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位于陕西凤翔的秦雍城遗址,在今年开始的道路发掘中有了惊喜发现。一条140米长的道路,原以为是秦雍城时期,但发掘后重新确认为西汉时期道路,而这条路“身兼数朝”也“身兼数职”,它是当年秦始皇出巡“国道”中的一段,也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一部分。 140米长的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雍城是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秦雍城宫室位于雍城遗址的北部。今年年初,雍城考古队重新启动了城址内道路考古工作...
19日,从晋城市文物局传来消息,经过40多天的考古发掘,文物工作者在泽州县川底乡和村长河西岸台地上发现一处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一座4000多年前的烧制陶器的夏商时期窑炉现仍可通火。 长河流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现存大小遗址几十处,此次发掘的和村遗址就是其中之一。发掘工作从 11月初开始,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共清理出96个灰坑、1座窑炉和3座墓葬,出土了磨制石器、骨器...
新华网石家庄12月20日电(记者 白林)记者20日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河北省涉县西辽城村遗址、蔚县夏源关帝庙、京张铁路张家口车站三处文物点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西辽城村遗址位于涉县西辽城村南800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物以陶器为主,有红顶钵、碗、鬲、盆、罐等。根据遗物推断,这个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西辽城村遗址面积大、堆积厚、遗物...
自今年6月以来,在同心县深山里一块约40亩的山地上,上万人次在此挖宝,一些人挖出数量不少的唐、宋、西夏等时期的古钱币,探宝、挖宝、贩宝等活动随之上演。 1 山村挖出“麻钱子” 同心县下马关镇,传说中北宋名将杨六郎北上抗辽下马于此。12月18日下午,记者驱车从该镇出发,翻越海拔1670米的高山,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蜿蜒行驶了十几公里,终于到达目的地——同心县田老庄乡锁家岔村一队。 这是一个...
日前,沂源籍画家张宽才外出写生途经沂源县城东部凤凰岭时,意外捡到一块玉石。玉石呈红褐色,晶莹剔透,重达630克。为了进一步求证,他带着玉石找到沂源县的玉石专家,经仔细查验,认定是块真玉,并确定这是沂源县首次发现本土玉石。此玉石的发现,说明沂源县有本土玉石存在,为下一步勘探沂源县境内玉石矿藏资源提供了物证。
中新网南京12月21日电(盛捷)21日,记者从南京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南京西善桥地区进行岱山考古项目时,该馆考古队新发现一座六朝刘宋时期规格颇高的贵族墓葬,高逾3米、宽逾2米。墓主人身份目前还是一个谜。 2010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正式进驻南京岱山考古项目地区。整个项目占地250万平方米。发掘过程历时一年,共清理出32所遗址,共计30个墓葬。所发现的墓葬时期跨度为孙吴到南朝,而此次挖掘出的这个墓...
陶窑遗址发掘出大量建筑材料 唐长安城曾经是世界大都市,3天才能游完。城内林立的房屋需要大量陶制建材,是在哪里烧制的?这个谜底如今被揭开。陕西首次发现唐长安城大规模陶窑遗址,保存之完整全国罕见。其中出土莲花纹瓦当等建材,显示陶窑性质应该为“民用”。但同时发现的2片残损琉璃(唐朝高档建材),却给陶窑性质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陶窑操作坑遗址。 窑址位置 西二环与北二...
西安西郊首次发现了大规模唐代陶窑遗址群,截至2011年12月,共清理唐代陶窑17座,其中有两组陶窑保存完整。 图为陶窑操作间。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图为陶窑操作坑。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图为陶窑出土残存建筑材料。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图为陶窑出土的建筑材料。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图为陶窑烟道及窑顶椭圆孔。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深埋地下的王府基址显示出当年院落气势恢宏 宁海王府的一段排水道中有三根柱石,既不影响排水,还能防止贼人由排水道潜入王府 青砖铺砌的完整甬道、方石铺成的平整院落、将近两米厚的高大院墙、体系严密的排水道……12月20日,两座明代王府基址随着济南城市改建工程,以及考古发掘活动,完整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记者一窥这四百多年前“深宅大院”的秘密。 ...
墓穴外观盛捷摄21日,记者从南京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南京西善桥地区进行岱山考古项目时,该馆考古队新发现一座六朝刘宋时期规格颇高的贵族墓葬,高逾3米、宽逾2米。墓主人身份目前还是一个谜。2010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正式进驻南京岱山考古项目地区。整个项目占地250万平方米。发掘过程历时一年,共清理出32所遗址,共计30个墓葬。所发现的墓葬时期跨度为孙吴到南朝,而此次挖掘出的这个墓葬的墓主级别是最高的。在...
近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经过初评、终评,评选出古遗址27处,古墓葬6处,古建筑16处,石窟寺及石刻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0处,其他5处。河北省涉县西辽城村遗址、蔚县夏源关帝庙、京张铁路张家口车站等三处文物点入选。西辽城村遗址位于涉县西辽城村南800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物以陶器为主,可辨器形有红顶钵...
中新网西安12月19日电(冽玮 高博 柴怡)2011年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西郊对18座隋唐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其中6号墓发现唐代突骑施奉德可汗王子墓志,为研究唐代少数民族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6号墓葬结构为长斜坡墓道砖室墓,平面呈刀型,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残长4.7米、宽1.2米、残高2.7米。甬道为长方形券顶结构,长0.7米、宽1.5米、 顶高1.3米、...
出土仕女俑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在西郊南村基建中发现了一座唐代突骑施奉德可汗王子墓,虽然墓室已被严重盗扰,但出土的墓志文物为研究唐代少数民族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座墓的发掘为研究唐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唐代质子宿卫制度以及唐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施工基建时发现 今年10月,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郊南村一处综合办公楼施工基建过程中,发现并清理1...
汉阳陵考古队工作人员正在对出土的木质构件遗迹进行保护 汉阳陵东阙门遗址发掘现场 今年4月正式启动的陕西汉阳陵考古发掘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占地1500平方米的整个东阙门遗址已发掘清理了400平方米,隐藏在层层封土下的遗址面貌逐渐清晰起来,12月15日,汉阳陵博物馆发布了陵园东阙门遗址发掘的阶段性成果。 汉阳陵又称阳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