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和山西省文物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动员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 据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山西省的文物建筑分布点多面广、地上地下遗迹众多,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任务繁重。“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努力营造‘众心护、众手搭、众人助’的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氛围,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
裂缝缠绕雕花门楣,朽木横遮瞭望窗口。屋顶,断瓦残垣。墙面,泥沙剥落……在深圳市龙岗区,有许多这样的古民居,或建于明清朝代,或筑于民国时期。它们躲在现代高楼大厦的一隅,无声地诉说岁月沧桑。 “这么破的房子实在有损特区形象,怎么不拆掉?”外地游客林先生一脸困惑。他不会想到,就是这间破房子,却有上百年历史。当地政府钉在大门右侧的铭记牌,显示出它的厚重。按照2015年出台的《龙岗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3月8日至12日,湖南省第17届文物国际博览会在湖南省文物总店举行,文物交流会、精品文物展销会、中南邮票首届邮币卡藏品展示会等六大主题活动陆续登场。 本届文博会设有近600个展位,10万余件展品与观众见面,瓷器、玉器、字画、杂件等一应俱全,吸引了420家海内外客商。展销会上的精品文物展品都通过了专家组认定,由湖南省文物总店对其保真。 湖南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文物博览会是为了扩大...
3月15日,记者获悉,随着南京市历时三年多的文物摸底普查,在最近公布的2.48万件/套“新宝贝”中,江西宜春市高岭土烧制而成的“白玉”城墙砖被认定为文物。 说到城墙砖,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但这次在南京被认定为文物的一块明城砖,却不是像城墙上绝大多数城砖一样呈青灰色,而是洁白如玉的白色城砖。 这块白色城砖产自明代的“袁州府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市),砖体长40厘米、宽11厘米、高20厘米,重...
三月的英国,春寒料峭,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卡迪夫大学校园内正氤氲着阵阵“中国茶”香。听文化讲座、品中国名茶、观茶艺表演……参与者被一场由中英双方共同设计的茶文化交流活动深深吸引。 2016年11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兼孔子学院英方院长郑英一行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参观,该馆出色的茶文化展览和独特的展陈方式让其赞叹不已。郑英遂代表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盛邀中国茶叶博物馆代表团于2017年春...
近日,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做客人民网,以“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文物保护注入活力”为主题,同网友在线交流。刘玉珠表示,让文物活起来主要在“活”上下功夫,众多的文物资源要向社会开放,现有的渠道要充分利用和提升,通过多方共同发力,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刘玉珠指出,我国文物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目前,不可移动文物数量达76万多处,日常的看护、保养...
遗产编号 ⅰ-2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贡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独龙族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史称为“俅”、“俅扒”、“洛”、“曲洛”等,自称“独龙”或“独龙阿昌”。新中国建立后定名为独龙族。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独龙语共有两种方言,一是独龙江的独龙方言,二是怒江丙中洛的怒族独龙语怒江方言,...
遗产编号 ⅰ-9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新平县 申报日期 2006 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嘎洒镇和水塘镇等地流传的傣族(花腰傣)叙事长诗《朗娥与桑洛》是一部篇幅长、内容完整的悲剧叙事诗,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阶级关系、伦理道德、婚姻恋爱等。当地版本较多,以口传的方式流行于民间,近年来当地文学爱好者对其中的一些版本作过整理。...
“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加大对新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金支持,我认为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穆合塔拜·沙迪克建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丝绸之路的中枢要地,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留存了许多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它们反映着新疆的历史进程,彰显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显示着多民族、多宗教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见证着新疆与祖国不可...
遗产编号 ⅰ-10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澜沧县 申报日期 2006 拉祜族史诗《根古》主要流传于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其他拉祜族聚居地区,是一部描述拉祜族先民繁衍迁徙的叙事性史诗。 迁徙是拉祜族社会发展中一段重要而又漫长的历史,在拉祜族心目中就是祖先和历史的象征。这部叙事长诗主要叙述从秦汉时期开始,拉祜族先民告别了他们繁衍生息...
遗产编号 ⅰ-11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楚雄州 申报日期 2006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流传于金沙江畔的元谋县小凉山彝族(诺苏)地区,是云南彝族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部英雄史诗。 阿鲁举热是一个在彝族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扬的英雄祖先形象。史诗讲述了阿鲁举热一生中的重要经历。阿鲁举热是史诗主人公的彝语名字译音,他是鹰和人交感而生的后代。史诗...
遗产编号 ⅰ-12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双柏县 申报日期 2006 彝族史诗《查姆》流传于双柏县哀牢山彝族地区及大麦地乡底土村一带,在没有彝文之前均为口头流传,有了老彝文后才以书面的形式传承,惟少数懂老彝文者和毕摩(彝族祭司,亦是民间知识分子)才通晓。 彝语“查姆”是“大”和“起源”之意,直译就是“万物起源是大事”,即“万物的起...
遗产编号 ⅰ-13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沧源县 申报日期 2006 神话《司岗里》是一部在佤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口述文学作品。它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中心,在邻近各县市及其他佤族聚居区广为流传。 《司岗里》围绕着天从哪里来,地是怎样产生的,人怎样投生到世上,万物为什么会生长,动植物为什么会生长变化,人到世上后与世间万物有什么关系等...
遗产编号 ⅰ-14 所属地区 云南·昆明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昆明市 申报日期 2006 苗族叙事长诗《昭蒡俭和高帕施》广泛流传于昆明、曲靖、昭通和楚雄等州市的苗族地区。 这部长诗讲述一对苗族青年恋人昭蒡俭和高帕施为了追求美好自由的爱情,运用巧技,从企图强娶高帕施为妻的恶人多漫多龙家中逃出,历经千难万险,摆脱了多漫多龙的追捕,终于在好心人的帮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作了全面部署。我国语言文字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津梁,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优势所在。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建设,保护和利用好我国优秀的语言文字资源,特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并新建国家语言博物馆。 2009年建成开馆的中国文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