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很多的事情都是很凑巧的,有一位村民叫做曲大河,是叩官镇的村民,在近日的时候,原本平凡的日子去被打破了,曲大河家里面的祖坟所在的地方靠近开发区的位置,所以经过了政府部门的规划,曲大河家的祖坟要动迁。于是曲大河就在施工队的帮助下动迁祖坟,在曲大河的祖坟中,埋葬的是曲大河母亲的爷爷,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在动迁的时候,很多的施工人员都在现场,根据曲大河本人表示,在动工的时候,因为是机...
明安图讯近年来,正镶白旗多措并举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该旗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加强对展馆和文物的安全管理,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丰富陈列布展内容,增加了北朝将军家族墓葬展厅。博物馆年内累计接待各级参观人员2万余人次。基本完成了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记录、拍照、上报等工作。2015年4月份对境内19处旗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42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巡查,同时与各遗址的马背文物保护队...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十三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上新台阶,根据《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开展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按照《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指导意见》和《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信息采集标准》,平阳县开展并完成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及申报文本的编制工作,于近日将纸质文本、电子文本统一上报浙江省文物局,待审核。 本次申报工作开展后,平阳...
始建于明朝末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拱宸桥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的遗产点之一,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近期,杭州市政监管中心在拱宸桥防撞墩施工时中发现桥染主拱圈东北侧一条石被货船刮擦开裂。经勘测和查询,此块条石为2006年修复时安装。 市政监管中心向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通报发现的情况后,运河综保中心会同市政监管中心于2016年1月5日下午在中心会议室组织召开拱宸...
预计今年结束船内考古发掘工作羊城晚报讯记者黄宙辉、郑迅,实习生吴大海,通讯员张晓斌摄影报道:著名的南宋沉船“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9日,记者从该项目方获悉,经过两年的保护发掘工作,截至2016年1月5日,“南海I号”沉船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不乏珍品。专家预计,船内考古发掘工作将于2016年基本结束。 “南海Ⅰ号”发现于1987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尺寸最大的宋代沉船。其...
唐代省部级高官“家藏”了多少宝贝?武则天的秋官尚书(相当于司法部长)李晦的墓葬文物新年来临之际首次公开展览,或许在让人震惊于唐三彩的惊艳之外能够给出部分答案。 李晦墓位于西安高陵区泾渭街办马家湾村南,距汉景帝刘启陵园——汉阳陵约3公里,地面原有陵园、封土、墓前石刻等。上世纪90年代,受渭河崩岸和盗贼持续破坏,考古人员遂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参与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说,该墓葬...
2015年 12月 31日,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副局长向德春带领安全执法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兵分两路对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节前开展跨年度“文物安全专项督查行动” ,重点检查了杨椒山祠、报国寺、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崇礼住宅以及首都博物馆、白塔寺、五塔寺、万寿寺、大觉寺、先农坛、智化寺、孔庙国子监、大钟寺等文物单位。 从这次督查情况看,各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状况参差不一,有的文物单位安全隐患依然比...
“山西处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困难时期。”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日前曾对山西现状如是评价道。在“一煤独大”的“畸形”经济生态下,当地官方正在从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七大非煤产业中寻求突围。9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从考古资源方面,帮煤省山西开了“药方”。 宋新潮9日在山西博物院讲授题为《从考古文物看山西的文化资源优势》的讲座,他从文化演进、文明起源、丝绸之路和绘画艺术四个方面,梳理了山西从古至今的文...
在水下沉睡八百多年后,满载船货的“南海一号”古沉船历经整体打捞和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文物超过1.4万件套。专家推测它是属于南宋中晚期一艘“福船”类型的古船。9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在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布“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最新进展,公布沉船类型、船货发掘最新发现以及推测的沉船年代等重要考古新发现。 “从已发掘暴露的船体结构和船型判断,‘南海一号’...
1月6日,由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人民政府、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主办的“有一种生活叫泰宁——王其钧教授画展暨捐赠仪式”在福建省泰宁县文艺创作基地举行。展览期间,王其钧教授捐出拍卖两幅作品所得款项20万元,用于当地古建筑修缮。 捐赠仪式上,泰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志远在致辞中说,“泰宁县委、县政府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提高世界自然遗产地文化品位的角度出发,特邀王其钧教授亲临泰宁举办此次展览”。黄志...
用于提取脆弱文物的低氧实验室准备就绪 1月5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实验室内一片繁忙。一件件整体提取的文物装在木箱中等待重见天日。图为考古人员正在对一个整体提取的文物进行清理。考古现场,不仅只有毛刷、竹签和白手套,也可以如同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车间。
我市文物保护又有新举措:新增市文物局大遗址办公室、汉魏故城遗址管理处和洛阳仓窖博物馆3个文物管理机构,设立市级文物保护财政专项资金。这为我市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供了保障。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我市批准成立市文物局大遗址办公室、汉魏故城遗址管理处和洛阳仓窖博物馆。这是在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合并精减机构、压缩人员编制的背景下,又一加强文物保护专门机构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中,汉魏故城遗址管理处...
本报连续报道了《将军祠昔日辉煌只剩两截石狮》、《明代古城墙 沦为停车场》,引起市民热议。事实上,正渐渐失落的遗迹不仅岛内有,岛外也有。同安环城东路上,就有一座泛黄的石坊,它叫绩光铜柱坊,已有近300岁的历 史。如今,它的保护范围却被“蚕食”。 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厦门涉台文物古迹、同安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同安区顶溪头村漳泉古驿道的绩光铜柱坊,被纳入多项文物保护范围的名单里。 绩...
占卜甲骨(实物) 剧中出现的葡萄 剧中所谓的“蜻蜓眼” 四眼琉璃珠(实物) 剧中上北下南的地图 青铜簋(剧照) 烧香铜豆(剧照) 本周,年度古装大剧《芈月传》将播放完毕,剧中那些极尽奢华且富有想象力的道具和布景让观众眼花缭乱。我也是《芈月传》的忠实粉丝,但作为一名考古从业者,我特别想指出剧中道具及布景里有违历史知识的瑕疵,抛砖引玉,供藏友们探讨。 甲骨占卜术...
1月10日,妇好鸮尊“鸮傲江湖”系列文创产品说明会在河南博物院召开,一口气推出6款带有浓郁河南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把原本需要跨越几千年历史的国宝级文物,创意为触手可及的心头宝。与此同时,该系列文创产品还打出“我叫鸮”的口号。 “鸮傲江湖”顺时而生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胶带纸、翠玉白菜伞,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伞,三星堆博物馆的面具饼干等等,他们一经推出便引爆全国。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