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我市有6大重要考古发现,分别是奉节白帝城遗址、万州天生城遗址、两江新区多功城遗址、江津朝源观遗址、玉米洞旧石器遗址、忠县坪上遗址。 据了解,去年我市共开展5大门类、90个考古项目,其中涉外考古项目1个、主动性考古项目6个、三峡大遗址考古项目3个、三峡水库消落考古项目19个、基本建设考古项目61个,完成调查里程719...
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社科项目的主持人; 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三次获得田野考古奖的中国考古学家; 他主持的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发掘,首次发现了商代早期的前后三进院落的宫殿建筑,并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文化分界提供了界标; 他主持的陕西周原西周宫殿基址发掘,首次发现一组东西对称的西周大型建筑,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他主持的河南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
坦头窑址位于温州市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楠溪江入瓯江口,也是瓯窑的重要分布区。配合杭温高铁与瓯窑小镇的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联合进行了发掘。 此次发掘揭露包括窑炉、釉料缸、辘轳坑、贮泥池等在内的基本完整作坊遗址,器物坑、火烧坑等与仪式性活动相关的遗迹,出土大量瓷片标本以及各种类型的窑具。出土的青瓷产品种类相当丰富,包括:碗壶、罐、钵、盆、粉盒、碟...
12月18日,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在宁波举行。杭州西湖景区南高峰遗址、杭州临安衣锦街吴越国建筑遗址2个项目榜上有名。 2017年1——9月,为配合杭州市南高峰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高峰塔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南高峰塔塔基、道路、塔院(荣国寺)建筑基址等遗迹,出土少量瓦当、滴水、塔砖等建筑构件。此次考古发掘明确了南高峰塔的位置与形制,以及塔院建筑的布局...
去年年底,柯桥区平水镇兰若寺水库旁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随即开展抢救性发掘(晚报2016年12月2日曾作报道)。墓地内是否有文物?墓主是谁?“考古现场已露出墓地全貌,年代已确定为南宋。”时隔一年后,关注该古墓挖掘的附近村民张先生再次联系本报记者。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古墓考古现场——柯桥区平水镇东桃村兰若寺水库旁的青龙山,只见入口已用围栏围住,竖有“施工现场,请勿入内”的牌子。张先生带领记者...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出土的标本 前天,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揭晓。在公布的八项浙江省考古重要发现中,有两处窑址遗址成功入选,它们是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和开化明代龙坦青花窑址。 记者昨天从浙江省文物考古所驻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坦头唐代瓯窑遗址的考古队获悉,自今年5月在此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以来,先后出土上万件瓯窑瓷器标本,其中有保存较好、制作精美的青釉褐彩瓷器。另...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会昨天在宁波新金星宾馆举行,13项考古项目进入评选会,最终选定8项为“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它们分别为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杭州良渚古城钟家港及池中寺遗址、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杭州临安衣锦街吴越国建筑遗址、杭州西湖南高峰塔遗址、绍兴兰若寺南宋墓地、开化龙坦明代青花窑址。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表示,这次参加评选的是很规范的...
12月18日,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会在宁波举行。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成功入选2017年度浙江省重要考古发现。 瓯窑是浙江乃至国内的重要窑场之一,也是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窑场。坦头窑址位于温州市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楠溪江入瓯江口,也是瓯窑的重要分布区,坦头窑址是唐代瓯窑遗址中极具典型性的窑址。在此次考古挖掘中,揭露出龙窑炉以及丰富的作坊遗迹、祭祀遗迹,出...
12月18日,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在宁波揭晓。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I期发掘、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Ⅱ期发掘、良渚古城钟家港及池中寺遗址、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开化明代龙坦青花窑址、杭州西湖景区南高峰遗址、杭州市临安区政府五代古建筑遗址8项考古发现成功入选。 今年的汇报会上,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参评项目汇报会现场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12月18日,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在宁波揭晓。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I期发掘、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Ⅱ期发掘、良渚古城钟家港及池中寺遗址、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开化明代龙坦青花窑址、杭州西湖景区南高峰遗址、杭州市临安区政府五代古建筑遗址8项考古发现成功入选。 今年...
“5100年前的海岸线在哪儿?” “良渚古城当时居住人口估算有多少?” “储存这么多水干嘛?” 一系列犀利的问题,出现在良渚古城遗址不远处的一场重量级国际学术会议上。5000多年前的良渚人和良渚国王,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国家——良渚王国的文化和生活,正受到世界关注。 12月13日, 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墨西哥、以色列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相...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联合主持的襄汾陶寺遗址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赢得了全国文博界的关注。今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中,陶寺遗址再度“惊艳”全场,获得“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奖”,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陶寺遗址的考古价值和独特魅力。 “世界考古论坛·上海(SAF)”是创建于2013年的非营利性组织,是国际考古学界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宣传考古...
12月8日上午,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晓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高江涛共同主持的《陶寺遗址:“中国”与“中原”的肇端》荣获本届世界考古论坛“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奖”。这是山西考古研究成果在世界舞台上,首次彰显独特魅力。 “世界考古论坛?上海(SAF)”是创建于2013年的非营利性组织,是国际考古学界的高端学术交流平...
闫晓虹摄 12月7日,记者获悉,故宫博物院又获赠重要文物——《丝路山水地图》。《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绘制于明代中后期的皇家青绿山水手卷,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它的回归将有助于我国更深入地研究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并为未来“一带一路”的研究提供难能可贵的参考与借鉴。 这幅《丝路山水地图》由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先生斥资1.33亿元购回,并无偿捐赠故宫博物院。 《丝路山水地图》是一...
为进一步做好基本建设过程中的考古工作,2017年11月17-18日,“基建考古对社会的重要贡献专题研讨会”在广西北海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和北海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北海市文物局、合浦县文物局承办。参加此次会议的约50名代表分别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南等南方15个省(市、区)的文物考古单位。我所业务办公室何赞、余晓福、蔡孟芳参加了此次会议。 基本建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