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乾隆青花锦纹壮罐 说明: 通高28,口径16,足径11厘米 直口短颈,溜肩,筒形腹,圈足。足内白釉无款识。盖圆顶,宝珠形纽。这类罐俗称“壮罐”。盖面、腹部均绘锦纹花卉,颈、肩及近底处分别绘江芽海水纹、缠纹莲和朵花纹。此罐是仿照明宣德青花锦纹壮罐式样烧造,工艺水平高超,图案仿制得非常相像,是乾隆时期仿明代宣德青花的代表作品。 青花瓷器是我国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优...
来自贵阳市文物管理部门的消息,文物普查人员近日在花溪区燕楼乡槐舟村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大型“躲匪洞”。经初步考证,此洞于清末至民国期间由当地村民依山势加工修造而成。 据介绍,此洞因地处燕楼乡槐舟村摆念村民组的大洞坡,故名“摆念躲匪洞”。该洞为一天然大溶洞,洞口坐南朝北,宽约20余米,高约10余米。洞口用巨石砌一长20余米、宽3.7米、高5米的石墙...
郎世宁 蒙人牧猎图 清宫画家包括清代供奉于宫廷的画院画家,以郎世宁、允禧、钱维城、禹之鼎等为代表。清宫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中广受追捧,其中早期更以郎世宁的作品为引领,后而带动其他宫廷画家的作品价格出现了整体上扬。 郎世宁作品高价不再 郎世宁作为清代康熙至乾隆三代的宫廷画家,其作品在近年拍卖成绩骄人。郎世宁的绘画作品大都被宫廷收藏,民间罕见,因而其作品弥足珍贵。自上拍以来,郎世宁共有326件...
东方网8月25日消息:如今,大多画家的名头上,将有三重称谓同时出现———艺术家、商业家以及做局者。随着近两年来内地书画市场的走弱,一些画家联系拍卖企业共同“做局”的情况尤为突出。 蒙面的“画家” “做局”的情况很多,现在有两种方式是被广泛使用的。 据某些画家介绍,比如一幅画的初始价值是1万元,通过和拍卖行的沟通后,...
采用我国浙江产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炼。从颜色上看可分两种:一种是色泽幽静匀润,发色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没有太多的深浅浓淡的色阶,也有少部分是仿明成化的淡描青花,或仿明嘉靖青花的蓝中泛紫,淡描青花经常出现在一些小件器皿上,用笔纤细,淡雅宜人。另一种是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釉中有小气泡,釉面有橘皮纹,系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风格,由于是用国产料代替进口料加以描绘,只能采取人工浓色堆点的方法...
雍正青花的款识主要是在器物底足内写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其次是六字篆书款和四字篆书款。四字楷书款少。从故宫博物院藏品看,大件琢器普遍是六字篆书款,中小件器物又多是写楷书款,个别也写篆书款。仿明代款识有“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
雍正青花非常注重纹饰布局与造型的完美结合,能够按照器物的形体,配以适当的构图。用笔精细纤柔,构图疏朗、明快,纹饰简洁清晰,强调主题突出。官窑青花以绘龙凤及缠枝莲花为代表,画风工丽,花式一致。民窑青花不拘一格,运笔熟练,追求自然随意的画风,具有很强的民间风格。 雍正青花的装饰题材十分丰富,有植物花纹、动物纹、人物纹、吉祥图案等,总体上看,雍正青花绘画技术法多样化,纹饰中大量使用团花、皮球花、过枝...
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结构精巧,陈设与实用保持完美的结合,形成高雅而朴实的艺术风格。雍正青花善于博采众长,无论是仿古铜器式样,还是对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单纯机械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来增强其清秀的表现力。康熙青花中广为流行的棒槌瓶、凤尾尊、琵琶尊等器形很少出现,瓷器足部处理也没有前期常见的台阶痕、双圈足,均为滚圆的“泥鳅背”,用...
它是杭州最高的古碑,记录了300多年前清朝康熙皇帝颁布的一道谕旨,但多年来却鲜有人知道它的存在。2002年,杭州碑林的专家在玉皇山脚下找到它时,它早已断成了两截。多年来,由于身材庞大,它一直悄悄躲在仓库里,让岁月的尘土遮掩了光芒。 它叫“康熙谕碑”。近日,在杭州孔庙修缮工程中,这块饱经风霜的古碑终于重见天日。今年9月28日孔庙重新开放之时,它会以崭新的面貌礼迎八方宾客。 ...
8月18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与夫人一起参观秦兵马俑。当日,秦兵马俑博物馆给予托尼·布莱尔最高礼遇:步入一号坑修复区,与2000多年前的秦兵马俑近距离接触。布莱尔夫妇被威武雄壮的兵马俑军阵深深吸引。 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作为奥运会贵宾于8月15日至23日访华。8月18日下午,布莱尔携同家人专程来陕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省长袁纯清陪同参观。 布莱...
昨天,一名游客在参观清宫华服。 百件清宫华服真品集体亮相 百件清宫华服真品集体亮相 昨天,故宫方面表示,“天朝衣冠”、“宫阙述往”、“乾隆时期玉器”和“金银器”等四大特展已向游客全部开放。近千件国宝在展览中亮相,其中不乏首次从“国库”拿出亮相的宝贝。展览截至11...
清初社会安定与经济的繁荣昌盛,康熙时期设立了“珐琅作”,制造各种御用器物,这时期制作的器物规模大、品种多,而且技巧精细,风格由粗犷向鲜明、华丽、清秀方面演变,制品更加结实实用。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仿造“景泰年制”款的珐琅制品很多,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记载“雍正六年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
清代是景泰蓝发展的又一高峰。康熙时期就设立了“珐琅作”,制造各种御用器物,这时期制作的器物规模大、品种多,而且技巧精细,风格由粗犷向鲜明、华丽、清秀方面演变,制品更加结实实用。 到了雍正时期,景泰蓝工艺进一步发展,早期风格于康熙差不多。直至乾隆年间,景泰蓝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景泰蓝制品在皇宫内比比皆是,小到床上使用的帐钩,大到屏风,甚至高与楼齐的佛塔,以及日...
为了配合馆藏文物的整理工作,四川省文物保护实验室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对馆藏的一件鎏金青铜佛像进行了清洗。 佛像为青铜铸造,清代,高16.7cm,清洗前表面被污物覆盖,但仍能看出,除发髻外通体鎏金。鎏金层与青铜基体连接较好,但在手、足、鼻、膝等较突出的部位,鎏金层磨损脱落严重,在背部、手臂等较平整的部位,鎏金层也有脱落,且有明显的划痕。佛像表面覆盖的污物,多为油污吸附灰尘后形成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