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6日,记者步入西双版纳傣族园时,发现以展示傣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内,已经挂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的牌子,在西双版纳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0个非遗项目中,有关傣民族文化的贝叶经、赞哈、象脚鼓、泼水节、傣锦纺织、召树屯与喃木诺那的故事和熳轮制陶等7个项目,全部集中在这里向游人亮相展示,傣族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傣族历史文化博物馆。 通过大规模培训比赛保护遗产 在景区位于曼春满村寨的...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已经引起了较大反响,各级政府也比较重视。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真正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还要有一个过程。”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周和平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在他看来,重要的就是立法...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大量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被列为国家或地方的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自然是功莫大焉。然而,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进入了国家名录的文化遗产,就大大增加了经济的含量与附加值,对其利用、开发和盈利当属必然。这就形成了眼下争相对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的热潮。 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历史名城名镇和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运作。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5]18号)附件 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和评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
沧州市文化局纪检组长 张 艺 我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名列全省前茅。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积淀丰厚,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大有可为的理由。 大家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技术性要求很强,资源的多少只是前提条件。近两年来,我市的主要工作为:一、健全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咨询机构,成立了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沧州市非物质文化...
2009年6月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印的《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第一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12日举行的第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上首发。该书系统记载了石家庄市第一二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49个(含省级、国家级)和68位代表性传承人的概况,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设计精美,装桢考究,集权威性、资料性、欣赏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收藏性价值,受到各级领导和业内人士的好评。
百年前,常州的梳篦沿着京杭运河,走进上海、扬州寻常百姓家,走进清廷权贵的梳妆台,走向东南亚、西欧等国。百年老字号“老卜恒顺”的梳篦,被选送参加1915年巴拿马和1926年费城世博会,分别夺得世博会银奖和金奖。 梳篦俗称木梳、篦箕,古常州梳子多以象牙、黄杨木、枣木等制作,再饰以雕刻等装饰。篦箕,是一种用竹丝编成的梳子,齿密而富有弹性,用于去除发垢等。常州篦箕经73道工序制作...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康沮水呜音,被专家誉为湖北原生态音乐之魂。图为8日,演奏呜音的乐班参加省城演出载誉归来,又聚在一起研讨技艺。
胶东在线网7月15日讯(通讯员 姜立波 于明)铿锵欢快、热情豪放的大秧歌,古老正宗的螳螂拳,沿海渔民特有的“祭海”民俗,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这些流传在海阳的精彩民间艺术,在文化部门的挖掘整理下,得到完好的保护和传承。 海阳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源于汉代创于明代的海阳大秧歌,凝聚着海阳人民的智慧,经过几百年来的世代创造、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展现我市传统文化风貌的文化精品。...
——写在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 近年来,中国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蓬勃开展,2006、2008年政府相继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一千余项,内容涉及传统艺术、传统节日、传统工艺、民间文学、民间医药、民间体育杂技娱乐、民间信仰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当代中国社会形成了共识 ,虽然不同层级、不同职位的人对它的具体理解与把握有一定的差异,非遗保护工作...
阿鲁科尔沁旗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购置电脑,安排车辆,深入到基层,做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工作。经过严格筛选整理,向上申报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有6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冰上阿日嘎》、《蒙古康乐牌》、《祝赞词》和《蒙古族服饰图案》。2008年,有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阿...
安徽广播网7月15日消息 (记者:许晖)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传承徽剧这一古老艺术,安徽省徽京剧院今年年初开始筹备反映徽商“反腐倡廉”、诚信仁义的新创大型徽剧《徽商鲍志道》,目前已经进入排练阶段,将于今秋与观众见面。 徽剧《徽商鲍志道》取材于清代著名徽商鲍志道的故事,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首次用古老的徽剧艺术讲述徽商的故事,弘扬徽商崇尚诚信、锐意进取、勤勉节俭的精神。 ...
新华网辽宁频道7月14日消息(记者魏运亨)来自辽宁各地的13支皮影戏表演团体14日同台献艺,展示这种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表演者中有很多人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的质朴表演赢得观众的尊重和好评。 据记者了解,组织皮影戏会演是辽宁省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的重要内容。全省13支皮影戏表演团体精心准备了17个皮影戏节目,其中既有《鹊桥会》《苏武牧羊》《火焰山》等传统剧目,也有《东郭先生和狼》《神州...
沅陵,背倚武陵、雪峰,境内溪河纵横,人称“山国水都”,历为郡、州、道、府治所,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在长期的江河运输和农耕劳作中,创作的山歌号子等劳动歌谣,在湖湘特色文化中独树一帜! 沅陵山歌腔调繁多,异彩纷呈。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朴实、想象奇特、比喻巧妙,生动鲜活。受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语音等因素影响,风格上形成三大色彩区。即:以境内沅水上游两岸...
6月底以来,我国南方的广西、江西、湖北等十几个省区因为连日的降水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遭受水患的地区,历史文化遗迹是否受到了影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南京:喷水如注的明城墙 7月6日晚至7日,江苏南京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南京明城墙一部分地段在倾城暴雨的浇灌下出现不规则分布的“喷水”景观,路过的行人看见许多水柱从竖立的墙体上喷出。据南京市城墙管理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