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于辽宁来说,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调查行动。 在“三普”实地调查阶段的两年多时间里,普查队员足迹踏遍了全省1500个乡镇(街道),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000多处。在普查中,第一次引入使用了GPS卫星定位仪,另外,还首次为每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立了电子档案。 前言 考古:寻找历史根脉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记者曾经到抚顺市R...
资料图:2008年5月16日,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南海惊梦--“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展》在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端门大殿内正式开展,36件从该船打捞出水的宋代珍贵瓷器首度与公众见面。 中新社发 潘旭临 摄 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第二次室内试发掘,至今已顺利进行了半个月。 中外媒体对“南海一号”二次发掘情况的报道,引起...
经考古工作者连续5年努力,中国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都城赵王城遗址城垣考古取得重大突破。考古工作者发现,2000年前的中国城市已修建了较为完整的防雨排水设施。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了解到,文物工作者考古发掘证明,战国时期中国城市已修建了较为完整的防雨排水设施,主要有3部分组成:一是城垣内侧台阶面上用板瓦、筒瓦相配,铺设成斜坡状瓦面顶;二是用陶制排水槽修建的坡道状水...
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建筑工人在邢台市桥西区一个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古代墓葬。文物管理部门立即组成考古队前往调查勘探,抢救性发掘战国、汉、唐时期古墓葬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其中一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鸟柱盘,全国罕见。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考古队队长李军介绍,抢救发掘的5座墓葬中,战国墓葬3座,汉代、唐代墓葬各一座。3座战国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大,长约3.5米、宽约2.5米,随葬品...
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建筑工人在邢台市桥西区一个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古代墓葬。文物管理部门立即组成考古队前往调查勘探,抢救性发掘战国、汉、唐时期古墓葬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其中一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鸟柱盘,全国罕见。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考古队队长李军介绍,抢救发掘的5座墓葬中,战国墓葬3座,汉代、唐代墓葬各一座。3座战国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大,长约3.5米、宽约2.5米,随葬...
昨日,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的M1号墓,进入开启耳室的关键阶段,耳室里面有一件漆器和11组竹笥。专家称,这是陕西关中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竹笥(竹制盛器)。 ■惊喜一 关中最完整汉代竹笥“露面” 上午9时多,考古人员将耳室封门砖一块块取下。记者在现场看到,2000多年前的封门砖色泽如新,令人叹为观止。汉砖通常用黄土烧制而成可保存千年,采用干砌方式,不需泥浆。耳室大约深2.4米...
新华网西安4月9日专电(记者 冯国、刘彤)记者9日下午从西安一处考古现场了解到,2000多年前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中一座贵夫人墓的发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考古专家在贵夫人墓唯一的耳室内发现了12件珍贵竹木器,其中包括1件精美的漆木箱和11件罕见的竹笥,初步判断其内珍藏的“吃喝享用”物品很可能是“山珍海味”。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西安凤栖原汉墓考古队...
二等奖艺术家合影相关链接:第二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前言在成功举办2009年第一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的基础上,为继续推进中国油画新人培养和发掘机制,发现和鼓励油画新人的学术创作,第二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r...
杨飞云2009年中国油画院成功举办的首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受到各方面的好评。这次展览在征集稿件及参展人数上规模更大,品质更高。去岁至今,油画院主办了好几个展览,包括数百人的大型展览。在组织、策划每一个展览的时候,我是有些预期的。然而就新人展而言,确实是我所不能熟知和了然把握的。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生机勃勃的作者、作品来自于更广泛的、不可预知的艺术创作群体。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与我素...
由于这座墓葬保存较为完好,所以陕西省文物部门和考古研究部门同时做出了文物保护预案。对墓室内的空气进行采样和检测,之后对墓室内的文物保存状况进行勘探。在现场,记者只能看到一个宽约一米,深约一丈的深坑中,几个考古研究人员围着精密仪器在探测。据了解,勘探过程中利用的是高科技装备“内窥镜”,只需在墓室侧壁打开一厘米见方的小口将其伸进去就可以查看到耳室内的状况,而且在勘探过程中有了很...
木乃伊狗 英国加地夫大学的科学家和埃及考古学家在埃及沙漠发现地下墓穴,并在墓穴迷宫般的地道内发现数百万条用于祭祀的“木乃伊狗”。据估计,地下墓穴中的木乃伊狗数量多达800万条,很多狗出生后几小时便被制成木乃伊,用来祭祀神灵。其他狗则充当豺头人身神阿努比斯的活化身,它们被送到附近的寺庙喂养,死后被制成木乃伊并被安放在地道内。 地下墓穴坐落于埃及塞加拉沙漠,建于25...
[提要] 济南县西巷武岳庙地下考古又有新发现。”现场的考古人员说,根据现场出土房基的叠加情况看,整个武岳庙院落内的建筑是逐步建设扩大的,有的是明代,有的是清代,有的是民国时期。两条明代早期甬道的出土,对于研究武岳庙整个建筑群的历史演变具有很大意义。 济南县西巷武岳庙地下考古又有新发现。7日,考古人员在原关帝庙大殿遗址之下,出土两条石子铺成的甬道。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两条甬道应为明代...
2011年3月30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4社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程工地,施工人员发现了一座清朝中晚期的古墓和一个玉镯。 当天,攀枝花市文物管理所、盐边县文物管理所组织有关专家赶到工地现场,对古墓进行了发掘。古墓位于一条村道旁,东西朝向,深约2米左右。墓坑里,棺木已经腐朽,尸骨也已灰化。经过现场专家的仔细勘察,在现场发现了一个玉镯外,没有发现其他任何有价值的殉葬品。市文物管理所专...
铜陵师姑墩夏商-春秋时期铸铜遗址考古发掘,日前入围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据介绍,这是铜陵考古历史上首次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也是2010年度我省唯一一个考古发掘项目进入全国56个候选项目大名单。 2009年6月,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铜陵市、县文管部门在钟鸣镇长龙村鲇鱼山下发现一处古代冶铜、铸铜遗址。2010年3月,因宁安铁路和合福铁路建设穿过鲇鱼山,由省文物考古研...
近日,丰润区大齐坨庄村一村民建房挖地基时推出大量料石及石碑、碑座、建筑构件等,唐山市文物管理处接报后立即派文物专业人员赴现场开展调查。经勘查,此地原为一座较大型寺庙遗址,原名“建福寺”。从出土碑刻可知,寺庙明代即已存在,并于明嘉靖、天启,清乾隆、道光、同治等时期均有修缮。从散落的赑屃座、抱鼓石、钟楼石脊、石阶、料石、清代墙砖等建筑构件看,该寺庙当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据当地百姓介绍,建福寺原有三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