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市延庆县文物管理所近日在整理尘封的旧档案时,发现一张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由国子监颁发的监照。监照是明清两朝的最高学历证书,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文凭。这张监照距今已有138年历史,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监照保存完整,高55.5厘米,宽46.4厘米,在对折骑缝处盖有骑缝章并行编号。由于当时没有相片,所以监照上详细写明了持有人袁瑞的体貌特征,除此之外,上面还写有袁瑞祖上三代曾祖、祖、父的名字,下...
据《中国海洋报》1月10日报道,世人关注、现身至今已有19个年头的“南海一号”沉船终于从今年元旦起正式实施整体打捞作业,并预计于明年出水。近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联合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张柏,首次向媒体披露了“南海一号”打捞方案的细节。 “南海一号”为1987年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的宋代沉船,距阳江海陵岛约20海里...
铜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块瑰宝。今天,铜镜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和收藏价值,也开始成为人们投资和获利的工具。 铜镜的魅力和价值 古铜镜具有的独特神韵和魅力,主要表现在铜镜背面的装饰纹饰。这些纹饰图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从历史人物、典故到神话传说,从几何图形到动、植物以及神化、异化了的珍禽异兽,从自然景观到世间的诸事万物,均囊括其中,包罗万象。 据专家介绍,古铜镜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制作年代。战国、...
“南海I号”上出水的精美瓷器。 一艘沉没于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最近成为新闻界争相报道的热点。有报道称,这艘目前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沉船“装载文物数万件,而且多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可能超千亿美元”。记者采访了一些文物专家,他们在肯定“南海一号”具有相当重要考古价值的同...
今天上午,南海一号古船打捞沉井将正式从广州打捞局小洲码头启航开赴阳江打捞现场,这标志着南海一号古船打捞正式开始。南海一号打捞总指挥吴建成工程师介绍,沉井将由“穗救拖3”拖船拖带,途中历时两天,预计本月8日到达阳江现场。预计,古船将于今年7月出水。专家表示,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无论在世界考古界还是在打捞界都属首创。 据了解,南海一号是1987年在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某潜水打捞...
从河南省济源市文物部门获悉,这个市日前发掘出一座宋代壁画墓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据悉,本次发现是济源市市政公司在维修济渎西路时偶然发掘出来的,当地文物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最后确认该墓是宋代早期古墓。古墓为四角攒尖式砖室结构,墓室长2.8米、宽2.8米、高3.5米。出土有34枚铜钱、4个铁环、18个馆灯。 室墙壁上有彩色壁画,高1.55米,正面是夫妻对座,桌上放着食物,准备...
7.6万件“海捞瓷”日前在荷兰拍出300万欧元,比原先估计的200万欧元高出50%。虽然“海捞瓷”不能与明清官窑相媲美,但文化和历史价值不可低估,市场前景被收藏者看好。 为期三天的中国清代商船“海捞瓷”拍卖日前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共吸引了大约200多位来自欧美和亚洲的收藏者,最终7.6万件瓷器拍出300万欧元,比原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