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 长141厘米、宽58厘米 缎是清代丝织品中最出色的品种之一。属于缎纹组织,是在斜纹上发展起来的。织物平滑光泽,适于多种复杂的纹样。该缎地为雪青色,有荷色牡丹图案,适于做被面及衣料。清代以福建漳州产者最佳,故称为漳缎。
明 长133.5厘米、宽52厘米 椅披红地蓝边,由三组图案构成,图案中有寿瓶及花的纹饰。
清 乾隆 高44.6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3厘米 粉彩创制于康熙晚期,是釉上彩的一种,因彩料中含玻璃白粉而得名。清乾隆时期这种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呈现出品种繁多粉彩瓷器。
明 高3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10.5厘米
元 高5.8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3厘米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开创于北宋,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元明两代继续生产。龙泉窑产品以青釉为主,其装饰手法有划花、贴塑等。宋元时期,龙泉窑瓷器经过海路大量出口。
宋 自浙江龙泉古窑址采集 径7.1厘米、高5.2厘米、内径5厘米、深4.5厘米 轴顶瓦是制陶转轮上的支撑点,近似轴承作用,使轮盘旋转自如。
宋 采集自浙江龙泉古窑址。 宽6.9厘米、厚0.4厘米 弧形,制瓷胎工具之一。
宋 自浙江龙泉古窑址采集 口径24.2厘米、通高14厘米、圈足径9.3厘米 研钵内侧有网纹沟槽,为研磨釉料之用。
宋 北宋 高5厘米、底径16厘米 是制做碗坯的内模,刻菊花纹。花纹压印在碗之内壁上,称为印花。
元 钵高11.8厘米、钵口径29.8厘米、碗口径25厘米 匣钵是重要的制瓷工具,种类很多。利用匣钵,可使瓷受热均匀,不因烟熏而变色,又可增大炉窑容量。
大同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在古城东北隅一工地发现北魏遗址,经过发掘发现大量北魏时期的筒瓦、板瓦以及泥塑造型残块,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该遗址为北魏寺庙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北魏平城的布局及北魏建筑技术和宗教礼制建筑群的分布均具有重要意义。 4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代王府北侧,城区24校西侧工地的发掘现场,看到考古现场已被挖开很多探方,考古人员正在做探方内的扰土清理工作。“看,这里发现一个兽...
作为中国第一批拥有深潜经历的水下考古人,他们在“深海勇士”号里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想些什么?这份来自参与本次深海考古调查的队员们的“下潜手记”,为你真实呈现深海考古的点点滴滴。 【第一潜宋建忠】 作为中国深海考古的首潜,我多少有些兴奋,也感到有压力。凌晨4点,我就早早醒来,想象着即将进入的深海世界,期待有惊喜的发现。 直径2.1米的舱室空间狭小,四周满是仪表仪器。主驾...
在顺利结束7个潜次的深海考古调查后,6名水下考古工作者从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返航,并于27日抵达三亚。这是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所有工作内容,这意味着我国初步具备了深海考古作业能力。 本次深海考古调查原计划下潜6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至7次。借助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水下考古工作者将工作海域最深拓展至水下1003米,下潜时长共计66小时51分,并成功采集到文物标本。 ...
4月16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又一分馆——重庆师范大学分馆正式挂牌。双方签订了总分馆合作共建协议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向重庆师范大学博物馆授予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师范大学分馆”牌匾。这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继在区县博物馆成功建立总分馆之后,首次与高校开展联合发展探索实践后,在大学设立的第一座分馆。这也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立“区域博物馆联合发展共同体”的又一实践成果,标志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4月2日至4日,故宫博物院、英国杜伦大学、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了“故宫博物院与杜伦大学考古、博物馆学论坛”。论坛包括四场学术讲座和一场学术讨论会。 4月2日,围绕考古学主题,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德里克·康奈特(Derek Kennet)副教授和丹尼尔·劳伦斯(Daniel Lawrence)博士分别以“景观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