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86年12月,镇江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古城镇江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作为镇江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典藏地的镇江博物馆,也曾为申报工作尽了一份力。1985年5月27日至8月28日,镇江博物馆联合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举办了《镇江文物精华》展览,集中展示了镇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硕的文物保护成果,声震京华,受到首都各界人...
河北省井陉县彪村,有一座千年古塔。64岁的梁计文,住在该村,他23年义务守护兴隆寺和千佛塔,无怨无悔。他雪天扫雪,雨天查漏,不挣一分钱,反倒付出不少钱。他常说一句话,“千佛塔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要尽心尽力的保护好!我即然管上了,就得管好!” 井陉彪村,是一座千年古村 井陉吴家窑乡彪村,510户,村民1960人,是个充满故事的千年古村落。传说隋末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此屯兵,窦建德深爱一姓卜...
以泉州为牵头城市的海丝联合申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我市14个海丝申遗的遗产点之一,泉港土坑港市遗址于日前设立申遗整治修缮项目指挥部,全面推进申遗各项工作。 □本报记者 许雅玲 聚落型遗存代表 填补港市遗址缺环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土坑村是泉州市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港市遗址之一,是千年“海丝”聚落型遗存的典型代表,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港市遗址的缺环。其传承千...
国庆黄金周将至,在乐平市涌山镇鸡公山半山腰的古人类洞穴遗址前,年逾古稀的徐裕西正谋划兴建观光缆车事宜。 这名曾荣获中华文化人物、被称为涌山史前文化的“守护神”的老者,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历史文化学者,可他的脑海中始终装满保护古人类遗址的梦想。 倾其所有保护洞穴遗址 赣鄱古人类遗址博物馆位于鸡公山脚下,这是徐裕西两年前卖掉他经营的加油站,花200多万元建设的。 ...
距今4千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青铜器,世界被动摇了。中国人用这种金属打造出农具和武器。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农业产量的迅速增加,也有战争欲望的扩大。恢宏的青铜时代序幕缓缓拉开。 数千年后的今天,当青铜早已远离生活,仍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青铜文明,他们就是青铜修复师。王有亮是当今青铜修复行当里的一位老资历,他在故宫博物院里修青铜已有三十多载。 他工作的小院儿在冷宫里,隶属于故宫博物...
8月2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薪火相传——寻找传统村落守护者”活动在北京启动。 该项目设评审专家组和评审委员会。活动通过社会推荐和特邀推荐两种方式进行:社会推荐为按申报条件,由被推荐人所在单位或上级机构推荐,也可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推荐;特邀推荐则是由活动评审委员会选定的知名专家和关注传统村落宣传报道的重点媒体推荐。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向...
李平日 8月26日,虽已立秋,广州盛夏的阳光并没有收敛的迹象。 在即将建成的古海岸遗址公园转了一圈,像说自己孩子一样仔细给记者介绍完每一处,85岁高龄的教授李平日拄着拐杖,已经满头大汗。 可能谁也无法完全体会这巴掌大块地的科学公园对李平日来说意味着什么,除了他自己。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的变化,一定算得上这两年时间里广州市变化最大的地方。 开园前的焦虑 这个世界级地...
明十三陵定陵发掘已经60周年,这也是我国唯一一座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寝。目前,明十三陵除定陵、长陵、昭陵已经对外开放,仍有10座未开放陵寝。十三陵特区办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为保护未开放陵寝,目前每个陵都已经实现人防加技防的智慧化保护措施,除了护陵员24小时职守外,所有陵寝都已实现360度无死角视频监控和红外感应的防盗掘系统,“只要铁镐一动土,系统就能发出报警。” 昨天,纪念定陵发掘...
梅城镇是杭州建德东部的一座千年古镇,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古镇建筑绝大多数是木结构,存在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等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 为保护千年古镇的消防安全,自2004年起,梅城镇专门成立了一支专职消防队,现有专职消防队员15人。队长吴辉告诉钱报记者,15名队员中,近半数是在消防部队服役退伍的老兵,消防救援经验丰富,再加上经常有现役消防人员前来指导,大大...
非遗如燎原之势,星罗棋布于浙江大地。在我省,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文化遗产,如对待生命那样对待文化遗产。“人工制造的美玉”龙泉青瓷,其精湛的传统烧制技艺彰显了浙江文化的代表性,是浙江人民对人类作出的不朽贡献。 “Celadon!”当16世纪末的巴黎遇上漂洋而来的龙泉青瓷,世界浪漫之都为之发出惊叹,赋予它“雪拉同”的美丽名字。 2010年,当龙泉青瓷再度来到巴黎,法国陶艺家们写下赞美...
“我们是红军的传人,我们是英勇无畏的会址消防……”豪迈地唱完队歌后,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消防支队红花岗区大队会址中队的消防战士走入遵义会议纪念馆,开始了一天中第一次巡逻。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近日,遵义会议纪念馆再次迎来了一股红色旅游热。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巡逻中的消防战士显得格外醒目:高温酷暑天却穿上橙色全套抢险救援服,有的手提灭火器,有的身背雾水枪。 “身着抢险救援服意味着随时准备...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6月28日,在会宁县文化馆多功能厅牛山皮影班表演了传统经典皮影戏《香山寺还愿》,由会宁县文体影视局主办、会宁县文化馆承办的会宁皮影戏调演活动拉开了的序幕。 6月29日,牛家三代皮影班上演了传统经典皮影戏《无仪图》,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主演牛部元说:“牛家三代皮影班已经传承了三代人,有100多年的历史,皮影班每年要演出100多场次。” 会宁皮影戏调演...
历史不只是学者和作家需要找寻的永恒,也是普通公众不能遗弃的文化与事件的永恒。 “敬畏自然,守护遗产,大家眼中的西溪南——重走刘敦桢古建之路徽州行暨第三届‘建筑师与文学艺术家交流会’”活动,是一次真情与史实交融、建筑与文学互渗的记忆与启蒙之旅。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建筑学大师、文博专家及著名作家百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这不是一般的徽州建筑文化之旅,而是几代人的“接力之行”;这不是...
7月15日下午,在广西崇左市行政中心广场,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当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广场瞬间沸腾,雄狮舞动、锣鼓喧天,壮乡儿女以各种形式庆祝这一喜事。 左江花山岩画是亚洲东南部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岩画群。2000多年前,聚居于此的骆越人以不可思议的技术和方式在陡峭的崖壁上绘制了大量场面宏大、动感强烈、神秘而震撼人心的岩画。为了保护这片文化奇迹...
北京市文物局领导冒雨到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检查指导 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间,北京市出现大暴雨,部分地区达特大暴雨。本次降雨持续时间长、总量大、范围广,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多年来罕见,降雨总量超过"7·21"特大暴雨。 暴雨橙色预警、洪水蓝色预警、凉水河、清河洪水黄色预警、房山区,门头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不断升级的预警信号说明了此次降雨的强度。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