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11月27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了洛阳市文物局原局长郭引强研究员、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朱亮研究员、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继刚副教授、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吴涛副教授、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余力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就刚刚草拟的《洛阳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科研工作规划》进行了专题讨论。考古院院长史家珍研究员、书记周立研究员...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把在敦煌发掘出土的4297件(套)文物移交给敦煌博物馆,部分文物填补了敦煌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空白。 这些文物包括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00件(套),器物类型主要有陶器、青铜器、古钱币、画像砖、木器、丝绸、石板砚等七大类。这批文物的移交,使敦煌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也为今后博物馆展品的更新和外出展览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上此次移交的文物,敦煌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到136...
11月23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建德工作站在建德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挂牌成立。 近年来,随着考古所大杭州考古战略的不断深入,区县市的考古工作稳步开展且不断深化。随着工作量的加大,在各区县市设立固定工作场地的需求变得十分强烈。2011年萧山工作站的设立和2012年临平整理基地的设立就是在这种大形势下所采取的有效举措。萧山工作站和临平整理基地为萧山、余杭两个区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
内容提要:辽代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时期,出土文物业已成为体现其兴衰状况的重要观察点。通过对现有辽代丝绸之路文物考古材料的梳理,可窥视辽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信息和特点,补充文献记载之不足,有助于重构丝绸之路史的薄弱环节。 关 键 词:文物考古/辽代/丝绸之路 作者简介:杨蕤(1975-),男,陕西横山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边疆历史地理学、西夏学和民族考古学研究。 ...
我国的省级和市级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各省、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下的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机构。每年,这些机构的考古发掘活动都会获得大量的文物标本。目前,各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库房,来保存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这一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文物考古研究所,如何加强出土文物的规范化管理,就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本文拟就在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规范...
今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历史文物考古专家齐聚鄄城。 根据文献记载、现有遗存,并结合最新的考古勘探成果,专家组达成一致结论:帝尧陵在鄄城县富春乡谷林村。 据了解,尧陵现存墓区面积6000余平方米,封土高9米、直径50米,在今年勘探过程中,考古部门发现了14万平方米的大规模龙山文化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今天(10日),帝尧陵历史文化研讨会议在菏泽市鄄城县召开,...
昨日,记者从商都博物院片区改造项目指挥部了解到,郑州商都博物院和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近期将奠基动工。该项目是我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对我市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等都将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据介绍,商城遗址是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前期都城,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也是郑州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之地。为实现对大遗址保护的目标,我市确定...
10 月下旬,为期一周的青海历史文物考古培训班在西宁结课。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副厅长、省文物管理局局长司才仁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培训旨在提高基层文博工作者对青海历史文物考古工作的认识与了解,提升全省文博工作者的文物保护水平。 培训班以青海历史文物考古为主题,设置了考古文化专题、考古调查、文物保护修复、古建筑、人类历史活动与环境演变、宗教历史、文物摄影实用技能和丝绸之路在青海等10 余节课程;授课...
10月25至26日,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考古网和和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承办。 在本次论坛中,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金手铲”公众考古系列活动荣获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公共考古活动一等奖,并在会上作了“打造公众真正需要的公众考古...
【摘要】西夏学与考古学关系密切,西夏学发轫于考古,没有相关文物、文献的发现就没有西夏学的今天。牛达生先生长期致力于西夏考古学,既是考古调查与发掘的参与者,又是西夏历史文化的研究者,从文物考古入手,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以探究西夏历史的真实面目,在印刷术和钱币研究等方面卓有成效,蔚为大家。即将出版的《西夏考古论稿》(二)即是牛先生多年研究成果的又一次的结集,其认真的研究作风和严谨规范的学术风格在该书中...
“敖汉旗是世界小米的起源地。”11日,就敖汉小米之所以走向国际的“缘由”,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得出这样的结论。 王大方说,这粒记录中国8000年农作物遗传秘密的小米,最早进入世人眼中是2002年的一次考古发现。当年考古界人士在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的1500多粒小米、粟、黍碳化颗粒标本。经考古专家运用C14鉴定论证,其时代为距今8000年,被认为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由此推断敖汉地区不...
近日,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天进教授和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的带领下,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英国考古学家、汉学家——杰西卡·罗森女爵士(Professor Dame Jessica Rawson)、牛津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马克·伯拉德(Mark Pollard)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的专家等7...
8月21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浙江省文物局获悉,市考古所科研课题《吴越捍海塘遗址信息综合采集与出土文物保护研究》已正式获省文物局立项,成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独立建制以来首次获得省文物局立项的项目。 该课题以市考古所2014年发掘的吴越捍海塘遗址为研究对象,联合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对海塘遗址进行物理探测、三维建模、信息采集及有机质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海塘遗址的场景复原提供...
工作人员认真辨别钻探土质 考古工作队正在工作 县政府副县长赵来霞(右一)、文化局长刘子书(左一)在听取马俊才教授(右二)汇报故城考古工作 柘城故城遗址,位于于河南省柘城县城关镇春水路以北古城区内。是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城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文物部门认真做好故城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根据县政府的要求,柘城博物馆今年初申报了《柘城故城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