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赵冷月(1915.3——2002.11.20),名亮,堂号缺圆斋,晚号晦翁,嘉兴人,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他从艺数十年,每日临池,读碑看帖,从晋、唐、宋人帖学到汉魏六朝碑学无不精研,晚年大胆开拓创新,将书法艺术推进到新的境界。 今年是赵冷月先生诞辰百年,为纪念这位书法大家,嘉兴博物馆拟举办“赵冷月书法作品展”,其家属也主动提出要在赵老百年诞辰之际捐...
昨天,记者从嘉兴博物馆获悉,由该馆与常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小贝壳大世界——中外珍奇海贝展”正在馆内二楼禾韵展厅展出。这也是嘉兴博物馆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而推出的一个大型科普展览。 小如指甲盖的黄金宝螺、“贝中之王”砗磲、具神秘气质的地图宝螺、形如唐朝僧人帽子的唐冠螺……海贝是海洋世界中最有吸引力的动物之一,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泽艳丽,且分布广泛,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共...
7月1日,由嘉兴博物馆和常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小贝壳大世界——中外珍奇海贝展”在嘉兴博物馆二楼禾韵展厅开展,这是嘉兴博物馆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而推出的一个大型科普展览。 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外珍奇贝类标本250种416件,其中有世界上四大名螺的鹦鹉螺、大法螺、唐冠螺、万宝螺;著名稀有贝类黄金宝螺、红翁戎螺、左旋香螺、西印度圣螺;更有一大批外形别致、名称有趣的海贝,如长鼻螺、蛇管螺、丁蛎、锯齿牡蛎等。...
6月10日,“嘉兴古桥保护成果图片展”在嘉兴博物馆优雅亮相。嘉兴现存古桥共1042座,其中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4座,文物保护点117座,本次展览共遴选出33座古桥,展示嘉兴古桥保护现状,体现嘉兴古桥新风貌。该展将持续至6月底,是嘉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 千百年来,水乡嘉兴的许多古镇、村庄因桥得名,与桥相生相伴。镌刻着吴越文化烙印的国界桥、呈八字形联体而建的三步两爿桥、七孔梁式桥鱼池汇桥、...
6月3日下午,嘉兴博物馆“陶瓷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余新镇中心小学。30名同学在嘉兴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上了一堂生动的陶艺制作课。余新镇中心小学曾设有彩绘泥猫课,因此在陶艺课上,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讲解了陶艺制作的流程后,又特意介绍了它和彩绘泥猫制作的区别。 在陶艺课程送入学校的同时,嘉兴博物馆“禾兴之源——走进嘉兴的史前文明”流动展览也送入了学校。流动展览吸引了不少同学观看。
6月2日,嘉兴博物馆举办了“乐龄开怀——民俗文化摄影展”,共展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嘉兴“乐龄”采访分队作品30幅、嘉兴老年大学摄影研究会作品50幅。该展将持续至7月2日。 乐龄摄友,老有所乐,用手中的相机捕捉美好瞬间,描述生动有趣的民俗故事,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向大家叙述内心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尊重民俗原貌,真实再现民俗风采,创造属于自己的“乐龄”世界,以足够的深度和感人的力度,用永恒的生命力向观...
5月24日,嘉兴博物馆开展了大秦帝国文物特展衍生活动之“秦兵迎宾”活动,由10名同济大学浙江分院大学生志愿者身穿秦汉古兵服,为公众众打造一场不同寻常的“寻秦记”。 “秦兵”分别伫立于嘉博大厅主入口、二楼至三楼的楼道、三楼禾缘展厅入口等处,并不定时地在三楼禾缘展厅内来回巡逻,为大秦帝国文物特展营造一种秦朝“天下一统”喧嚣气势,或昂首挺胸,或雄姿英发,不仅烘托了此次特展,而且给观众在参观大秦帝...
日前,嘉兴博物馆“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荣获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嘉兴博物馆“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展览面积共860平方米,以马家浜、崧泽、良渚三大文化为主线,通过生活场景、房屋遗迹和墓葬复原等方式,采用投影、动漫视频等高等技术手段,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成果,合理安排布局,有机组合文物、图片、造型艺术和信息装置,做到“藏品展示立体化,版面...
今年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在嘉兴博物馆三楼禾缘展厅举办“天下一统——大秦帝国文物特展”,特殊的日子,特别的展览,嘉博为公众倾力打造一场不同寻常的“寻秦记”。 此次展览主要由“不循礼制”、“开拓进取”、“尚武好兵”、“霸业初成”四个部分组成,展品分别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凤翔县博物馆、陇县博物馆等5家单位的馆藏精品文物,涵盖了青铜器、陶器...
5月5日上午,由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天行带队的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立法调研组一行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到嘉兴博物馆进行调研。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志伟,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主任委员周明及市文化局、博物馆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视察了嘉兴博物馆体验区,实地考查了模拟考古区、泥塑区、拉坯区、彩绘区以及泥塑工作间,听取了嘉兴博物馆在宣传教育,公共服务,志愿...
昨天,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嘉兴博物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承办的“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在市博物馆二楼禾韵厅开幕。此次展览也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专业委员会系列展之一。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风云激荡、思想活跃的时代。近代都市的形成,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带来了中国妇女服饰的演变。上海率先创造旗袍文化并成为其中重要代表。随后,旗袍与各地风俗结合形成新的...
4月11日,“追影取像——嘉兴博物馆馆藏古代人物画精品展”正式在博物馆三楼禾缘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嘉兴博物馆馆藏明代至民国人物画近百幅,分别从“取像•传神”、“取像•风骨”、“取像•世象”、“取像•入悟”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展示。 中国源远流长的绘画历史中,人物画是最早独立成科也是最能直观反映各个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生活习俗、人文思想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绘画门类,在中国画科中...
3月初,国务院公布《博物馆条例》,并确定该条例从3月20日起正式施行。新版《博物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博物馆行业迎来了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新版《博物馆条例》都有哪些新规定、新亮点?嘉兴博物馆事业发展是否迎来一个好时机?昨天,记者邀请业内人士结合嘉兴实际进行了解读。 民办博物馆申办适当“松绑”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博物馆,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专业人员技术职称...
“怎么又预约完了?”在过去一年里,这成为嘉兴博物馆工作人员经常听到的话语。今年初以来,自嘉兴博物馆在“文化有约”网站推出“最炫民俗风”主题活动以来,预约名额常被迅速抢注一空。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相继与几十所学校签署馆校共建协议,先后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美术教育基地等,开辟了未成年人文史知识新天地,为未成年人了解家乡历史、触摸乡土文化提...
8月15日由嘉兴博物馆与邯郸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器展》在嘉兴博物馆开幕,展期持续到9月14日。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窑,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境内的漳河和滏阳河流域,因古代地属磁州而得名。这里在北朝晚期初创青瓷窑场;隋唐时期为普通民窑;宋金元时期达至鼎盛,以观台窑为代表,品种和装饰技法空前繁多,白地黑花成为其典型装饰技法,为元青花、明清五彩装饰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