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7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为配合准朔铁路(内蒙古准格尔旗——山西朔州)的建设,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及河曲县博物馆对河曲坪头遗址进行了先后两次抢救性发掘。发现坪头遗址的文化堆积及内涵较为单纯,全部属于龙山时期的遗存,完整揭示了晋西北地区龙山时期聚落的主要特点,为该地区龙山时期聚落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坪头遗址位于河曲县刘家塔镇坪头村西约300米处,分布在一处被称为̶...
今年11月初开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靖安县博物馆,对靖安县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12月3日,考古人员发掘出一长4米、宽90厘米的用卵石铺成的路段,被考古专家考证认定为距今约5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修建的道路。据悉,这是江西史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第一条路,堪称“江西第一路”。
11月8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博士等考古专家,在道县乐福堂乡塘碑村的后背山岩洞中发现了大批动物化石和疑为早期人类用火所产生的燃烧证据。据专家初步推断,这些化石为“更新世时期”至少是一万年以前或更早时代的动物,目前这些化石正进行质谱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而永州最早古人类遗址或将被刷新。 塘碑村后背山岩洞发现大批动物化石与疑是人类燃烧证据 据刘武博士,他们根据道县文...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史书中称其为泑泽、盐泽、蒲昌海等,据载,公元330年以前,罗布泊湖水较多,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近日,参加“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险之路”罗布泊科学考察的队员们,在经过29天、6500公里的科考行程中科考队员们采用现代最先进的遥感、卫星、雷达等技术手段,对罗布泊地区开展了地理地貌、自然资源调查、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
日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厦门大学考古专家对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进一步考古发掘,经过对遗址近半个月的发掘,又有新的发现。 老虎墩遗址位于靖安县高湖镇中港村邓家自然村东侧水稻田中,是一处土墩类型的古文化遗址。自去年10月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家及靖安县博物馆对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后,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所发掘的祭祀广场和数十座墓葬是史前...
四川省邻水县“三普”办自接到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举办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的通知》后,迅速聘请省市专家及组织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全国百大新发现申报工作中。并从普查登记的61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中科学遴选了极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汤巴丘民居群”、“李舒锦墓”、“喻家湾黄喻氏合葬墓”等3处文物申...
总长24公里的汉代长城遗址近日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沙漠里被考古人员发现。 这是当地刚刚结束的早期长城田野调查成果之一,加上新发现,金塔县境内的汉长城遗址达到了320公里。 参与长城调查的金塔县博物馆副馆长陶玉乐介绍,这段汉长城是在位于金塔县靠近玉门市的沙漠里被发现的,从残存的长城遗址看,城墙是用砂石加红柳夯筑而成,两千年后,整体形态和走势依然清晰,其中一半保存较好,墙体最高处约2米,宽约1米。...
参观布莱恩特中美中心实验室 与梅恪礼校长互赠礼品 2010年9月22日至29日,由陈显丹副院长带队,同行周科华副院长、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考古队员陈卫东、万娇共5人,应美国布莱恩特大学邀请,前往参加其“中国考古新发现”研讨会。研讨会为布莱恩特大学中美中心每年举行的中秋庆典的一项重要内容。9月28日,在布莱恩特大学礼堂举行了中秋庆典晚会,校长梅恪礼 (Ronald K. Machtley)出席...
水下考古成就海南文物特色20多年来首次发现元代青花瓷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32处获得3000多件水下文物标本南中国海水下考古项目,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2009年和2010年两次努力,海南省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完成了西沙群岛海域和本岛沿海海域的全面覆盖,20多年来首次发现元代青花瓷,新发现南海水下文化遗存32处,获得3000多件各类水下文物标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
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思尼日前宣布,埃及考古人员在卢克索市新发掘出12尊狮身人面像,这些雕塑均属于埃及古王国第30王朝法老内克塔内布一世时期(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62年)。狮身人面像是在通往古埃及女神穆特神庙的一条古路上被发现的,这条新发现的古路被称为内克塔内布一世大道,现今大部分已埋于地下。古路全长600米,为东西向,直冲尼罗河。古路中有20米使用了从阿斯旺市北部一个采石场挖...
关注我省三普新发现文物系列报道之一:秘境青海历史的无声诉说这里是彩陶的王国,灿烂丰富的古代文明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孕育了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这里是汉唐时期的军事要隘,“海藏咽喉”颇有一夫当关的气势。……这里就是秘境青海。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简称三普)中,我省新发现文物点有两千四百多...
蒋孝严之母章亚若位于江西赣南的旧居——龙南会馆历经百年风雨,依旧保存完好。12月2日,中新社记者从江西省文物部门了解到,该旧居与励志社南昌分社旧址、《新赣南家训》文告等多处民国旧迹一起,参选江西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龙南会馆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大新开路14号,是一栋典型的民国时期民居,为天井式二层楼房,砖木结构,门面原有灰塑,占地面积250多平方米。 江西省文物部门资料...
大佛头部修复效果示意图 资料图 重庆潼南千年金大佛“穿金”修复启动以来,修复专家昨天已将金佛表面清洗完毕,露出佛像“真身”,一些千年来尚未被发现的秘密也随着旧金箔的脱落浮现出来,负责“穿金”工程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所专家詹长法首次对外披露潼南金大佛在修缮中的新发现。 潼南金大佛在文史记录中高八丈,在后期的史料中,大佛高18....
南中国海水下考古项目,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2009年和2010年两次努力,海南省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完成了西沙群岛海域和本岛沿海海域的全面覆盖,20多年来首次发现元代青花瓷,新发现南海水下文化遗存32处,获得3000多件各类水下文物标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由海南省文体厅牵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海南省文物局、西南中沙办事处、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公安边防...
据澳门文化局24日发布的消息,位于澳门大三巴牌坊附近的圣保禄学院遗址第2期考古工作,目前已经展开,负责项目的中国社科院汉唐研究室主任朱岩石表示,会继续加大人力投入,期待开掘出更丰富的学术成果。 据了解,圣保禄学院遗址第2期考古工作预计会有3至5个探方,其中一个是确认城墙遗迹的探方,争取在11月底完成第2期考古工作。 朱岩石表示,由于圣保禄学院遗址处于民居及旅游区,澳门特区政府城市规划部门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