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北邯郸市文物保护所4日透露,经考古工作者连续5年努力,迄今保存最好的战国都城赵王城遗址城垣考古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城垣建筑考古基本结束,由排水设施、防御沟渠及城壕等组成的城垣轮廓基本清晰。 考古发现赵王城城垣主要包括墙体部分、城内防雨排水设施和城外防御壕沟等系统。其中,城垣墙体表面处理痕迹、防雨排水附属设施与内外城壕等几项内容的重要发现,为战国城市考古首次发现。 考古证明,战国时期中国城市已...
本报讯 昨天,东阳民间收藏家徐松涛在整理家中的收藏品时,发现了七八张清明祭文。这些祭文有清朝光绪年间的,也有民国时期的,都写在白色或黄色的宣纸上。虽然大多距今已有一个世纪,纸张有些泛黄,但品相保存地很完整,字迹和内容都清晰可见。 “你看,上面有祭祖的时间、内容和祭祖人员名单。”拿出一张张祭文,徐松涛如数家珍,“还有一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挽章,距今100多年了。” 它们是五六年前,徐松...
在当代艺术越发兴起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目前正在广州时代美术馆举行的“出格:中国录像艺术的开端”回顾展唤起了人们的回忆。该展览由张培力、汪建伟、周铁海、陈劭雄、徐坦等14位当代艺术家带来了20件录像作品和相关图片、文献资料,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发轫时期的实验和探索。昨日,策展人皮力告诉本报记者,此次展览展出的录像作品意义非凡,却长期被边缘化。在近30年...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唐山市某工地发现一件石质齿轮状碾子。接报后,唐山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会同唐山电视台记者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 石齿轮出土于唐山市启新水泥厂南约一百米处,置于新建立交桥南侧,东距长江医院约三百米。该石碾实际是一件较大型石质齿轮,齿轮整体为粗砂岩凿制而成,两侧中心镶嵌方形铁质轴箍,轴箍中心为半球形滚动凹槽。整体高约70厘米,一端直径60厘米,另一端直径70厘米,一周有12齿,单...
中新网4月4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4日报道,考古学家相信,在约旦发现的古籍中有一幅肖像,可能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耶稣基督像,可能是耶稣基督被钉上十字架不久后、出自信徒之手,甚至可能是耶稣在世时,出于认识他的人之手。 由于洪水冲刷,在2005至07年间让约旦一处洞穴的两间密室曝光,密室中藏有约70册古籍、金属板和滚动条,这些古籍由15页左右的铅制书页组成、以铅环串起,尺寸比信用卡略小。 其中一本...
河北邯郸市文物保护所4日透露,经考古工作者连续5年努力,迄今保存最好的战国都城赵王城遗址城垣考古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城垣建筑考古基本结束,由排水设施、防御沟渠及城壕等组成的城垣轮廓基本清晰。考古发现赵王城城垣主要包括墙体部分、城内防雨排水设施和城外防御壕沟等系统。其中,城垣墙体表面处理痕迹、防雨排水附属设施与内外城壕等几项内容的重要发现,为战国城市考古首次发现。考古证明,战国时期中国城市已修建较为...
约旦五年前在一处偏远地区的洞穴内发现了70本信用卡大小的铁书,上面有符号、图形和文字等,可能是基督教早期的文献。 对于这些发现是否真实,学者存有争议。如果能证实,那他们的重要性可同1947年发现的“死海古卷”(The Dead Sea Scrolls)相媲美。书页的内容似乎提到了救世主弥赛亚等内容,甚至是耶稣的受难和复活。 很多书页都是封存的,使学者不禁怀疑它们是《圣经启示录》中提到的失落的古...
考古人员一年多的发掘与研究表明,陕西省蓝田县世代相传的“荆轲墓”实际上是近年来少见的高等级汉代大墓,而宦者俑与皇室官印的伴出则说明墓主人身份应与皇家有关,其地位当不在王公以下。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由陕西省交通集团建设公司投资兴建的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2009年9月开始对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考古钻探,发现3处史前遗址,4处古代墓葬群,共计70余座古墓葬,蓝田县华胥镇支家沟...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办公室日前公布了“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名单,包括“汕头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在内的全国56个候选项目入围,甘肃秦安王家洼战国西戎贵族墓地位列其中。 据了解,经过遴选,全国共有56个候选发掘项目进入初评,其中包括陕西蓝田新街新石器时代遗址、广东汕头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等。我省此次入选初评名单的“甘肃秦...
备受关注的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近日揭晓,海宁小兜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名列其中。 据悉,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我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考古评选活动。此次评选中,全国有56个项目入围,浙江占据了3个,海宁小兜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是我市唯一的一个。 海宁小兜里遗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考古项目?它的考古发掘究竟有着怎样...
南京市文物局31日对外公布,经过初步考证,此前在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附近发掘出的一座陵墓的墓主人为南唐宗室的一位贵妇,很可能是埋葬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周后的懿陵。 南唐二陵即公元943年安葬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和皇后宋氏的钦陵,以及公元961年安葬中主李璟和皇后钟氏的顺陵,位于南京南郊祖堂山南麓。去年是南唐二陵考古发掘60周年,南京文物部门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其中就包括了重新考察勘探南唐二陵地...
井研发现三处775年的南宋古墓,墓室石刻精美。 刘平 摄 中新网乐山3月31日电(刘忠俊 刘平)“墓室石壁上图案雕刻精美,既有手持利斧的门神,还有荷花、葡萄等图案……”31日,考古专家对乐山市井研县马踏镇乐自高速公路某施工现场发现的三处墓穴作出认定,系距今有775年的南宋古墓。 “挖机一铲下去,就‘蹦’出了古墓...
新华网西安3月31日专电(记者 梁娟)陕西省考古人员日前在宝鸡市一处金元时期的古墓中发现大量反映西府民俗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雕刻了许多家庭生活的场景,其中一块画像砖上清晰地显示出当时的人已开始用笼屉制作馒头之类的面食。 据了解,这是宝鸡市目前为止发现最早反映金元时期西府民俗的文物,目前已有60多块画像砖被运至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这些画像砖均为陶土质地,多数是长52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雕刻的...
新华网合肥3月31日专电(记者 詹婷婷)记者从安徽省滁州市文管所获悉,安徽滁州日前发现两座古墓,截止到30日,已完成清理发掘。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分析,该墓葬建造于宋代,距今已超过1000年。 3月27日,滁州市重点建设工程局西涧路项目工地一挖掘机在平整路基时,挖出大量古代墙砖,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和文管单位。滁州市文管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从墓砖形制上初步判断为宋代墓葬,随后立即上报安徽省文物局。 ...
地处湘粤交界处的湖南省郴州市近日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其境内发现三处保存完好、始修于明代的城堡。 城堡遗址大体分布在从广东连州大路边镇到宜章县的湘粤古道旁边。当地群众分别叫这三处城堡为栗源堡、笆篱堡、黄沙堡。据宜章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肖建斌介绍,三处城堡都是明朝年间所建,其中保存最好、现存城墙最长、门楼最多的是黄沙堡。 黄沙堡位于黄沙镇堡城村,始建于明永乐六年,城墙高4.25米,厚4.5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