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西汉末年,始传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历汉、魏晋的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得到君主的推崇,进一步隆盛。南朝梁武帝三度舍身同泰寺。唐朝诗人杜牧有诗述南朝佛教之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北朝则大量开凿石窟,如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魏书·释老志》载北魏佛教发展的情况,“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晶报道:随着红色经典藏品的日渐走俏,石湾陶瓷中此类精品的价格开始出现大幅上升,有的大师作品8年涨了13倍。记者昨日从广东省工艺美术品珍品馆举行的《红色情怀-刘兆津石湾陶艺作品展》上发现,红色经典石湾陶瓷升值潜力不容小觑。 “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那个年代特殊的感情,也许是当前的宣传,总之在目前的收藏界已经形成一股收藏红色经典作品风。有的藏家甚至从海外回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红色经...
一把由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制作的“石瓢壶”,上世纪80年代售价300多元,目前已经超过千万元,几何速度的暴涨反应出了紫砂壶近年来在收藏市场的热度,盛世收藏的当下,我们如何品味紫砂艺术?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通过商报解答热点话题。 记者:大众比较关心紫砂原料是否真的枯竭?现在很多紫砂煲这样的产品都是宜兴紫砂么? 史俊棠:紫砂壶的金贵在于原料稀有、工艺独特、造型丰富和品味高雅等。其中原料的稀有...
近日,由10件瓷盘、瓷碗、瓷缸组成的一套巨型餐具在江西景德镇一家瓷厂烧制成功。该套餐具中最大的瓷盘直径2.2米,最大的瓷碗直径2.08米,最大的瓷缸直径2.02米。新华网图片 张卫国 摄
9月30日9时,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瓷板画精品展在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赏楼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展出时间截止到10月26日。 据了解,此次精品展共展出作品55件,分为“南昌瓷画之源”、“南昌瓷画之星”和“南昌瓷画之雅”三大部分,展示了南昌瓷板画传承人的传世佳品和书画界同行创作的瓷器艺术品,让参观者...
10月2日,南宁市邕江湾美术馆、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共同举办的“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收藏精品展”在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会所开幕。 本次展出展品门类齐全,种类繁多,汇聚了书画、瓷器、玉器、刺绣、古典家具等艺术品共100多件,均为会员们多年收藏的精品。 其中有央视《寻宝》栏目“走进南宁”中评选出的“十二大宝物”之一“清康...
宋元·钧窑玫瑰紫蓝釉鼓钉水仙盆 元·钧窑碗 元·钧窑窑变天青大碗 钧瓷从唐代兴起,经过了两宋时的鼎盛,进入元代后各地继续生产。由于宋时宫廷对于钧窑瓷器质量和数量的严格控制,致使仿钧之风遍及全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至元末才趋于衰落。钧窑系的形成使得钧釉瓷器的制作范围在元代更加扩大,如河南的鹤壁集、安阳、淇县、浚县、修武、宝丰、鲁山、禹州市、临汝、...
新华网香港10月6日电(记者 赵博)记者6日从香港苏富比获悉,该拍卖行5日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共录得总成交额9.62亿港元。其中,“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以1.68亿港元创造明代瓷器拍卖纪录,两场“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常设拍卖的262件拍品售出138件,总成交额达4亿多港元。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介绍说,此前明代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为7852万港元,...
雅昌艺术网讯 王歌——香港苏富比已近尾声,如果说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部分的拍卖可以用“稳而不惊”来形容,中国书画算得上“持续火爆”,今日刚结束的瓷器及其它工艺精品着实是“悲喜交加”。 10月5日香港时间早上10点,备受瞩目的玫茵堂珍藏之二正式开拍,因为今年春季玫茵堂,瓷器世纪之拍的第一次亮相多少令人有几分失望,也给今天的拍卖留下了几分悬念。如今,已是尘埃落定,玫茵堂之二也可谓是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华网香港10月5日电(记者 赵博) 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5日上午在此间举行“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32件珍品拍得近5.6亿港元总成交额。其中,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了明代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这款梅瓶高36.5厘米,纹样细腻柔美,形制比例得当,是一件难得的永乐瓷器杰作,拍前估价为8000万至1亿港元。当天的拍卖会上,不少买家围...
雅昌艺术网讯——2011年10月5日 香港蘇富比今天早上举行“玫茵堂珍藏── 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拍卖,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亿6,866万港元/2,162万美元高价成交,刷新明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现场竞投气氛炽热,经过总共29口叫价,期间由7,500万开始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代替买家,透过电话加入竞投,而同时驻北京的专家亦受委...
编者按:中国是茶的故乡,在这片茶韵缭绕的故土上,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人们围绕着饮茶创作出众多的品茶活动。在我国宋朝,沿袭晚唐的饮茶传统,社会上的饮茶风气更加盛行,当时社会在理学思潮的影响下,重视通过内心的静思来达到心灵的净化,“斗茶”这种舒心静气的高雅品茶活动自然在社会上绵延开来。而黑釉茶盏由于便于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受到了斗茶者的爱重,为了迎合斗茶者的兴趣和爱好,瓷...
2011年9月26日,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馆藏中国瓷器展开幕。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鲁桂成、白副总理托济克、白文化部第一副部长卡拉切夫斯基、明斯克市副市长卡尔别恩科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出馆藏瓷器精品近120件,囊括了中国瓷器制造发展近六百年的历程。其中14-17世纪中国明代的瓷器,其做工精细,风格鲜明独特,是难得一见的瓷器珍品。此外,还有不少康熙、乾隆和雍正时期的瓷器。难能可贵的是,本次展品中还有白...
东莞时间网讯 国庆期间,由东莞市政协、岭南画院、东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花姿之展——叶炽坚陶瓷造型艺术初探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展出,市民可以免费前往观看由这位东莞本土艺术家所设计的各种陶瓷造型艺术。
自瓷器诞生之日起,龙纹便是瓷器上最常见的装饰之一。其造型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东汉至唐为早期:龙纹状如走兽,其造型主要取决于器物的装饰需要,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注重龙首的装饰效果,龙角多卷曲,嘴部刻划细腻,但身躯多呆板粗壮,其颈、腹、尾部变化不大,龙爪似蹄;五代至元为中期:龙身大都披鳞,龙身与龙尾界限清晰,龙首有角、发,无双须,龙爪一般为3趾。元代龙纹刻画大都精细,总体特征是头小、身长、肢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