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专题书法展首展仪式 参加首展仪式县领导与各书法家参观展览 各书法家为李书贺祝词 为纪念建党94周年,弘扬内乡县衙丰富官德文化,内乡县衙在“七一”建党节推出为期一月的官德文化专题书法展,更好发挥其社会教育价值。6月30日上午,专题书法展首展仪式在内乡县衙举行。 内乡县衙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不仅有大量的官德教育建筑,各主体建筑前悬挂的36幅楹联和大量匾额,意境深远...
田螺山出土的类似茶壶的陶器,说明当时当地先人可能已用这个作为饮茶工具了。 余姚考古现场发现的古茶树根。 6000年前,生活在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这是记者昨从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昨联合在杭宣布,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田螺山遗...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择一个午后到温州的小街小巷里走一走,你会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温州。与高楼大厦的现代气息不同,这里的生活宁静而安详,老宅院里的“老温州们”日复一日地迎接着日落月升、花开花谢,与房子一同慢慢变老,一同等待着光阴的雕刻。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历史文化街区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作为“文化空间的载体”,每一个街区都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着民俗、生活习惯、民间技艺等重要历史信息。 在...
刘俊创作的《和》字赠送给乌克兰驻华大使馆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让人民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我国著名写意书法家、《和》文化倡导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俊以《和》文化为主题,精心创作了百余幅作品。以此来纪念抗战胜利,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 刘俊和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委员韩双增将军探讨和文化发展 什么为和文化...
图为一尊形象逼真的球员小雕像。 中国文物网 6 月 30 日编译报道:利物浦世界博物馆将于 6 月 19 日-10 月 18 日举办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展览《玛雅:揭秘远去的岁月》,带您回顾古玛雅数千年的美索美洲文明。特此诚邀广大游客前来参观与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古玛雅宝藏。 借助这次免费展览,您可以乘坐“时光机”重回远古的玛雅时代,近距离地了解当时英勇的战士、天文学、萨满教仪式和人祭习俗。 在...
图为位于墨西哥伊达尔戈州的塞哥维亚渡槽,摄于 2015 年 6 月 26 日。该遗址建于 1541-1557 年,由 Franciscan friar Francisco de Tembleque 设计。该遗址已加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 6 月 28 日-7 月 8 日对其进行探讨。图片来源:法新社。 中国文物网 6 月 30 日编译报道: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
珍珠,老外叫Pearl,古代波斯梵语衍生而来,意为“大海之子”。海南四面环海的独特地理优势,似乎成就了其“珍珠之乡”的美誉,这也是京润珍珠诞生于海南的先天条件。 现如今,京润珍珠经过21年的成长积淀,已发展成集珍珠养殖、研发、生产、销售和文化展示于一体,横跨珍珠饰品、保健品、化妆品三大行业国内最大的珍珠专营公司,也捧热了三亚的“珍珠文化”旅游市场。6月29日,“一带一路看海南——2015全国重点...
6月27日,永丰县上溪乡上溪村小坑组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扣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黎敬亮在制作玉扣纸。近年来,该县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拓宽传承渠道,扶持“非遗”产业发展,使一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弘扬和发展。目前,该县已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
6月25日上午,“见证文明——红山与中国史前玉文化特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幕,展览集中了内蒙古全区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和同时期国内的良渚、凌家滩、齐家文化玉器共200余件,全面展示了中国史前用玉的辉煌;《比较视野中的红山文化玉器传承与交流》“博苑”公益讲坛同时开讲。 展览从“用玉传承——辽西地区新石器时期玉文化系列”讲起,展示了红山文化所处东北区域内的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哈民、南宝力...
马家窑水波纹牛头罐高31cm腹径35cm口径11cm 禄博斋位于北京天雅古玩城4层436号,店主周快,甘肃临夏人。谈起收藏经历,和许多藏家从小接受古玩熏陶不同,周快是典型的“半路出家”。 由于好友父亲是个有30多年收藏经验的陶器藏家,2000年初,辗转于食品、化妆品、电器、服装行业的周快,毅然投身古玩。于是从学徒做起,周快跟随师傅到处“收货”。淘货是个一揽子工程,往往是门类繁多的各种“宝物”一...
青花瓷元代青花瓷器在陶瓷史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它那硕大雄健的器型、精巧鲜丽的装饰,令世人啧啧称奇。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中国瓷器重釉色、轻彩绘的传统,将绘画技法与瓷器装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明、清两代绚丽多彩的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为元代景德镇陶瓷的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瓷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元青花的认识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的约翰·波普博士。当...
盛夏时节,草木葱茏,鲜花烂漫!为进一步弘扬涿州三国文化,6月28日上午,由河北涿州市委宣传部、保定邮政局涿州分公司、涿州市旅游文物局、涿州博物馆、涿州北方绿色巨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三义坊”书画集邮文化珍藏交流大会在河北涿州博物馆隆重开幕。 据“三义坊”品牌创始人、大会承办方、涿州北方绿色巨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士坡讲话 保定邮政局涿州分公司总经理闫子雷讲话 本届交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王菲)在《论语•宪问》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句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左衽,即前襟向左掩,是我国古代文化相对落后民族的服饰特征。与之相对应,右衽则前襟向右掩,是华夏民族的服饰特点。近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中,所展出的一件战国铜人,身穿窄袖长袍,衣襟右衽,为我们了解战国时期服饰特点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作为服饰特征的“右衽” ...
沉香很早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但其的鼎盛时期却是在宋代。中唐朝之后,沉香的应用在宋朝被推上历史高峰。由于从海南诸国每年进口大量香药,加上政府设置香药专卖,并纳入税收,为政府增加可观的财政收入,沉香尤为其中大宗。《宋史食货志》即有如下记载:“宋之经费,茶、盐、矾之外,为香之利博,故以官为市焉。”太平兴国年间并于京师置香药榷易院,作为政府统筹办理香药贸易的机构。 《宋会要辑稿》记载西元966年7月...
香料在唐人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朝廷举行的各种仪式中,在庙宇寺观的各类活动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焚香和香料。 唐朝贵族官僚对香料或香材的使用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奢侈无度。据称唐朝皇帝“宫中每欲行幸,即先以龙脑、郁金藉地”,直到宣宗时,才取消了这种常规。宁王每与人谈话,先将沉香、麝香嚼在口中,“方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 皇室如此,权臣也不甘后人。最著名者当属杨国忠的“四香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