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为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建立大夏国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北部的统万城遗址,今年考古又有了新进展。统万城遗址周边发掘出一座古墓的墓门是仿石窟门造型,系全国首次发现。这座面积约8平方米的墓室墙壁上布满了宗教主题壁画,人和动物都勾出了“红唇”。 墓主身份 壁画的宗教色彩浓郁 墓主人或是位佛教徒 壁画上也出现了疑似墓主人的形象。一个人坐在类似座椅的坐具上,旁边有人侍奉。但是遗憾...
中新网夏邑12月16日电(记者吴扬)记者自今天上午在夏邑县召开的河南省孔子学会年会上获悉,经河南上百位孔子学会专家、学者持续不断的研究、探讨及发现,河南有据可查的孔子遗迹多达89处。 河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程子良对记者说,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其中最主要的足迹在河南境内。经河南孔子学会众位学者、专家的的努力,目前在河南境内已经发现了89处的孔圣遗迹,而过去这一数字是37处。在调查考证过程中学者们还发...
中新社西安12月16日电 (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统万城遗址考古队队长邢福来16日透露,位于该省榆林市靖边县北部的统万城遗址南约4公里处墓地,在抢救性清理发掘中发现一座仿石窟门造型墓,墓室内绘有罕见宗教题材壁画。该造型墓门为中国首次发现。 统万城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遗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因系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迄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 据介绍,此次...
重新发现邮票年册的价值 2011年邮票年册正在陆续投放市场,虽说不会在邮市掀起巨大波澜,但对于目前正处在调整之中的市场来讲,也是一种气氛的活跃和调节。在“从小爱科学”、“奔马”、“科学大会”小型(全)张等品种今年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曾经受到冷落的邮票年册再度成为人们近期关注的热点,成交量也在持续增加,有些年份的年册甚至成为紧俏品,可以说是一册难求。如2010年年册价格低时仅190元,高的时候达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统万城遗址考古队队长邢福来16日透露,位于该省榆林市靖边县北部的统万城遗址南约4公里处墓地,在抢救性清理发掘中发现一座仿石窟门造型墓,墓室内绘有罕见宗教题材壁画。该造型墓门为中国首次发现。统万城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遗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因系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迄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据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5座墓葬,均为斜坡墓道土洞墓。...
■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1155处,占总量的近70% ■36项古遗址填补多项考古空白,因其自身重要价值,引发公众及专家的关注与解读 ■宅第民居、坛庙祠堂展现山东地域风情,桥涵码头、池塘井泉体现古代先民技术水平 □禚柏红 近日,经过历时数月的甄选和评比,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山东是文物大省,1952年2月,郭沫若在观看山东文物后,不禁感慨赋诗:“...
读者杜女士14日早上8点报料:我有个亲戚在牛塘镇厚恕村委。他说昨天村里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个古墓,考古人员都来了,不知道文物价值大不大! 记者舒翼报道:古墓就在厚恕村委孙家湾自然村31号民房的西边,离民房的地基只有2米多远。 村委平整土丘时,意外挖出了一座墓 昨天上午10点,记者赶到时,31号民房西边的一片近千平方米的土地已被平整过了,东北角停着辆挖掘机。只有掩埋在泥土里的一堆破碎青砖,标示...
昨日,省文物局透露,随州义地岗墓群勘探工作顺利完成,共发现19座墓葬。 由于此古墓群范围内多处计划施工,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下,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随县考古队、十堰市博物馆等单位对墓群进行了勘探。经两个多月的勘探,除水塘和民居叠压地以外,共计勘探6.4万平方米,发现19座墓葬,包括17座东周时期的土坑墓、2座东汉砖室墓,墓葬规格长约2米至5米,宽约1米至3米,深约1米至2.2米。 省...
记者从陕西省周公庙遗址考古队了解到,周公庙遗址今年新发现一处距今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考古专家从中发掘出的四个带有窑洞和院落的“窑洞人家”,为人们初步展现了先民们的家居生活场景,为研究当时社会及其家庭结构提供了珍贵资料。 主持考古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说,四个“窑洞人家”各自都拥有一孔窑洞和一个院落。较为特殊的一个&...
由法国学者古德维率领的埃及—法国联合考古队最近在埃及亚历山大附近海域发现了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的陵墓。这一重要古迹位于沉陷在亚历山大以东海域、距岸边4公里的海底古城米努茨中,是由埃法考古队的水下科学考察组发现的。 据报道,从去年年底和今年初期间,由古德维指挥的埃法考古队重点在亚历山大附近海域进行水下科学考察,主要目标是寻找曾在公元前332年占领埃及并在亚历山大建都的希腊马其顿国...
前段时间,在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引江济汉工程的施工现场,发现了三座汉墓,11号,同样是这里,施工方又发现了一座墓。那这座墓又是属于哪个朝代,里边又会出土哪些文物呢?我们一起去现场看一下。 在考古现场,记者右手边的不远处,就发现了三座汉代墓,其中两座是夫妻合葬墓,在记者身旁的一座刚刚发现的古墓,也是汉代的夫妻合葬墓,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跟之前的三个墓相比,这个墓保存的不是那么的好,工作人员正在对棺内...
这棵唐代古槐历经大火而不死 古槐的树干已经完全中空,但仍能发出新芽 工人正在给唐代古槐进行加固保护 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史前时期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里,伏羲庙中一棵棵古树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的文明史。记者15日从天水市外宣办获悉,近日来自北京的古树保护专家对伏羲庙一株唐槐进行了考古鉴定和全方位保护。在考古中发现该树在古代曾遭火灾不死,树根下更...
记者 李新龙 昨日,省文物局透露,随州义地岗墓群勘探工作顺利完成,共发现19座墓葬。 由于此古墓群范围内多处计划施工,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下,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随县考古队、十堰市博物馆等单位对墓群进行了勘探。经两个多月的勘探,除水塘和民居叠压地以外,共计勘探6.4万平方米,发现19座墓葬,包括17座东周时期的土坑墓、2座东汉砖室墓,墓葬规格长约2米至5米,宽约1米至3米,深约1...
建水塔时,发现“破铜烂铁”。拿回家里研究,仍是一窍不通。到了专家眼里, 这是无价之宝。 建水塔时发现战国铜戈 日前,宽甸满族自治县文管所的专业人员在县镇周围进行文物遗址复查时,在一户村民家中发现两把古代铜戈。据村民介绍,这两把铜戈是几天前朋友送给他的。朋友说,这两把铜戈是雇用的民工在宽甸镇东边一个村子里建水塔时发现的。 记者见到,这两把铜戈均为青铜材质,周身锈迹斑驳,主体结构大致相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