注,日本素有“中国艺术品宝库”之称。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稍有降温,但誓要收回本国艺术品的中国富豪们的购买欲望仍很强烈,一些少见的珍贵艺术藏品拍卖价甚至达到上亿日元(100日元约合7.84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称,日本收藏家的藏品在真伪和来历方面有较...
为做好《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的相关工作,受国家文物局委托,2012年6月19日—21日,由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魏青带领的专家组对“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四川新增遗址点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和评估。此次考察对象为古蔺郎酒老作坊、宜宾五粮液老作坊、射洪沱牌泰安作坊。四川省文物局、遗址点所在地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保护管理机构的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考察。专家组在各遗产地听取遗...
6月24日端午小长假期间,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迎来了一批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罗特格斯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参加“中国北方农村的社区与宗教”工作坊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客人们。青岛地区是妈祖信俗北传的第一站,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的青岛天后宫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妈祖信俗传播载体,在海内外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近代以来,青岛成为欧亚文化交汇地,各种文化与宗教在此相遇。作为中国与世界...
近日,中国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一行专门来承,代表中国文物出版社向承德市文物局捐赠文博专业书籍。此次活动中国文物出版社共向承德市文物局捐赠文物遗产保护、文博研究、文物考古等专业书籍115套,价值2万余元。这些书籍对于进一步开拓承德文物研究人员视野、提升文物遗产保护和文博研究工作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文物出版社是中国惟一一家出版文物考古类文化遗产图书的中央级专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之一。...
“2012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启动仪式于6月20日举行。北京市文物公司和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就联合承办本届博览会签订合约。组委会为特邀聘请的11位参展评审专家颁发聘书。 由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文物公司和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2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2012年11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博览会主题为“文化传承历史收藏贤聚北京”,设三个会...
记者 王芳 一季度以来,被称为全球奢侈品增长引擎的中国内地市场表现出下滑趋势。 据奢侈品中国风向标劳力士的一名中国合作商透露,去年劳力士在其公司店面卖到断货,供不应求,但今年1~4月份的销售都是呈下跌趋势,直到现在才稍有抬头。 该人士亦负责商铺拓展,他表示今年一季度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销售同比整体性下降了15%~20%,包括位列前三的LV、GUCCI(微博) 、PRADA今年一季度在中国的...
日前,全国首个书院文化专题博物馆、湖南省唯一的全国性博物馆——中国书院博物馆——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旁开馆。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该校党委书记刘克利等参加开馆剪彩。 据悉,中国书院博物馆建筑总面积为4768平方米,陈列总面积为318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5000多万元,是一个反映以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教育历史的专题性陈列馆。馆内有...
近日,苏富比(微博)拍卖行亚洲区行政总监程寿康在接受某艺术网站的专访时表示:2012年中国拍卖市场将继续去年的“寒冬”,还会下跌20%左右,并最终回到2010年时的水平。 程认为,国内的买家有所收缩,市场里疯狂出价的竞拍者正在慢慢退出,留下来的是一批比较理性的藏家,对拍品的要求更高,出价也会更加理性。
近年来,我国古典家具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很多人开始收藏古典家具,但是,收藏古典家具的外国人同样很多,有很多古典家具流失到海外。 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热的两次高潮第一次,上世纪30年代。一位叫艾克的德国人编了一部书:《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此书问世后,西方人第一次从中国家具中看出好来,也出现了抢购风,明式家具大量出口,价格非常昂贵。这第一次的兴盛,没有持续多久。 第二次,上世纪80年代。王世襄出...
上周,瑞士传奇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宣布他将把收藏的一大部分捐赠给酝酿中的香港当代艺术博物馆 M+。共有1463年艺术品捐出,保守估计总价值达1.63亿美元。 这是已知的向单一博物馆做出的最大一笔艺术品捐赠。希克收藏被认为是最重要、全面的中国当代艺术私人收藏,包含了从1990年代初到现在的大量作品,其中有张晓刚、曾梵志、艾未未、徐冰、刘炜、张培力、余友涵和丁乙等中国顶尖艺术家的经...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应妮)酝酿已久的“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目前已经进入最后完善及手续报批阶段,据悉,未来五年中国将投入20亿元人民币展开该基金的启动和运营。 “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系列文化财政投入及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25日在此间举行。 中国文化部财政司司长赵雯表示,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旨在通过设立基金引入社会化、专业化的资金管理机制,综合运用补贴、奖励、资助等扶持方式...
通过这几年的拍场经验,我们深谙,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海外藏家很多情况下只是“打个时间差,拿中国当代艺术来挣中国政府和收藏家的钱”。但可以想象,如果当初没了这些赞助者们的垂爱,艺术家的生活都将成为难题。那么究竟哪些海外藏家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 乌里·希克 瑞士驻华大使乌里·希克从1985年开始收藏大批中国当代油画、装置、影像和雕塑作品,至今被他收入囊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已过2000件,其中包括...
对于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学者来说,大谷文库是一个绕不开的名词,尤其是在明清小说的研究者眼中,大谷文库更是无法取代的经典。可以说,大谷文库已成为公认的一座中国古典小说的宝库,而这座文学宝库最初的建立者,竟然是一位日本僧人。 大谷光瑞,日本佛教真宗派西本愿寺第22代法主。作为日本大正天皇的姐夫,他在日本曾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作为一个随侵华日军一起踏上中国土地的掠夺者,这位披着文化考古外衣的僧人,给中...
著名古建筑保护与研究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为人做事谦和、诚实,道德、文章并举,是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一面光辉旗帜。 叩谒中国营造学社之门 罗哲文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最后一位成员,也是营造学社最后一位离开我们的学者。中国营造学社是由朱启钤于1929年在北平创办的专业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1940年,中国营造学社随同同济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迁移到四川宜宾李庄。当年,16岁的罗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