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资源独特,文化积淀丰厚。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本报今起开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专栏,将充分发掘陕西文化精华,全方位聚焦陕西文化发展成果及独特魅力,传递陕西文化强音,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距今4300多年前的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县高家堡镇,是龙山文化晚期的史前人类文明遗存,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新...
前日,河源市文物考古普查人员在该市紫金县黄塘镇铁嶂村营盘村小组进行野外考察时,意外发现了该村的守备营盘遗址内,山中密林深藏有两座明末清初的古炮楼,两座古炮楼内的木楼构件已损毁垮塌,但炮楼内四周的石墙至今保存完好,里面的枪眼炮眼密布,坚不可摧。 前日上午,河源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率队前往紫金县黄塘镇最边远、偏僻的小山村——铁嶂村营盘村进行野外考察,意外在铁嶂村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两座明末清初的...
日前,舟山博物馆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签署为期四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每年合作开展一场精品临时展览,主题为青铜器、唐三彩、壁画,或具有东西方文化交流意义的考古发现等;双方互相选派业务骨干,交流学习文物修复、文物鉴定技能;开展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对比研究;围绕文物鉴定、文物修复、展览策划、宗教考古、文化遗产、“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等主题共办培训班、研讨会;共建舟山宗...
7月18日,陕西与布哈拉文物考古合作座谈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布哈拉举行,陕西省副省长王莉霞出席会议并致辞,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等介绍陕西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相关情况,来自陕西和布哈拉的文物考古专家就文物考古发掘、修复、保护和展示利用等进行交流。 王莉霞在座谈时指出,布哈拉是乌兹别克斯坦著名的古城,是古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创造了很多经验。希望...
7月18日,陕西—布哈拉文物考古合作座谈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布哈拉举行。副省长王莉霞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莉霞说,布哈拉是古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希望陕西与乌兹别克斯坦文物部门在考古发掘、文物科技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发现历史与文明的记忆。 此前,王莉霞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慰问了我省赴中亚考古队员。她表示,“一...
6月6日,南部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老鸦镇靠近嘉陵江畔一个叫作坊湾的崖壁上,发现一处清代摩崖石刻 ,这是该县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以义渡为主题的石刻。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石刻在距离嘉陵江边不足5米的一块岩壁上。面江右侧是刻有繁体“义渡”二字的石匾,高约1.2米、宽约1.8米,雕刻痕迹及字样均清晰可见。面江左侧雕凿有一尊镇江菩萨,高约2米、宽约1.2米,石像表情及细部形态因受风化影响已不可辨,但整...
【摘要】自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建筑行业就开始了迅猛的发展,很多考古内容都是在基本建设中发现的,随着建设行业的日益加剧,考古工作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难开展,而考古勘查工作在基本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能够在建设行业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加强文化考古工作的开展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将会针对我国文物考古勘查工作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文物考古勘查在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具体的阐述。 ...
6月6日,南部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老鸦镇靠近嘉陵江畔一个叫作坊湾的崖壁上,发现一处清代摩崖石刻 ,这是该县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以义渡为主题的石刻。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石刻在距离嘉陵江边不足5米的一块岩壁上。面江右侧是刻有繁体“义渡”二字的石匾,高约1.2米、宽约1.8米,雕刻痕迹及字样均清晰可见。面江左侧雕凿有一尊镇江菩萨,高约2米、宽约1.2米,石像表情及细部形态因受风化影响已不可辨,但整体姿...
日前,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机构编制处相关负责人调研了我省文物考古工作。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榜上有名。随着浙江经济与社会发展,文物抢救与保护工作任务日显繁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我省文物考古工作的核心力量,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考古一线,年均野外工作300天以上,长期超负荷工作,人员编制已与繁重的考古工作任务明显不符。调研组...
2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在河南郑州举行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详细剖析了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亲民性”效应所引发的广泛关注这一情况。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承担单位。 在中国考古史上首次举办的这场大规模国际性学术盛会上,徐长青向来自埃及、德国等十余国以及港澳地区的近600名专家学者介绍了尘封2000多年的西汉列侯墓的考古情况及文物保护理念。 ...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 2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在河南郑州举行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详细剖析了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亲民性”效应所引发的广泛关注这一情况。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承担单位。 在中国考古史上首次举办的这场大规模国际性学术盛会上,徐长青向来自埃及、德国等十余国以及港澳地区的近600名专家学者介绍了尘封2000多年的西汉列侯墓的考古...
1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2.0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作为全球第一家虚拟考古体验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自两年前开馆后,得到了全国考古和博物馆界专家的高度认可。两年以来,每年的参观人数均超过3万人。 为让参观者得到更好的体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泛听取意见后,经过努力改进,对虚拟体验馆实现了升级改造。 虚拟考古体验馆2.0版,将科技与...
摘要:西夏学的发展和推进离不开西夏文物考古研究的新进展。近年来,西夏田野考古和文物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试从墓葬、遗址、碑刻等方面回顾2014年西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关键词:2014年 西夏 文物 考古 综述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出处:《西夏研究》2016(1)
2016年4月8日—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魏坚教授一行现场调查博州文物调查及考古工作,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李军陪同考察。 在博乐市青德里乡泉水沟遗址,专家组对泉水沟遗址的分布情况、地形地貌、文化层及地表遗存情况进行现场考察,走访调查当地居民,现场采集了陶片等文物标本。魏坚教授根据遗址分布和农田种植情况初步选定了拟发掘区域,计划于6月...
3月26日上午,陕西省文物局与由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所长BerdimuradovAmridinErgashevich先生、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馆长BobomulloevSaidmurod先生、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考古系系主任MukhtarAliDurrani教授等一行八人组成的中亚南亚文物考古代表团举行了会谈。会谈由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主持。 罗文利首先对中亚南亚文物考古团的到访表示欢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