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中国陶瓷历经千年的发展,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的瓷器,皆不同程度的受社会风尚和民间喜好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直至晚清民国时期,才掀起了一股文人书画入瓷的风潮,并影响至今。瓷版画是瓷器品种种类之一,出现於唐代、明代中期,当时多是墓志铭、镶嵌器等。其品种大多见於青花、青花釉里红及釉上红绿,制式过於单一。入清以後,瓷板绘製纹饰色彩日趋丰富,时代风格方有显现。至晚清,由於“海上画派&rd...
工人们在窑内摆放待烧的瓷器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江西景德镇昨日举行了清代镇窑第二窑复烧点火仪式。著名影视明星、收藏家王刚等出席了仪式。包括24件首都博物馆馆藏清代珍品陶瓷仿制品在内的1万余件手工制作的瓷器将在这个窑炉里用松木烧成。这24件高仿瓷器烧成后,一半将被首都博物馆收藏。据悉,位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清代镇窑是瓷都景德镇,也是全世界遗存的唯一一座传统的...
考古人员对打捞上来的瓷器进行冲洗去除附着物。 6月10日打捞出水的青花大罐。 在广东省文物局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组织安排下,南方日报记者昨天(10日)冒雨登上打捞“南澳Ⅰ号”的工程船,目睹一批海底文物出水的过程。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已出水文物4500多件(含损坏可修复文物)。 昨天上午,距离汕头市南澳岛云澳码头约2海里处的“南澳Ⅰ号”古沉船海域,12名水下考古队...
在中国南部的汕头“三点金”海域,“南澳一号”古船沉睡海底400多年的文物相继打捞上岸,据故宫博物院专家认定,沉船中打捞上来的大量青花瓷,大多数来自福建平和,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克拉克瓷”。说起“克拉克瓷”,人们脑海便会浮现出公元1653年,被劫的葡萄牙“克拉克”号商船所装载的约十...
误区之一 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官窑精品 珍贵古瓷相当稀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至于那些有官款的或有官窑工艺纹饰图案的历代官窑瓷器,更是罕有流入民间的可能性。市面上那些打着官窑款的瓷器,很容易见到,这种情形是要冷静分析的。无论古墓出土...
宣武区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3000多年悠久历史不仅留下众多宣南文化遗存,而且孕育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仿古瓷技艺就是其中之一。为丰富宣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让百年仿古瓷技艺引起社会关注,宣武区借助世界文化遗产日这一重要文化时点,于2010年6月11日至15日在宣武区文化馆举办了“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仿古瓷文化遗产日活动”。 此项活动由中国民族传统文...
6月5日,“龙泉青瓷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我市召开。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等博物馆界专家参加了论证会,市文广新局和市博物馆及展陈设计方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与会专家及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就展陈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交换了意见。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博物馆和设计方将加紧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为龙泉青瓷博物馆顺利开馆做好准备。
主办机构:民政总署澳门艺术博物馆法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 协办机构:澳门法国文化协会 鸣谢:朱德群工作坊法国赛芙尔国家瓷器制造厂 开幕时间:二零一零年七月二日(星期五)下午六时三十分 展览日期:二零一零年七月三日至八月二十九日 展览场馆:澳门艺术博物馆四楼中国陶瓷馆澳门新口岸冼星海大马路 开放时间: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下午六时三十分停止入场)逢周一休馆 门票:澳门币五元,周日及澳门公...
今天,圆明园文物修复活动开始进行,并对大众开放。广大游客可近距离观摩文物修复过程。圆明园首批修复的文物为20件瓷器,据悉,主要是在圆明园出土的官窑和民窑破损瓷器,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使用的精致器具,也有宫女、太监使用的普通用具。 圆明园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预计在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之前全部完成。
樊欣野作品《今日月圆》的“珠山八友”团圆图用单纯的色彩和碑刻式的笔墨风格来强调人物的雕塑感宁钢作品把色釉与粉彩有机结合,技法源于传统这几天,上海世博园区文化中心B1层内汇聚了许多现代陶瓷精品,瓶、樽、板、盘、雕塑造型各异,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京剧等题材让人目不暇接,代表景德镇现代最高艺术水平的“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正在展出,此次展览从6月1...
海南海捞瓷指古代“海上丝绸(陶瓷)之路”上海南两沙海域触礁沉船所遗留的各时期外销陶瓷,它们经海南渔民打捞出水后流散于社会,成为民间陶瓷收藏研究的一个专题。为了与《文物法》限定的出水文物区分,民间收藏界将这部分陶瓷通称为“海捞瓷”,简称“海瓷”。在海南,海瓷已成为民间收藏的一个重要专题。海捞瓷现已成为“海南三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