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花缠枝花卉纹“林宅”字盖盅(“南澳一号”沉船出水)。 广州首个以打捞沉船文物为背景的“海丝文物”展览“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昨天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开展。为观众还原一幅波澜壮阔的航海贸易画卷,时光瞬间倒回明万历年间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主办方透露,这也是广东首次以两次沉船事件打捞文物为背景的文物展。除了来自两艘中国古代的木船盛载的打捞物品,还辅助反映与海上贸易相关的造船、航海、贸易等...
蓝靛纸《般若八千颂》经书。 “雪域藏珍——西藏罗布林卡文物精品展”今天上午在北京颐和园开幕。本次展览是罗布林卡文物首次走进皇家园林,共展出73件/套珍贵的西藏文物。展览将在颐和园内的德和园扮戏楼展厅展出至11月25日。 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始建于18世纪中叶、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时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建园林,也是西藏规模最大、营造最美、最具民族特色的园林式宫廷建筑群。 此次...
日前,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落户故宫博物院,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美容师”将在紫禁城接受培训,分享经验。这是继国际博物馆学会将世界惟一培训中心设在故宫后,第二个在故宫“安家”的重量级培训中心。 昨日,来自中国、埃及、墨西哥、希腊、澳大利亚、印度、英国等国的首批学员已开始参加培训,首期培训的主题是“科学的预防性保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成为首讲老师。 今后,国际文物“美容师”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
近期故宫铜缸被刻字“秀恩爱”事件让文物保护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文物作为历史和文明的载体,不仅是专业工作者进行科学、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人们欣赏、感受历史文化的艺术品。然而由于中国的文物数量多,导致现在很多文物保护不到位、游客涂抹损坏文物的现象频频发生。 当不文明行为被曝光后,很多媒体、群众对这些行为都表示反感,或是谴责破坏文物的人或是呼吁拯救那些被遗忘的文物。然而,文物保护的实现远不只...
连日来,《清明上河图》、故宫武英殿、“石渠宝笈特展”,观众蜂拥“爆棚”,长时间排队而不弃……一组新闻热词,以及故宫博物院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管理,努力提供参观便利的消息,屡屡引发媒体关注、竞相报道,由此形成的一道文化风景,将注定成为文博工作乃至文化领域的年度盛事。 作为故宫博物院90周岁华诞重要组成部分的“石渠宝笈特展”,尽管主办方所要传达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审美价值和专业学术精髓,未必都能为...
9月20日,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在故宫博物院成立。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是2014年9月底故宫博物院在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简称“IIC”)第25届香港国际会议期间,与IIC进行协商并签署框架协议后共同成立的培训机构,是IIC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国际培训机构。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际文物修护学会主席莎拉·斯坦尼福斯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司司长林正月娥一道为培训中心揭...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多伦县发掘一座辽代贵妃墓葬,并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之庸说,对这座辽代贵妃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目前已经发现金、银、铜、铁、玉、玻璃、琥珀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金花银高翅镂花冠、金花银凤纹镂花高靿靴、包金龙纹玉带銙、仰覆莲纹白釉定瓷罐、鹦鹉纹影青执壶、金扣口白瓷盏、玻璃瓶等皆为辽代文物的精品之作。 据了解,墓葬中出土墓志一...
日前,在萧山区普查办的协助下,中国水利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完成,共采集离线数据107条并报送省普查办。下一步,省普查办将组织专家对其数据开展离线审核,然后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进行登录。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鉴于普查登录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为提高审核效率,保障数...
日前,余杭区面向全区重新招募业余文物保护员(文物守望者),调整、充实余杭区业余文物保护员(文物守望者)队伍。 招募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和响应,经个人自荐、村(社区)推荐,镇(街道)考察,区文广新局审核,确定公布了68名余杭区业余文保员(文物守望者),确保了余杭区85处文物保护单位(点)每处都有业务文保员(文物守望者)。下一步,余杭区文广新局将积极组织相关培训,进一步加强业余文保员(文物守...
9月21日,由法国收藏家克里斯蒂安·戴迪安先生无偿返还的24件甘肃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金饰片回归中国,这是今年第二次流失境外的大堡子山文物回归。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将这24件文物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图为当日,交接之后,甘肃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将返还中国的文物收集起来。
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系列展览之“石渠宝笈特展”自开幕后,观众参观热情激增。昨天,记者了解到,故宫“文物科技保护成果展”本周将在神武门与观众见面,这一重要的展览将与观众分享故宫文物修复的成果。此外,昨天,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落户故宫博物院,这是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第一个,也是该组织唯一的一个国际培训机构,将为全球培养国际化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 支离破碎的文物能够“不着痕迹”地完好如初,故宫在文物修复...
临汾地区临汾城西南5公里的伊村是尧帝的出生地。如今,人们来到临汾东端郭行乡涝河北岸,可以看到一个高50米、周长300米的黄土堆,这就是尧陵。当地民谣用“青山不老水长流,水绕山环土一丘”来描述尧陵的朴素、简陋。临汾城南3公里处建有尧庙,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因为尧王与四大臣被誉为“五凤”,所以建了“五凤楼”。民谚说:“一凤升天,四凤共鸣”,寄寓着人民对天降仁君、君臣...
9月21日,笔者从龙山县文物管理局获悉,龙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了692件可移动文物的数据信息录入,并已上报州文物。这标志着龙山县692件可移动文物已逐步纳入全国可移动文物平台大数据系统,有了具备独有个体身份标识的“身份证”。 近日在全州“一普”工作推进会上公布的全州八县市可移动文物登陆进度及完成数量排名中,龙山县数据登陆总数居全州前列。为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实效性,龙山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