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针对季羡林的遗产问题 季承博客发出“致北大领导人的一封信”——日前,季羡林之子季承发表博文《就设立季羡林奖金一事致北大领导人的一封信》,文章提出了对季羡林遗产的处理方案。季承提议设立季羡林奖学金,并称到时将至少捐赠上亿元。昨天季承表示,通过网络发信是为了促进季羡林遗产问题的解决,因为季老大部分遗产还由北大保管,至今没有交给他。■季老遗产风波不断季承建...
季羡林生前在北大校园内散步。 季羡林与其子季承。 近日,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季承在博客上撰文《就设立季羡林奖金一事致北大领导人的一封信》。文章提出了对季老遗产的处理方案。 去年,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去世后,财产纷争风波乍起。季老独子季承、“关门弟子”钱文忠,季老前秘书李玉洁、李氏干女儿王如纷纷登场,为其财产去向争执不休。去年年底,此事更是因季老故居被盗而被推上...
昨日,季羡林独子季承在其博客上公布了《就设立季羡林奖金致北京大学领导人的公开信》,季承表示“这是处理我父亲季羡林先生遗产的一个方案”。 这封信是写给北京大学闵维方书记和周其凤校长的,季承表示,“为了实现设立季羡林奖金这个方案,希望北大能将季先生委托其保管的文物尽快交还。为此事,我已经交涉了很长时间,但直到现在,北大领导没有给过任何答复。” 季承表...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匆匆的走了,留下了无限的眷恋,这片土地和那三尺讲坛。当他走完98年的坎坷路,当他合上98页的人生答卷,留给后人的除了颇丰的著作,还有精神的食粮,以及无限的哀思和太多的遗憾。这种遗憾一直是我们的心痛。不过这个遗憾可以弥补,2010年7月11日,在季羡林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为了表达对先生无限敬爱怀念之情,季羡林先生之子季承先生与其亲朋好友等各方人士将在...
季羡林生前是中国孔子基金会的顾问,作为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副秘书长和季羡林研究所的副所长,王大千曾多次拜访季羡林。在王大千眼中,季羡林不仅是一个睿智、乐观、豁达的老人,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最确切的体现。”王大千介绍,中国孔子基金会2005年发起成立了季羡林研究所,目前已经整理出版了季羡林著作20多册,还出版了季羡林学刊。山东省委、省政...
5日上午,季羡林先生骨灰安葬仪式在山东临清康庄镇官庄村举行。1911年8月,季羡林出生在官庄村,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辞世。根据季羡林生前遗愿,他的骨灰回家乡憩园安葬。季羡林之子季承5日在其博客发表《祭父文——和父亲谈心(上)》一文,表达怀念与哀思。以下为全文:祭父文——和父亲谈心(上)父亲您离开我们这个世界就要一年了。按我们的计算方法,您马上就...
5日,在季羡林骨灰安葬仪式现场,山东大学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蔡德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蔡德贵介绍,生于1911年的季羡林从6岁时离开老家临清,在之后90多年间曾9次回到临清,这一次是第十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回故乡了。2008年10月1日,季羡林先生给温家宝总理写信,称自己需要一位助手,并希望助手是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原主编、博士生导师蔡德贵。从此以后,蔡德贵教授就成了季老的助手,专门负责给季老做...
季羡林的后人,将季羡林夫妇的骨灰合葬 供图《山东商报》季羡林的儿子季承(中)向前来送别的乡亲们致意相关新闻:纪录片《季羡林》正在筹拍 季羡林之子季承清明祭父:我对父母感情有误解季承写书不回避父子隔阂 季羡林十回故乡 生前曾九次回临清 5日上午10时,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及夫人骨灰安葬仪式在其老家临清市康庄镇大官庄村举行,季羡林先生骨灰在亲属的护送下归葬故里,完成了季羡林先生“回到母亲...
季羡林故居窗户玻璃被砸 从2009年12月21日被抓至今,季羡林先生前管家方咸如和前秘书的干女儿王如,已经在北京西北角的一个拘留所里待了40多天了。“据我所知道的情况是,两人目前已改为拘捕。”季老之子季承昨天对本报记者透露。而据了解,现在这桩轰动一时的盗窃案的关键是,两人所窃季老遗物究竟算文物还是一般物品,因为这关系到量刑的轻重。 按照相关规定,警方的审理期一般是7天,...
窗户玻璃被砸 备受社会关注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故居被盗案,到昨天已过去半月有余。截至昨天,被警方抓获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还没有被批捕的消息。记者昨日从有关渠道获悉,该案之所以至今迟迟没有进展,是在被盗物品的价值鉴定和该案是属于犯罪还是属于经济纠纷两方面陷入困境。 被盗书籍价值难以评估 据了解,去年12月16日,警方接到季羡林北大旧居被盗的报案之后,仅用了4天时间就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方咸如和王如抓获...
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昨天下午揭晓,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于今年1月出版的全彩图文自传《风风雨雨一百年》高票入选。 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是一项完全公益性的奖项。它是国内首个由国家级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设立的图书奖项,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读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活动。评奖采用读者参与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季羡林在北京大学朗润园的旧居于12月16日发现被窃,室内物品被洗劫一空。(12月20日《成都晚报》) 离季羡林先生去世仅5个月,其旧居就遭遇“清仓式洗劫”,其文化价值损失之大不可估量。关键在于,当不轨之徒看中了季羡林旧居中各种物品所蕴涵的巨大价值——虽然是文化价值“折现”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何这点常识却不曾为有关方面所具备?难...
昨天(21日)下午,季承站在父亲季羡林朗润园的家中,接待着一批又一批到访的记者,12月16日,季羡林在北大的旧居发现被盗,5000多册线装书、佛像等价值百万物品不翼而飞。昨天,季羡林的儿子季承表示,被盗物品中还有原管家小方的衣物,偷盗应是熟人所为。季老逝世还不到半年,这里再次成为焦点所在,而老人身后的谜团就像他研究的古印度文字一样,也许没有几个人能够明白。只搬线装书 近现代图书一册未少昨天下午2时...
资料图:12月20日,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儿子季承来到父亲在北大朗润园的故居,凌乱的屋子里所有能带走的物品都被洗劫一空。中新社发 苏丹 摄窗户玻璃被砸事件回顾:季羡林北大旧居价值百万古籍佛像等被盗季羡林故居被盗 季承:遗产没有什么纷争相关评论:季羡林旧居被盗是遗产罗生门后的必然据央视新闻30分报道,北京海淀警方已将季羡林旧居失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5000册图书和佛像等被盗物品全部被追回,目前2...
季羡林先生遽归道山,身后留下独立严谨的学术风骨乃至数以千万字的著作等身,可谓留诸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只待后辈承其遗绪、薪火相传。怎料,除了感喟大师陡逝的合时之叹,人们对季老身后那点文物遗产的兴趣,俨然已经超过了季老精神遗产本身。那些身前字画门的烦人事儿,聚焦于身后却投射出更大的贪婪与迷乱。日前,钱文忠就在博客中爆料称,季羡林在北京大学的旧居于12月16日发现遭盗窃,被盗物品价值至少百万。季羡林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