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教授、文物考古专家高大伦一行来渠考察文物工作,实地考察、踏勘了渠县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县汉阙、城坝遗址,并参观了渠县文庙和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展。县文体广局局长高强、县文管所所长胡良鸿等陪同。在考察渠县汉阙时,高院长对渠县境内的6处7尊汉阙的建筑、艺术、书法价值表示了充分肯定,他强调,要深入细致的做好渠县汉阙的科学研究,搞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尽...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2012年6月9日是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上午10:00,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奠基仪式在郑州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等出席。仪式由郑州市领导丁世显主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致辞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致辞 领导和嘉宾为工程培土奠基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
5月中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赴通江开展米仓道考古调查,完成该县境内米仓道文物点数字测绘工作,从而为研究保护米仓道文化资源和蜀道申遗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今年3月组织国内一流专家曾对巴中市境内的米仓道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活动,取得了丰富的考古调查资料。该院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前次考察的重要发现进行科学测绘、航拍和拓片,为保证此次考察活动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5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完成了部分“茶马古道”(雅安段)田野调查,发现近年来“茶马古道”破坏严重,加强保护迫在眉睫。 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姚军介绍,通过调查,基本对上述五区县“茶马古道”的走向、道路状况及沿线文物点、古驿站客栈等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茶马古道&...
5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完成了部分“茶马古道”(雅安段)田野调查,发现近年来“茶马古道”破坏严重,加强保护迫在眉睫。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姚军介绍,通过调查,基本对上述五区县“茶马古道”的走向、道路状况及沿线文物点、古驿站客栈等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茶马古道”在最近几年内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原石板路面上用水泥硬化;工程建设破坏包括拓宽原“茶...
3月20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部门获悉,2012年3月10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勇一行5人在新疆南部的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焉耆县实地查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个星佛寺遗址。 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最大一处佛寺遗址,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始建于晋代,是佛教东传西渐过程中重要的一处佛教遗址,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焉耆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遗址。 它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两部分组成。寺院残存建筑...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充分发挥新疆文物考古人才优势,利用自治区图书馆“昆仑讲坛”这一平台,与自治区图书馆联合推出了以贯彻“三史”教育为主线,以近年考古新发现证史补史为内容的“三史”教育系列讲座活动。活动于2012年3月开始,每月安排一名新疆考古研究所副高职称以上的优秀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三史”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发挥引领作用,拓展影响领域。通过自治区...
蜀道,为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是中国古代连接川陕两地的道路,具体指关中平原通往成都平原的古代道路。蜀道主要由七条古道组成,即翻越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越过巴山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作为体量巨大的线性文化遗产,蜀道绵延数千里,现存的道路遗存及沿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众多,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2011年9月4~11日,由张梅颖副主席率领的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
受四川省巴中市文化局委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组织承办,国家博物馆(微博)等研究机构参加,中央电视台全程跟踪摄制的“米仓道”考古探险调查即将启动。“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在我国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次考察是该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继 2005年以来,联合故宫(微博)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探险活动。 为圆满完...
受四川省巴中市文化局委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组织承办,国家博物馆等研究机构参加,中央电视台全程跟踪摄制的“米仓道”考古探险调查即将启动。“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在我国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次考察是该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继 2005年以来,联合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探险活动。为圆满完成此次考古探险调查,该...
2012年2月23日,江西省文化厅在景德镇市主持召开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江西文物保护中心合作编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专家评审会。参加评审会的有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专家组在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的汇报,审阅了规划文本。经认真讨论,原则通过《...
为了配合集通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王家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了解,王家湾遗址位于巴林左旗隆昌镇王家湾村南部坡地上。遗址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的辽代陶瓷片以及少量的早期陶片,此外还有大量的玛瑙碎片,初步推断为辽代的玛瑙或者玉器加工作坊。这次一共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灰坑25个,房址5座,墓葬1座,都是辽代文化遗存,同时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石器、铁...
2012年元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陈爱兰局长带领副局长李玉东,文物安全处处长王爱英等一行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商城工作站和西山文物整理基地,看望慰问一线安全保卫人员,检查春节期间文物安全保卫工作。 在商城工作站和西山文物库房,陈爱兰局长一行首先到值班室和中控室看望坚守安全保卫岗位的同志,送去干果、水果等慰问品,向在文物安全工作一线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人在岗上、岗在心中,切实...
为认真做好通江文物保护项目,根据四川省文物局的安排,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度重视,组织精兵强将,在副院长唐飞的带领下,组成古建组和石刻组一行17人的工作队,于2012年1月7日至17日,分别对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17套院落、红云崖红军石刻标语和红军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进行了野外勘测。工作组不畏艰辛,起早摸黑,战严寒,顶风雪,通过11天的精密工作,胜利完成了野外勘测任务。为缅怀革命烈士,工作组拜谒...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兰州召开张掖黑水国遗址2011年度考古工作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20多位专家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从文化分期、浮选植物鉴定、动物鉴定、碳样测年数据、人骨遗骸锶同位素比值分析、遗址人群的食性及家畜分析、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黑水国遗址反映了四坝文化较强的延续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