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周 通长35厘米,宽17.5厘米,高16.5厘米。1974年闻喜县上郭村出土。器形椭圆而长,口缘较直,窄流,深腹圜底,龙形鋬,龙口衔器口。四扁体兽形足。口沿饰重环纹,腹部饰瓦纹。腹内底铸铭3行14字:“荀侯稽作宝匜,其万寿子孙永宝用”。西周时期荀国器,荀国铜器存世极少。荀国在今山西省新绛县一带,被晋国所灭。
西周 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1989年闻喜县上郭村出土。厢式六轮车。车顶部有双扇盖可以开启,盖面嵌有一猴形捉手,周边围绕四只振翅欲飞的小鸟,器壁饰相背的凤鸟纹,并有兽形装饰,器足由两大、四小共六个轮子组成,可挽环牵引,可用手推转动。器壁一侧有一小环,另一侧开一小门,门扉上立一受了刖刑的人,头戴尖帽,左脚残,左手持拐杖,门栓从此人的右臂腋下穿过,控制车门开闭。整个...
西周 高34.6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晋献侯夫人之墓。器体扁圆,顶有长方形口,口沿外侈,上有圆雕的振翅鸟形盖,以熊形链条与器体相接,前有昂首曲颈的龙首形流,后为兽首形鋬(pàn),器下为两个祼体的半蹲人形足,身前倾,背负器身,表现出两人负重时的姿态。盉身上部饰体躯相交的龙纹,两侧由内向外依次饰蜷曲龙纹、鳞纹、斜角云纹。
西周 共两件。一件高25.9厘米,铣间距14.9厘米;另一件高22.3厘米,铣间距12.9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该编钟总计16件,其余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购回入藏。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非同时铸造,测音却和谐,是标准配律。16件钟上共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完整记录了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苏率军参加周厉王亲自指挥的讨伐东夷的战争。晋侯苏因战功,多次受赏,因...
西周 高68.8厘米 ,腹最宽35.2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晋献侯墓中。共两件,形制、纹饰、铭文基本相同。椭方形,带盖。长颈,象鼻形兽头套环双耳,鼓腹,圈足。盖部为高浮雕镂空波曲形装饰,盖面饰体躯交缠的吐舌龙纹;颈部上下依次饰兽目交连纹、波曲纹和鳞纹,腹部饰双体龙纹,龙首为高浮雕,圈足饰兽目交连纹。盖内铸铭4行26字,“唯九月初吉庚午,晋侯 (p...
西周 高23.7厘米,口径16.4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3号墓出土。温食器。出土于晋武侯之夫人墓中。方折唇,腹略鼓,双附耳,三卷尾鸟形扁足,三足连铸有圆形托盘,盘底有三个“十”字形镂孔。颈部饰三组相对的回首卷体龙纹,器腹内壁铸有铭文“晋侯作旅鼎”5字。温鼎是一件可以在托盘中加木炭保温的饪食器。
西周 通高22.4厘米,通长39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3号墓出土。 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的夫人墓中。器作猪形,猪嘴凸出,嘴角獠牙外露,双耳斜耸,形体肥硕,腹部中空,四足粗壮,尾巴上翘,背脊有鬃毛,背部有圆形开口并附盖。盖面装饰目雷纹一周,腹部两侧均有圆形凸起,装饰火纹和变形兽纹。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旅飤”。“飤”同“食”,多用于青铜食器铭文中...
西周 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商 高34.8厘米。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盛酒器,整体如椭圆形。龙首形提梁,饰方格纹。腹部花纹由雷纹、目纹、夔纹和蝉纹等组成倒置的兽面纹,圈足饰有一圈云雷纹。商代晚期。
日前,上海博物馆与美国克拉克艺术馆合作举办的“铸造永恒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青铜器展”在克拉克艺术馆开幕。该展成为第一个入驻克拉克艺术馆新馆的巡展。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麻省旅游局局长贝茨·沃尔、克拉克艺术馆馆长迈克尔·康佛蒂、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为展览开幕剪彩。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麻省州长德沃·帕特里克、克拉克艺术馆董事会主席彼得·魏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格伦·劳里、麻省联邦参议员爱德华...
西周共王 高24.3厘米 口纵9.7厘米 口横13.2厘米 底纵13.5厘米 底横16.4厘米 重3.650千克 器盖和腹部饰有凤鸟纹,颈部和圈足上装饰有龙纹。 铸有铭文7行68字,记录效因受到父亲公东宫转赐的天子赐品而作器 纪念一事。
西周成王 口纵9.3厘米 口横12.2厘米 高25.8厘米 腹纵14.6厘米 腹横17.7厘米 底纵11.3厘米 腹深13.9厘米 重3.25千克 高盖沿,圈形捉手,垂腹,圈足,兽首提梁。 盖、沿下、圈足各饰龙纹、联珠纹、蝉纹。 器盖对铭46字,记召公太保受王命伐殷东国五侯。
西周中期 丁燮柔捐赠 连盖高16.4厘米 腹横(连耳)20厘米 底纵7.5厘米 重1620千克
商代 两个相背的鸮合并为器形,盖为鸟首,首上有双耳,两侧的角作鸟喙, 器腹作鸟身,饰有羽翼,器足为鸟足。 器盖对铭“徙”字。
商晚期 高35.9厘米 口径10.6厘米 底径14.7厘米 腹径17.8厘米 腹深27.5厘米 重4.26千克 罗伯昭捐赠 晚商时期着名的器物。 直颈,鼓腹微微下垂,仅在盖、颈和圈足上用单或双线勾勒出龙纹。 器盖和器内铸有内容相同铭文22字,表明小子省受赏作器纪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