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2年为龙年,“陕西龙文物精品展”18日在西安博物院开幕,200余件龙文物展示了各种龙的造型、器物、纹络等。图为观众在欣赏文物。 2012年为龙年,西安博物院推出的“2012壬辰年陕西龙文物精品展”18日开幕,共汇集了陕西地区120件(组)与龙相关的文物,分为龙行进化、通天龙福、龙驭威仪、龙翔人家四个部分。 据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介绍,考...
西安 陈根远 一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占有无可争辩的重要地位。 石器时代,半坡先民留在陶器上的天真简明的刻划符号,已显示出他们对均衡、对称、和谐、节奏的朦胧审美追求。 进入青铜时代,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王朝定鼎关中,在西周彝器上铭铸下古奥浑融的金文,迄今所见总字数已达3万多字,相当于两部今文《尚书》。陕西西周青铜器除极高的史学价值为历史学家所青睐外,诸如利簋、史墙盘...
西安 陈根远 一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占有无可争辩的重要地位。 石器时代,半坡先民留在陶器上的天真简明的刻划符号,已显示出他们对均衡、对称、和谐、节奏的朦胧审美追求。 进入青铜时代,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王朝定鼎关中,在西周彝器上铭铸下古奥浑融的金文,迄今所见总字数已达3万多字,相当于两部今文《尚书》。陕西西周青铜器除极高的史学价值为历史学家所青睐外,诸如利簋、史墙盘、大盂鼎...
2011年9月2日,由西安收藏研究院、西安博物院共同主办的“注‘木’中秋——月饼模子展在西安博物院博物馆一层展厅正式展出。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清代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60件(套)月饼模子,系西安收藏研究院院长薛勇所藏,这是他自1993年开始收藏此类藏品的300余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这些月饼模子多为枣木或梨木所制,也有陶质、瓷质的。常见的月饼模子,直径在三四寸左右,小的一般1寸,大的则达1.5-2...
图为西安博物院展出的文物日晷。李明/摄 展品人佣 李明/摄 汉代铜羽人、唐代摩羯纹银杯、唐代海兽葡萄镜……昨日,西安博物院馆藏20余件文物珍品首次对外展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唐代计时仪器——日晷。 西安博物院位于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唐代荐福寺所在地,2007年建馆落成对外开放,馆藏文物13000余件。此次西安博物院精选20余件馆藏文...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教授8日在此间“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披露,西安汉宣帝杜陵新出土3件高足玉杯和相连在一起的1对圆雕玉舞人,均属汉宣帝御用品。 刘云辉介绍说,杜陵新出土的这3件玉杯,都以新疆和田玉雕琢,玉质细腻坚硬,大小非常接近,形制基本相同,均为深腹高圈足,平口,腹壁上部较大,至底部渐次呈弧形内收,腹腔底呈半球状,圆颈,圈足下端呈喇叭形,每件玉杯...
图为吴俊红捐赠的明代供养人。 作 者:魏兴顺 记者6日从西安博物院获悉,西安市民吴俊红近日再次向西安博物院捐赠了4件珍贵文物,这是吴俊红自2007年以来第10次向该院捐赠文物。目前累计捐赠文物达27件(组),有银器、石器、铜器等10多个种类,时代从战国至明代。 吴俊红此次捐赠的文物为秦代铜钹1件、明代石质供养人1对和明代石羊1件。秦代铜钹保存完好,通高17厘米,厚壁上饰有蟠螭龙纹装饰图案;石羊...
西安 王蔚华 西安博物院收藏有一批西周青铜器,它们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前辈文物工作者征集的。这是一批珍贵的文物,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难得的资料。现选9件介绍如下。 上述鼎簋的出土地花园村、马王村、大原村等,均属西安市南郊长安区西周沣镐遗址区。商周时期鼎簋在青铜礼器中为重要礼器,是“明尊卑,别上下”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西周时期,主人身份级别不同,鼎簋的使用就不同。据记载,在祭祀和宴请时,天子用...
西安博物院藏有大批明清书画,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画,可称之书画宝库。对这批书画的了解,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这时期的书画艺术风格特征与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现介绍六幅山水画与读者共赏:蒋嵩(崧)《高山松木图》(图1)《高山松木图》纵l37厘米,宽46厘米。蒋嵩(崧),生卒年不详,字三松,号徂来山人,三松居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善山水、人物,宗吴伟,用焦笔枯墨最入时人之眼,然行笔粗莽,多越矩度,时与郑颠...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西安博物院跻身“第三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成为继陕西省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大学图书馆之后,陕西省的第四个国家级古籍保护单位。 想要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不容易——除了要有10万册(件)以上的古籍收藏数量外,还要有古籍专用书库,有专门的古籍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以及专项古籍保护经费。而西安博物院现在共收藏古籍105840册件,包括善本...
日前,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古籍工作保护会议,为西安博物院等37个单位颁发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牌匾。 今年6月1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精神,西安博物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据悉,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二批全国共有113家单位入选,此次批准38家单位,陕西省入选两家...
活动现场 12月5日,“文明使者•你我同行——12•5国际志愿者系统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行,西安思源学院、西安市第三中学师生与西安博物院职工一起参加活动并观看文艺演出。 在当天的活动中,西安博物院汇报了该院志愿者和共建教育基地工作情况,分别与西安思源学院、市第三中学签订了共建教育基地协议书,表彰奖励了2010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和个人,对2011年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西安思源学院从西安博物院聘请...
12月5日,“文明使者·你我同行——12·5国际志愿者系统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行,西安思源学院、西安市第三中学师生与西安博物院职工一起参加活动并观看文艺演出。 在当天的活动中,西安博物院汇报了该院志愿者和共建教育基地工作情况,分别与西安思源学院、市第三中学签订了共建教育基地协议书,表彰奖励了2010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和个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致辞 晚会上的捐款活动 8月6日至8月13日,陕西省西安博物院隆重推出大型活动“2010年中国西安夜宴&S226;小雁塔”, 该活动以推崇小雁塔历史文化为核心,结合“人文、现代、历史、自然、商业、娱乐”等要素,是包含饮食、演艺、酒展等形式的综合型活动。12日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参加了此项活动。 8月11日以主题 ...
两方明代将军墓志碑在流落民间数年后,终于“安家”西安博物院——昨日,年近七旬的市民许宗绳老人向西安博物院捐赠了这两块明镇国将军墓志,志主朱志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孙。博物院保管部杨鸿毅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老人捐赠的墓志对于研究明代秦藩家族世系以及秦藩在陕西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在捐献现场看到,两方石碑长宽各80厘米,高约为16厘米,碑面虽有污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