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推动大运河(浙江段)文化遗产保护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一步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完善政府、专家和公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日前,浙江省文物局根据省领导批示精神成立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组。专家组由18名专家组成,学科构成包括文物、考古、历史地理、遗产保护、规划、水利、交通运输等方面。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大运河(浙江段)保护和申遗工作进程对相关专业和学术问题给予技术指...
昨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项目代表人物、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洪派”创始人洪影在80寿诞庆典上喜收新徒。 这次新收的7名弟子中,既有专业演员,也有评剧票友;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据了解,8岁开始学戏的洪影,从1954年开始收徒至今,已有57人成为其入室弟子,其中5人为国家一级演员,弟子赵立华、张俊玲还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去年,洪影还获得了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项...
山东新闻网聊城讯(通讯员:王庆友 崔翔)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于日前公布,聊城市申报的中医药传统制剂方法(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传承人秦玉峰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单。另外,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也正式公布,聊城市11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他们分别是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人黄贤尧、栾喜魁、八角鼓传承人李以章、逯焕...
昨日,一位来自三乡的木偶收藏者在展示区摆放木偶。 本报记者黎旭升摄中山网讯 昨日逢源商业街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我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会暨咸水歌演唱大赛在此举行,向市民展示了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和资源。 为了庆祝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进一步挖掘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力,推动中山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我市于6月20日至21日,在石岐逢源商业街文化广场联合举办“中山市非物质...
惊奇叫绝的杂技、惟妙惟肖的皮影、栩栩如生的剪纸、朴实逼真的农民画……近日,安阳县对这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进行了普查。7岁开始学皮影表演的该县白璧镇四高村老人杨永增激动地说:“皮影是以前农民喜爱的传统文化,如今,县里对这些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普查和保护,真是太好了!” 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安阳县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归纳出&ldquo...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黄河文化的积淀,使得生存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异常浓厚、丰富和有着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层,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而灿烂。目前,我省有9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全国第四;省级301个项目。有国家级传承人27名,省级传承人228名。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中医药、民俗等16个类别...
甘肃新闻网岷县电(通讯员包海燕)近日,马列荣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马列,男,汉族,生于1960年12月,大专文化程度,198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岷县文化局局长职务。近年来,马列同志在全县文化系统积极主张突破传统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认真贯彻实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
新华网广西频道6月18日电(记者蒋桂斌)记者日前从著名旅游文化名城广西桂林市文化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这个市已有98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桂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共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13项、桂林市级84项,是广西各市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市。其中,发源于桂林的桂剧和彩调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桂林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近日布尔津县哈萨克族皮革编织技艺、新疆蒙古族奶酒酿造技艺、俄罗斯族比瓦酿造技艺、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哈萨克族斯布孜格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成为全阿勒泰地区项目申报最多的一个县。 此次共公布了78个项目,涉及全疆多个民族与县,此次上报为布尔津县第一次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国家文化部传来喜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近日揭晓,黄山市共有5人成功入选并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该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达到11人。 此次入选的5位艺人集中在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类项目中,分别是:徽州三雕技艺传承人王金生,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四十,歙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寒,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甘而可,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水森。 ...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庆祝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全省文博系统广泛动员,精心组织,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庆祝活动。据初步统计,全省文博单位组织专门活动50余场,社会参加人数8万余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省暨济南市在泉城广场集中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展示活动,通过宣传展板、发放材料和活动纪念品、文艺表演等形式,展示我省文...
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文化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市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目前,全市被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7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自治区)级12项,市级16项,县级203项。
6月20日,内蒙古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为基金会成立题词:“保护和继承蒙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额尔德尼、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瑞清、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夏日出席成立大会。 内蒙古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的宗旨是:保护与发展蒙古族传统文化,促...
近日,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在刚刚公布的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我市的 《姜太公的传说》、 《小宋佛高跷》、 《马皮舞》等11个项目名列其中,同时,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怀梆》和 《皮影戏》两项也在其列。 据介绍,入选的1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1项,传统音乐2项,传统舞蹈5项,传统医药2项,民俗1项。其中包括流行于获嘉县一带的 《独腿...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物局)局长汪俊宣读名单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栖伟致开幕词 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市人大副主任陈雅棠祝获获奖者 观看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市民 参加重庆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各省市表演者 6月14日,由重庆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物局)、江北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