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手持特制工具,轻轻地拨开破罐碎瓦,寻觅着古人留下的踪迹。不时有惊喜,更有对古人聪明智慧的感叹。在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昨日,20位大学生志愿者随同考古专家来到晋阳古城遗址,亲历考古现场,感受发现的快乐。 上午8时许,来自山大、理工大等4所高校的20位文物保护志愿者,在市考古所专家的带领下,来到晋阳古城遗址现场,在山间小路穿梭步行约十多分钟,看到绿草掩映中,有十多个人分成四组,由东向西排开...
经过40余天的工作,至6月3日,考古部门对汉川市马口镇竹林湾黄家窑遗址发掘工作已近尾声。 汉川市马口镇生产陶器起源于北宋,鼎盛时期有36座生产陶器的龙窑。马口窑产出的陶坛、罐、缸、盆、壶、钵等生活器具,造型朴拙,古色古香,畅销国内外,是四川榨菜坛的专供地。今年4月,马口窑址群被列入湖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3日,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黄家窑遗址位于一座高约10米的土堆上,一条长50余米...
因计划发掘战国最大车马坑,去年底,熊家冢考古发掘现场暂停对游客开放。本月,熊家冢发掘现场将恢复对外开放。近几天,荆州文物部门正紧锣密鼓为恢复开放做准备。
近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段禹州新峰古墓群发掘一座形制完整的唐代竖穴墓道土洞墓,出土多件精美文物。 该墓为夫妻合葬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两具人骨架均位于墓室北部,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头北脚南,其中西侧为男性,东侧为女性。出土随葬品数量较多,其中陶罐 1件、瓷双系罐 2件、瓷壶 1件、瓷盂 1件、铁勺 1件、铁器 2件,铜钱8枚。其中,双系罐和壶为唐代花釉瓷器,形体饱满,轮廓线圆润...
海盐西长浜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于今年3月6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盐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进点而正式展开,至今已有1个多月,发掘工作进展顺利。迄今为止,除在表面的清理过程中发现了数座南北朝时期的残存墓葬,出土了残青铜镜、银叉、钱币等器物外,共发现良渚文化晚期墓葬5座,共出土各类器物60余件,其中玉器有色质精美的锥形饰、坠、管、镶嵌片饰等,石器有石钺、石刀、三孔石刀、石锛及有孔“镰形器&...
4月8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在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河南省许昌灵井遗址等五个考古项目再次入选。在国内外文物考古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一个省份入选项目占了获选总数的半壁江山,在该评选活动中前所未有。河南考古工作,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其实,从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应邀前往广东阳江指导“南海一号”保护工作的泉州海交馆副馆长李国清研究员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外部环境发生巨变,应尽早对“南海一号”进行开箱考古发掘。 李国清研究员是我国知名文物保护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据了解,打捞上岸已近4个月,装载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的巨型沉箱于3月26日开始首次灌水,以保证沉箱内...
据此间媒体12日报道,希腊考古学家去年在拜尼亚市进行考古挖掘时,在一个距今约1800年的年轻女性头骨上发现脑部手术痕迹。古代希腊脑部手术的有关记载再次得以印证。 考古学家发现,头骨上有环锯术手术痕迹,这是古代处理脑部受伤和脑部疾病的一种手段。 “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复杂的手术,只有训练有素的专科医生才能操作,”挖掘小组成员扬尼斯·格莱科斯说。 一名骨骼专家研究后...
在我省首次发现建筑夯土台基 初步推断大洋洲商墓主人应生活在牛城 1月27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经过一年多努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牛城遗址进行主动性课题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考古成果为解决牛城遗址的年代、牛城的文化性质和特征、牛城和樟树吴城的关系、牛城和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大墓的关系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大量依据。 牛城城址位于新干县大洋州镇东北面2.4公里处,此次考古基...
广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何村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最近,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何村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文化遗物,尤其是出土的双肩蚌器和折肩陶器,这在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较为罕见。专家初步判断,何村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目前,考古发掘正在进行当中。 据介绍,何村遗址属...
大明湖畔 记者昨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为配合大明湖综合整治工程,经济南市文物局同意,大明湖抢救性考古发掘工程今日将正式启动,昨天,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已经入驻大明湖东南部,对发掘区域进行先期调查。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告诉记者,这次大明湖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具体区域在大明湖东南部,先期将对一至两千平方米的一块区域进行考古发掘,这一区域是我市六大地下文物保护区中最重要的一处。此次抢救性考古发...
中国西沙考古工作队近日结束了对西沙群岛远海古沉船“华光礁1号”的发掘清理工作。记者8日在此间召开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远海考古发掘出水青白瓷、珠光青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介绍,此次发掘从3月15日开始,历时55天,总潜水时间约30万分钟。出水文物近万件,绝大部分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产的陶、瓷器。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
今由6人组成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进驻海口市丘海大道水头村丘浚墓园,开展为期40天的考古发掘工作,这将为丘浚墓园日后的维修保护和修复开发打下基础。 担任发掘领队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告诉记者:本次发掘工作的重点是了解墓园的平面布局、范围、形制和结构。在1986年对丘浚墓的第一次修复中,已经对墓室进行修护,所以本次发掘工作不对墓室进行发掘。他还说:丘浚墓园中有一处水塘,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