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纳米陶瓷刀。 近日,历时30天的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在为游客呈现了一次陶瓷艺术盛宴后成功谢幕。此次展览,展出了259件艺术珍品,吸引了103位陶瓷艺术家和数百名收藏家的参与。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万观众慕名前来。 中国制造漂洋过海 “中国正由一个陶瓷出口弱国逐渐向世界陶瓷市场领域扩展。我们从开始建立艺术馆就注重与国际市场接轨。在质量与服务上为消费者和商家考虑,追赶国际领头...
圆明园第一批20件破损瓷器完成“尝试”性修复昨天首次亮相,部分受邀参与评审的专家对文物的修复方式提出不同意见,“在无依据的情况下,瓷器缺失部分不主张进行原有图案复原”。修复瓷器描金专家不认可经过近一个月的修复,20件圆明园出土的破损瓷器已完成粘贴拼接,缺失部分用白石膏按原有形状塑形补齐,有的修复处石膏外还涂上一层金漆,个别瓷器经过后期人工绘制,图案和...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由317块瓷器碎片打造而成的polo衫 图片由李晓峰提供6月25日晚,巴黎时尚圈子的人都聚集在了巴黎国立工艺博物馆,因为当晚Lacoste揭幕了由中国艺术家李晓峰为其创作的“2010度假收藏家系列”,一件由317片青花瓷片连接而成的polo衫,和一件棉制的polo衫,图案采用的是蓝白的陶瓷碎纹形式。如果品牌创始人Rene Lacoste先生从长眠中醒来,他恐怕会被如今这个以...
图一: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图二:元代钧窑洗 图三:南宋钧窑天蓝釉瓜棱腹执壶□金海 瓷器起源于我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地各时期均留下了大量的瓷器。古瓷器是重要的收藏品类,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 瓷器收藏的状况 由于收藏价值高,增值快,古瓷器收藏一直被藏家所青睐。改革开放以来,古瓷器更是受到投资者的热捧。投资热增大了古瓷器...
近日,福清市博物馆新增了一件藏品——龙泉青釉八卦纹三足炉,这也是目前该馆唯一一件明代龙泉窑馆藏。这个香炉是福清市文体局考古工作人员文物普查时,在东张镇三星村应峰寺大门口发现的。 据介绍,这件香炉如果器形完整,市场估价至少在5万人民币以上。较为遗憾的是,这个香炉被发现时已破损不堪。后经考古工作人员细心修补,目前已基本修复成型,现收藏于福清市博物馆文物仓库。 据该普查队专技人员毛胤云介绍,这件香炉...
近日,中国考古论坛上有一篇题为《南宋第三座官窑是揭开历史之谜的关键》的文章,是有关南宋官窑的。该文认为,虽然历代文献上仅记载南宋两座官窑,但“南宋晚期一定存在第三座官窑”,并且该座官窑是“当时皇家用瓷的主力窑口”。 这一推断的论据,则是“在杭州这些年陆续出土了一些精美的白胎官釉青瓷残片,工艺极精,单从工艺上看绝非民窑所为。”...
“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的兴衰之路名扬海外的瓷器 为何国内罕见 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从“南澳Ⅰ号”沉船中打捞上来的青花瓷,经过专家鉴定,这些瓷器中包括数百年来在海外备受推崇的“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的称谓并非源自中国,而克拉克瓷的身世曾一度成为考古界探...
翻开中国诗史,可以发现最早写陶瓷的诗歌历代写陶瓷的诗,不少是赞美陶瓷制品的精美。四川陶瓷风格独特,大诗人杜甫曾赋诗赞曰:“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衣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代越地陶瓷产品也很著名。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咏道:“九秋风露越瓷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两句诗写秋季出窑,季节虽是草木凋黄,可是窑内却烧出了千峰叠翠的好瓷。 ...
由于存世稀少,元青花的价格持续上升。面对庞大的国际化的收藏需求,屈指可数的元青花大罐只能越来越成为许多收藏家的梦中追求。 虽然近来元青花瓷器特别是大罐类器物屡创高价,但从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过往经验和发展趋势来判断,这只是价位攀升的开始。 审美性、创造性和稀少性是顶级艺术品的共性,同样也是元青花的核心价值。 艺术性带动收藏效用 凡美好的东西都是人们竞相追求的目标,美是艺术的前提,一件古代艺术品...
船舷外散落的铜钱。初步推测可能是火器的燧发装置的铜构件。“南澳Ⅰ号”出水北宋造铜钱共有一万余枚 还出水了疑似火器燧发装置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了解到,“南澳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再次获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据介绍,目前船体东西两侧船舷板和船体桅座已在海底现身,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个装载有铜钱的船舱和全新的文物种类。其中,铜钱有一万余枚,...
古窑重见天日 1 破碎的碗砾与陶片遍布河岸与山边,拨开浓密的草丛,隐约可见一个个黑咕隆咚的洞口。那些古瓷窑遗址,是否在静静述说往昔的荣耀与遥远年代的秘密? 朱德三是较早发现古窑秘密的人。1952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小学教师朱德三在北流河上游岭垌田间劳作,突然“嘡”的一声轻微脆响,挖到一只小瓦缸类的东西。再挖,似见模糊的字迹。祖辈都是陶瓷工匠的朱德三敏感地提醒自己,这东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