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艺术》展17日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市的国家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孙霖江、哈外交部驻阿拉木图代表、阿拉木图市文化局局长,以及哈文化、艺术、教育界人士、中资机构及留学生代表约500多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孙霖江总领事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早在公元前5-3世纪,“丝绸之路”就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的...
3月12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召开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工作动员大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副市长段先念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今年底前全市将完成各“申遗”点周边的环境整治,2011年4月底前完成文物本体保护展示任务。 董军在讲话中指出,西安市开展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是贯彻实施国务院《关...
中广网西宁2月10日消息(记者罗占祥 青海台记者金玲)记者从2010年青海省文物工作会议上获悉,青海将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了解,目前各遗产地政府已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完成地形测绘、申遗文本初稿编制等工作。这是青海首次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 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郭红表示,2010年,青海将做好四个申报遗产地的文献汇编、汇总,配合编制单位按时完成并上报保护规划工作,尽快出台...
台北故宫博物院10日推出“失落的疆域——— 清季西北边界变迁条约舆图特展”,首次展出清代中俄边界划定文献和界图等机密文件与档案。 据负责整理这批文档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献处陈维新博士介绍,台湾有关部门承袭了清代总理衙门与北洋政府的机密档案,并于2001年开始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介绍,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中,包括清代中俄两国签订的条约以及划定东北、正北、西北地区的舆图,...
《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艺术展》于2010年2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宫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哈萨克斯坦独立宫总经理科西科伯拜耶夫主持,哈萨克斯坦文化信息部副部长布勒伯耶夫和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分别致开幕词,并与中国驻哈萨克斯坦阿斯塔那大使馆代办肖清华共同为展览剪彩。 此次展览由哈萨克斯坦文化信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国家档案局主办;哈萨克斯坦人民精...
《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艺术展》于2010年2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宫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哈萨克斯坦独立宫总经理科西科伯拜耶夫主持,哈萨克斯坦文化信息部副部长布勒伯耶夫和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分别致开幕词,并与中国驻哈萨克斯坦阿斯塔那大使馆代办肖清华共同为展览剪彩。 此次展览由哈萨克斯坦文化信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国家档案局主办;哈萨克斯坦人民精神发展基金会、浙江省文化...
1月24日,江苏苏州浒墅关开发区与苏州大学携手共建中国蚕桑丝绸文化科技园(中国蚕桑丝绸博物馆)正式签约,此举标志着大运河明清观光带首个文化合作项目正式启动,浒墅关开发区将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浒墅关开发区与苏州大学正式签约后,依托浒墅关开发区丰富的蚕桑丝绸历史人文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苏大国家丝绸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成果优势、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结合蚕桑遗址公园建设,利用原苏州蚕桑专...
1月24日,苏州浒墅关开发区与苏州大学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共同打造“中国蚕桑丝绸文化科技园”。该园将依托苏州大学最具权威的“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推动开发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我国桑蚕丝绸产业快速发展。 据悉,该科技园选址在浒墅关开发区大运河明清观光带蚕桑遗址公园内,占地60亩,将用现代化手段展示从种桑养蚕到蚕桑丝绸的历史,打造国...
黄山古徽州丝绸文化博物馆建设筹备处日前正式揭牌,首届黄山新丝路丝绸精品展同时开展。 由黄山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拟投入1.5亿元筹建的古徽商丝绸文化博物馆占地50亩,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有丝绸历史馆、丝绸知识馆、丝绸文物馆、丝绸产品加工展示馆和丝绸精品馆等。该馆以收集古徽商绸庄缩影,弘扬古徽州丝绸文化,挖掘丝绸文化底蕴,突出丝绸个性色彩,将中国古徽州五千年的丝绸历史文化和现...
穿越在山林中的“明月古道” 或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蕉岭县文史工作者经查阅史料和考证发现,地处蕉岭县城10公里外的横岗村一条当地居民登山健身的盘山小道,竟然是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当地史料所记载的客家人从中原向南迁徙所走、拥有1600年历史的“明月古道”。 当地文史专家推测,“明月古道”很有可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古代蕉岭镇平(今蕉岭县...
穿越在山林中的“明月古道”。 或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蕉岭县文史工作者经查阅史料和考证发现,地处蕉岭县城10公里外的横岗村一条当地居民登山健身的盘山小道,竟然是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当地史料所记载的客家人从中原向南迁徙所走、拥有1600年历史的“明月古道”。 当地文史专家推测,“明月古道”很有可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古代蕉岭镇平(今...
穿越在山林中的“明月古道”。 或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蕉岭县文史工作者经查阅史料和考证发现,地处蕉岭县城10公里外的横岗村一条当地居民登山健身的盘山小道,竟然是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当地史料所记载的客家人从中原向南迁徙所走、拥有1600年历史的“明月古道”。 当地文史专家推测,“明月...
12月30日上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遗珍展”开幕仪式,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杭嘉湖地区的文广新局领导,“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承人代表及支持项目申报和展览的相关单位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杨建新厅长致开幕词,蜀锦的传承人代表传承人发言。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
游客在“水晶宫”内近距离观看“南海Ⅰ号”现场发掘。图据CFP 梁文栋摄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24日上午10时,备受瞩目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迎来开馆时间,面朝大海,盛大的开馆庆典在海陵岛十里银滩“南海一号”博物馆广场举行,从此,中国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馆的历史再次被改写。 上午11时30分,博物馆正式全方位向公众开放。当日,水...
广东阳江市政府、广东省文化厅二十四日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至此,这座专门安放、保护、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实物和标本的专题博物馆,在八百年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入住两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海上丝路博物馆由五个不规则的大小椭圆体建筑连环相扣组成,外形远眺犹如古船的龙骨,整体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鸥。中间最大椭圆体是博物馆的核心所在,即保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