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徐州丰县梁寨镇黄河故道清淤现场,施工人员意外发现了一艘木质沉船。根据船上的大量古钱币、瓷器等物,考古人员推断这是一艘清代早期沉没的木质商船。昨天,发掘工作正在进行,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是徐州历史上首次发现的古代沉船及文物。 10月13日,丰县梁寨镇黄河故道清淤的施工人员在作业时,发现一个很像船桨的物品,遂上报丰县文物部门。考古人员随即前往勘探,初步推断这艘沉船为明末清初时期的民用船。随后,...
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4年度河北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启动仪式”近日在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举行,我国自主研制的专业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迎来自今年9月下水首航以来的第二站任务。此前,“中国考古01号”第一站任务曾赴辽宁省丹东港海域开展水下沉船遗址重点调查和考古工作。 本次水下考古为期1个月,是河北省开展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工...
发掘现场 沉船上发现的青花瓷碗 沉船上的古钱币 在徐州丰县梁寨镇黄河故道清淤现场,施工人员意外发现了一艘木质沉船。根据船上的大量古钱币、瓷器等物,考古人员推断这是一艘清代早期沉没的木质商船。昨天,发掘工作正在进行,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是徐州历史上首次发现的古代沉船及文物。 10月13日,丰县梁寨镇黄河故道清淤的施工人员在作业时,发现一个很像船桨的物品,遂上报丰县文物部门。...
华山景区发现一处“李光汉”题写的“陪睡”的摩崖石刻。对此,网友们提出自己的见解,也盼望专家能够作出权威解读。 12日23时,在腾讯微博认证为“汉中黎坪景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的郝战琪发微博称:华山惊现清代神题刻,疑似“陪睡”二字。认证为“甘肃民院河洮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岷县志》副主编”的包孝祖跟帖:确是“陪睡”!边上一行小字看不清。周围有高人墓葬,这个李光汉愿陪伴,或看中了...
华山景区发现一处“李光汉”题写的“陪睡”的摩崖石刻。对此,网友们提出自己的见解,也盼望专家能够作出权威解读。 12日23时,在腾讯微博认证为“汉中黎坪景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的郝战琪发微博称:华山惊现清代神题刻,疑似“陪睡”二字。认证为“甘肃民院河洮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岷县志》副主编”的包孝祖跟帖:确是“陪睡”!边上一行小字看不清。周围有高人墓葬,这个李光汉愿陪伴,或看中了此处风...
挖出的钱币 大量村民在淤泥堆里挖宝 白云区龙归镇南村一社近日出现挖宝潮,有工人在挖土填塘时发现泥土中藏有大量铜币和银币,消息一传出,全村老老少少蜂拥出动,扛着锄头前去寻宝。事情发生在8日上午,在白云区龙归南村一片堆放建筑垃圾的空地里,有工人在此翻出一些疑似清代以及民国的钱币后,村民们闻风而来。不过让这些村民失望的是,文广新局已与屋主取得联系,屋主称这些钱币只是前人建房时埋下的风水物品...
李本忠,清代道光年间著名楚商大贾,曾自费治理长江三峡险滩、捐修龙王庙码头。然而,这个楚商传奇人物却鲜为人知。市民肖波自发收集李本忠资料30余年。近日,他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汇集、整理,计划于年内编著出版。 肖波今年55岁,曾任《武汉春秋》编辑。肖波告诉记者,他研究李本忠始于1983年,当年他去三峡旅游,购得一本由王健强所著《屈原故里秭归》,书里记述了李本忠治理三峡航道的事迹,他感慨:湖北商界竟...
在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我国第一艘专业考古船日前启动对晚清时期铜皮夹板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此项工作填补了河北滨海和环渤海水下考古的空白,对探寻我国北方古代港口的变迁沿革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铜皮夹板沉船位于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曹妃甸港区毗连处的东坑坨海域。早在2012年,根据渔民提供的线索,文物部门就在唐山沿海进行了走访调查,201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为社会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具和人们朝夕相处。近年来,我国传统家具艺术研究取得很多可喜成果,尤其是大量散藏在民间的优秀“清代家具”与“清式家具”作品不断出现,这些作品逐渐明确了“清代家具”与“清式家具”的主要特征。 清代家具——雍容华贵 地域风格成形 康熙初期的清代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式家具风格。与明式家具相比,清代家具变肃穆为流畅,化简素为雍贵,工匠大胆创新,创造出很多新样...
作为社会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具和人们朝夕相处。近年来,我国传统家具艺术研究取得很多可喜成果,尤其是大量散藏在民间的优秀“清代家具”与“清式家具”作品不断出现,这些作品逐渐明确了“清代家具”与“清式家具”的主要特征。 清代家具——雍容华贵 地域风格成形 康熙初期的清代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式家具风格。与明式家具相比,清代家具变肃穆为流畅,化简素为雍贵,工匠大胆创新,创造出很多新样式,尤其...
水下考古队员都配备有专业工具。 小杰 摄 除了文物,考古人员还要提取水、泥等样品。张瑞 陈波 摄 “中国考古01号”。 小杰 摄 中国考古第一船什么样?水下考古究竟跟我们看惯了的田野发掘有啥不同?……昨天,由河北省文物局与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2014年度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启动仪式”在唐山京唐港27号集装箱泊位举行,记者带着这一连串问号走上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
10月10日上午,在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我国第一艘专业考古船正式启动对晚清时期铜皮夹板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透露,此次水下考古是“中国考古01号”投入使用以来首航第二站,是在河北开展水下考古实质性工作的第一战,填补了河北滨海和环渤海水下考古的空白,将对探寻我国北方古代港口的变迁沿革等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铜皮夹板沉船位于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曹妃...
清代宫廷建立了庞大的消费系统,生活用品的使用涉及到了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玉器作为一个独立的工艺美术品种,出现在宫廷典章制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宫廷玉器体系,而支撑这一体系发展的则是新疆和阗玉。 首先,和阗玉是宫廷玉器的主要材料。 清代宫廷玉器,就其来源而言有三个重要部分:明代的宫廷遗玉,各级官员的贡入,宫廷组织生产的玉器,明宫遗玉属明代玉器的精华,可以证明,在明代,新疆和阗玉料已经成为玉...
目前我们见到的清宫所藏痕都斯坦旧玉器有两种,一种为当年输入,另一种为宫内工匠仿制。尽管乾隆皇帝认为痕玉“制薄如织,良工巧匠,非中原玉人所能仿佛也。”但是为满足自己的玩赏兴趣,仍然命造办处如意馆极力仿制。不过,仿制品多刻年款,被称为“西番作”。当时,苏州的专诸坊也有仿制。这些仿制玉器并没有亦步亦趋地复制痕都斯坦玉器,而是吸取其造型别致、花纹流畅、胎体透薄的优点,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带有西番...
清代玉器品种和数量繁多,以陈设品和玉佩饰最为发达。陈设品有按青铜器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种仁兽,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种有山水、花鸟玉山,浮雕图画式的玉屏等。清代玉器各个时期亦有所不同:顺治、康熙年战乱频频,民不聊生,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产量很少,但宫廷用玉仍不乏精品。雍正朝经济复苏,手工业大为发展,玉作也重新崛起。乾隆、嘉庆年间为清玉的昌盛期。这时宫廷玉器充斥各个殿座,各主要大城市玉肆十分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