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可靠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1日晚间在此间举行的闭门会议上批准了位于中国辽宁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向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申报的3个世界遗产项目已全部获得批准。 盛京三陵是指早期的清朝皇家陵寝--福陵、昭陵和永陵。福陵1629年建成,又称东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区东北部丘陵地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昭陵始建于...
今天下午一点十八分,随着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临时执行主席的一锤定音,中国第三十项世界遗产由此诞生,这项新遗产地是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今年中国的“申遗”项目中还有两个拓展项目,分别是位于辽宁明清皇家陵寝的盛京三陵和明清皇宫的沈阳故宫。 另据了解,在明年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将把澳门历史建筑列为“申遗̶...
此间正在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30日晚间宣布,批准丹麦的伊路利萨特冰湾等11个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5项为新增的自然遗产项目,3项为新增的文化遗产项目,3项为扩展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经过一天的闭门会议后,公布了由21个成员国审议并通过的这11个项目。新增的5个自然遗产地包括:丹麦的伊路利萨特冰湾、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热带雨林、俄罗斯联邦的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
苏州市将每年的6月28日定为“世界遗产日”,以增强全体市民的遗产保护意识,使保护遗产成为每名苏州人的自觉行动。在昨日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开幕式上,苏州市长杨卫泽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 杨卫泽介绍说,苏州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丰富,已有9座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昆曲和古琴艺术也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古城已有2518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城址未变,...
我国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西安古乐正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获准其申报立项。 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等,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庄重、肃穆、高雅。乐谱至今依然沿用古老...
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今日上午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书面贺辞。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本届会议主席、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主持。 陈至立宣读了胡锦涛二十八日致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书面贺辞。胡锦涛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大自然也造就了旖旎的风光。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
国家主席胡锦涛为28日在苏州开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致书面贺辞。贺辞全文如下: 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辞 值此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中国苏州举行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国代表团表示诚挚的欢迎!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大自然也造就了旖旎的风光。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5日下午开始分组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这是该部法律草案首次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待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
盛世兴收藏。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一个前所未有的“收藏热”已经兴起。民办博物馆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证明。民办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虽然有诸多区别,但是作为博物馆,它们的功能是相同的。民办博物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收藏,是国家收藏的重要补充,更是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的形式和方向。“民间收藏”与“...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近日,阿坝州文化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11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阿坝州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 11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类29项,民间音乐类20项,民间舞蹈类...
有“维吾尔族人民生活文化艺术百科全书”美誉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如今已经成为新疆力推的民族文化精品游热点,”十二木卡姆”传承地新疆莎车县因此积极挖掘整理相关文化资源,推出了一批精品文化旅游景点。 记者从新疆莎车县了解到,为使“十二木卡姆”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当地新建了极具特色的&ld...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巨大损失,如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8月20日走进上海世博会四川活动周宝钢大舞台“非遗”传习区。 8个老姐妹成都传羌绣 在宝钢大舞台“非遗”传习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面带笑容,认真地向游客讲解藏绣和羌绣的针法。 年近六旬的杨华珍相信,即使面临重重困难,...
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2010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下称“草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名录、利用、法律责任予以规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
23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草案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草案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
昨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主办,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厅承办的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建高研班在成都开班,为期5天时间将专题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自省内外包括“5·12”地震重灾县(市)区近60名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四川非物质文化资源项目逾万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国家级项目105项,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