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批由沈阳市民无偿捐赠的书籍、画作以及“日伪”时期的文物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收并永久收藏。据悉,本次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受的捐赠有文物收藏爱好者裴复、刘永斌提供的日军所用风衣、望远镜、马刀、马鞍、刻有南满铁路地图的糖果盒、书籍《满洲河川志》、老照片等日伪时期的文物史料,以及沈阳画家荆成义历时一年多创作的巨幅国画《抗联英魂》,和78岁老人耗时近20年写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东北义勇军三部曲》。在捐赠的...
记者昨日从多伦县辽代墓葬发掘现场了解到,目前,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这座辽代贵妃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并出土大量珍贵的辽代文物。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之庸说,该墓对研究辽代历史特别是辽代后族萧氏家族及辽代奚族的研究提供了罕见的实物资料。目前,已经发现金、银、铜、铁、玉、琥珀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金花银高翅镂花冠、金花银凤纹镂花高靿靴、包金龙纹玉带銙、仰覆莲纹白釉定瓷罐、鹦鹉...
“王子午”铜鼎、兽面纹铜瓿、龙虎纹镂空仪仗戈等26件国家一级文物近日现身浙江杭州,这些文物均含动物元素,与浙江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融合展出,旨在以人文的视角认知自然,盼从传统思考当代,从人对动物的仰望、对视、拥抱中感知生命的不息、精神的永续。据了解,该展览是从河南博物院的众多收藏中,遴选出132件(组)古代青铜、陶瓷、玉石、珐琅、象牙、丝织和砖瓦等质地,各式各样与动物有关的文物。
南中国海域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沉船“南澳I号”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了!昨天,广东省博物馆推出备受瞩目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览,以东西方文明的大航海作为背景,依托最新水下考古发现,展出615件文物,为观众还原波澜壮阔、横跨万里的航海贸易画卷,一睹明万历时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展览持续到2016年3月20日。 郑和下西洋之后虽然明朝海洋贸易曾急剧衰落,但随着隆庆皇帝颁布“准贩东...
由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展”和“恐龙蛋·诞恐龙”展览,23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开幕。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以中原出土的动物造型器物为主,辅以现代动物标本,相映成趣。 动物映像展览,有从河南博物院的众多收藏中遴选出与动物有关的132件(组)古代青铜、陶瓷、玉石、珐琅、象牙、丝织和砖瓦等文物,其中“王子午”铜鼎、兽面纹铜瓿、龙虎纹镂空仪仗戈等26件展品为...
笔者采访全国唯一一家“文物警察局”——新疆阿克苏地区公安局龟兹石窟分局时,该局局长介绍文物保护的龟兹经验,即公安部门与文物部门不分你我,由阿克苏地区公安局和新疆龟兹研究院共同成立文物警局,并与县级文物局联合执法,主要保护阿克苏地区东四县的500多处文物遗址,打击破坏文物行为。 为什么专门成立一个文物警局?这与目前的文物保护现状有关,文物部门在保护文物方面确实力不从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9月23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展厅内的丁观鹏十六罗汉像屏之第九尊者原件与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平安故宫”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项目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此次展览将集中展示该项目实施三年来科学技术与传统技艺结合保护修复的典型案例。该展览将于9月25日开幕。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塞浦路斯通信与工程部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塞浦路斯考古局承办的“中塞文化对话展”,将于9月28日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区考古博物馆开幕。这是中国首次在塞浦路斯举办的文物展,也是中国文物首次走进塞浦路斯。 “2013年,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访塞,与塞浦路斯通信与工程部长米特索普鲁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塞浦路斯共和国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
9月18日,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暨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为故宫博物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9家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颁牌,并为新一届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会上表示,国家文物局将采取有效措施,对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和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政策、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要...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损毁,就会彻底消失,所以,保护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9月22日上午,我市举办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部署了相关工作任务。 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古建筑、古遗址等。我市现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处、中国传统村落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文物保护点30处...
错金银云纹鼎 现存唯一带有铭文的俎王子辰俎是什么样子?秦公的马佩戴的马胄到底有多豪华?西汉贵族家的环保灯是怎么工作的?唐代美人天天用什么工具梳妆打扮?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荟萃了国家博物馆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代表文物的“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终于如期揭幕。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介绍,十余年来,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藏品总数达到453922件,这120余件(套)文物...
9月23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展厅内的文物修复前后对比图。摄影:刘关关 9月23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展厅内的丁观鹏十六罗汉像屏之第九尊者原件与摹本。摄影:刘关关 9月23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准备就绪,将于9月25日开幕。摄影:刘关关 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平安故宫”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项...
商 玉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也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物,古书《瑞应图》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兔”不仅是吉祥之物,也是长寿的象征,月中有兔的传说由来已久。玉兔捣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题材,历来表现嫦娥月宫的画面,都少不了安置一幅玉兔捣药的图像,以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以“玉兔”贺中秋的诗词颇多,如晋代傅玄在《拟天向》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唐代白...
9月18日,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暨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高阳、部分省(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培训示范基地)所在单位负责同志、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文保行指委)委员以及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负责同志参加会...
日前,在镇海区区级文保单位小洞岙窑址居住了多年的邱大伯一家迎来乔迁之喜,全家高高兴兴地搬出窑址老宅,住进了附近一幢三层楼新房。近三年来,共有6户窑址村民迁居到此落户。这是小洞岙村村民享受镇海区“文物保护建房用地”政策实惠后所呈现的一番喜人景象。 小洞岙窑址位于九龙湖镇汶溪村小洞岙自然村北部的山坡上,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有居住户20多户。1980年5月,在该山坡上发现了大量青瓷碎片和烧坏的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