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0年5月31日至6月2日,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组织对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进行整体验收。此次验收由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副主任刘小和带队,国家文物局普查办乔梁、滕磊、张玉凤、李昂参加,验收专家组由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松,重庆市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吴涛,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组成,张松任组长。山西省和江苏省普查办的同志观摩了此次验收。 5月31日上午,验收组...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河北省11个设区市共计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0202处,各地复查文物13226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超过33000处。这是记者从6月3日省政府召开的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落实文物普查资金2654万 据介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保障文化遗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河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保护利用好丰富多彩...
6月3日,在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 经省政府批准,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在省会石家庄举行。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代表省政府发布了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赵建国主持发布会,近30家新闻单位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进行了宣传报道。 张立方首先从组织领导、普查工作方案、文物普查资金落实、人员培训与过程管理、开展宣传动员、普查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我省第三次全国文...
由河北省文物局主办、河北省博物馆协办的《河北省文物普查成果展》于5月29日在河北省博物馆展出。我国曾于1956年、1981年两次进行过全国性文物普查活动。2007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同年10月,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启动,至2009年12月结束野外调查。期间,761名普查队员走遍了我省172个县(市、区)的5万多个行政村,普查范围18.8万平方公里。...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6月1日下午,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验收组在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等陪同下来建德市进行实地验收。 验收组首先听取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王宏伟关于杭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总体情况的汇报和建德文广新局局长邱剑娟关于建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汇报。随后专家验收组查看建德市文物普查工作台帐,原始记录手册、三普成果汇编和《建德古窑址》、《收藏梅城》等专题调查报告。赴新安江街道、寿昌镇、大慈岩...
5月31日下午,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验收组一行在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等陪同下在长兴县进行实地验收。 验收组听取了湖州市文物普查办主任赵家义、长兴县县长助理余开勇等相关领导及专家的工作和技术汇报,检验了长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电子文本、纸质文本,原始记录档案及相关成果,并趋车30公里对林城、虹星桥有关乡镇文物登录点进行了复核。验收组对长兴县政府重视文物普查工作表示满意,对普查成果表示赞...
近日,浙江省江山市普查办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基础性工作。实地调查阶段工作完成后,江山市普查办及时对新发现文物点进行梳理,将“仙霞古道”等2处文物点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井古建筑群”等16处文物点申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新发现文物点被列为拟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3处新发现文物点被列为拟公布文物保护点,并已通...
经过2年多的艰苦努力,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已圆满完成。全省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0202处,复查不可移动文物 13271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超过33000处。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省普查办组织专家对全省十一个设区市、172个县市区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承德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各县区文物普查和复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石家庄市赵县、元氏、灵...
为加强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遗存点的保护工作,强化文物单位(点)所在乡(镇)、村以及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河北省曲阳县政府对于本县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单位(点)87处,复查文物点48处,共计135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研究,将其中价值较大的32处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他103处确定为一般文物单位,同...
据镇坪县古盐道课题组透露,镇坪古盐道遗址,近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 镇坪古盐道遗址位于陕西省镇坪县境内,鄂渝陕三省市交界处附近,主要由车湾(汉代,清代)盐道遗址,代安河盐道(清代)遗址,鸡心岭山垭(清代)盐道等遗址组成,是重庆巫溪大宁河生产的泉盐,通过专职盐夫运往陕南和鄂西北的唯一通道。 2006年,镇坪县考查小组沿当年古盐道徙步进行实地勘查,沿途征集收集部分实物...
中新网濮阳5月24日电(记者李冰)日前,一种独特富有戏剧性的民间舞蹈——五花营狮舞在河南当地的非遗普查中被发现。据悉,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五花营狮舞起源于宋代宋徽宗宣和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记者自河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获悉,五花营狮舞这种民间舞蹈有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因而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狮舞表演。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丰富完善了我国民间狮舞的内容。 舞蹈以梁山好汉打狮子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