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将于10日5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拍卖会,拍卖310件拍品,包括40余件列入“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粹之二”的御制瓷器,总估价超过11.7亿港元。新华网图片 宋振平 摄
相关链接:香港蘇富比2011秋拍将于10月举行 总估价逾24亿港元全球蘇富比中国艺术品主管仇国仕介绍2011秋拍瓷器精品世上首屈一指的私人中国御瓷收藏之一囊括十五至十八世纪末最具代表性之瓷藏──香港,2011年9月,香港蘇富比将于2011年10月5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除了─贯备重受藏家青睐的常设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外,蘇展富比再度呈献超卓之欧洲名藏—&md...
坐落于博山区八陡镇的山东福泰陶瓷有限公司每周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各种流派的名画家。 他们把自己的画作挥洒在陶泥胚体上,形成国画瓷。国画瓷突破了几千年来画画只在宣纸上的传统模式,又以另种姿态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国窑,国学,国画,国瓷。这是福泰人最新的八字理念。把国画画在国瓷上传承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完美集合,面对炽热的字画收藏市场,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既便于保存,又便于欣赏的国画瓷...
早报讯收藏家马未都(微博)的新著《瓷之色》近日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马未都“写了一年,却想了十年”的一本关于陶瓷的专业著作。马未都在《瓷之色》一书中,从陶瓷釉色的角度解释陶瓷的成因,配以大量图片,系统地对瓷之色进行了阐述。 全书分12章,每章以年代连贯始终,讲述了瓷之白、黑、青、酱、黄、绿、红、蓝、官釉、色斑、仿生等颜色釉瓷器的成因、发展、特征,更配以370余幅图片,展示了单色釉瓷器的魅力。...
富平地下有个古代陶瓷城?3年前,国际陶协亚太执委许以祺博士及民间陶艺专家徐都峰等在富平县发现一片6平方公里,内藏大量古瓷片和部分古窑场的遗址。近日,“富平古窑区陶瓷标本观摩研讨会”在富平陶艺村召开,来自国内外的2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富平古窑区,观摩了这里出土的陶瓷标本,并就这些标本的价值、年代、成分、釉色进行研讨,但仍未揭开这些古瓷残片的身世之谜。古瓷片时代跨越几千年在富平县...
本报讯 (记者程 梁)汝瓷“似玉非玉而胜玉”,紫砂“是泥却有骨”,两者秉承中华审美传统,在工艺上各有千秋。9月1日,我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廷怀,与紫砂陶壶艺大师许四海在汝州市准备联手试制精品汝瓷。 同为“国粹”的紫砂壶和汝瓷虽然一属陶、一属瓷,在地域上一属南,一属北,但在历史上却并不是没有瓜葛。据专家考证,在北宋时期“五大名窑”中占取“魁首”地位的汝瓷,其特有的清...
文图 本刊特约撰稿 魏希望 海南经典收藏“海捞”系列———海捞瓷 自康熙至雍正、乾隆,中国外销瓷风行海上,盛况空前。清代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真实记录了这一热闹景象:“海通之初,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则迳广州。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
□本报记者 郑文钊 曹辰 耿宝昌、谢辰生和罗哲文,三位老先生在中国文博界皆鼎鼎大名。但有着当今古陶瓷界泰斗之称的耿先生,和获得过“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终身成就奖”的谢、罗两位老先生同时出席一项活动,却是难得一见。8月27日上午,在北京东三环华威桥南的联合国际大厦,上述“三老”并排坐在“隋唐大运河古陶瓷馆”开馆庆典仪式的主席台上,一同见证了来自安徽淮北的这家民营博物馆的正式开放。 将收藏的运河文化奉...
用在陶器上的所谓陶衣,用在瓷器上就叫化妆土。化妆土是一种常用的陶瓷装饰材料。化妆土具有质地细腻、色泽均匀、遮盖力较强、耐火度高、表现力丰富等特性。化妆土装饰,就是使用化妆土来改变器物外观的一种装饰形式。运用化妆土,可以改变胚体表面的颜色和质地,掩盖因胎质粗糙而产生的缺陷,使釉色显得更加鲜艳,能够以有限的材料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 古人常用的化妆土有三种,即白色、褐(黑)色和本色。今人对白色化...
日前在世贸商城举办的首届上海国际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上,展出了一批带有艺术性、现代性的日用陶瓷器皿,受到了观者的欢迎。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总监蒋飙说,长久以来,日用瓷与艺术瓷是“水”、“油”分离,艺术瓷摆在美术馆、博览会,即使进入家庭也是点缀;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瓷,数十年一个样。生活需要美,博览会就是倡导在使古朴的陶瓷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时,将美感置于其中,这是陶艺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艺术...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李妮)3日,景德镇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活动《源&S226;脉》国礼珍藏瓷赏鉴会在北京举行。这对见证2005年两岸对话历史时刻的国礼瓷瓶今年再度现身,就在民间受到热捧,近日已接到香港、澳门收藏者的预订。 2005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源》、《脉》先后送到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手中,这对瓷瓶由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景德镇陶...
A 将收藏的运河文化奉献给社会 1999年,在淮北市濉溪县柳孜,埋没千年的隋唐古运河码头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沉船和石构建筑等文物。从这些出土的陶瓷器看,多为日用品,但也有相当部分属于高档次的贡品级别,造型之精美十分罕见,代表了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一段辉煌。它们不仅是隋唐大运河文明史的印证,也为人们研究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提供了更多实物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淮北民间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对...
隋唐大运河古陶瓷馆:收藏文化的乐园隋唐大运河 线性文化遗产耿宝昌、谢辰生和罗哲文,三位老先生在中国文博界皆鼎鼎大名。但有着当今古陶瓷界泰斗之称的耿先生,和获得过“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终身成就奖”的谢、罗两位老先生同时出席一项活动,却是难得一见。8月27日上午,在北京东三环华威桥南的联合国际大厦,上述“三老”并排坐在“隋唐大运河古陶瓷馆&rdq...
我痴迷于中国古陶瓷造型艺术的智慧,陶醉于其釉色展现出的美轮美奂,古陶瓷的艺术之美成为我的终生挚爱,从而开始了我对古陶瓷收藏的研究探索之路。与隋唐运河出土陶瓷器的结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淮北当地农民在修建房屋和其他生产活动中,经常会挖到一些陶瓷器,开始时,人们以为是地下墓葬里出来的东西,认为不吉利,只要见到整器都将其砸成碎片,还经常拿着碎片给我看,开始我也信了这种说法。但随着给我看的数量增...
新浪收藏讯 2011年9月3日,景德镇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活动:崇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陶瓷艺术暨《源•脉》国礼珍藏瓷赏鉴会在北京举行。北大才女耿姝联袂景德镇市副市长卢正大、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在充满异国情调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共话陶瓷收藏。 赏鉴会上,嘉宾们围绕着赖德全大师经典作品《源·脉》国礼珍藏瓷,共同讲述了传奇名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