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高美斯手捧捐赠给陕西的青铜古鼎 他是一个普通的法国文物鉴定专家,一直帮助中国追讨流失海外的文物。他承受着这场“战斗”中的种种艰辛,依然坚持要走下去。 圆明园兽首海外拍卖事件让很多中国人记住了高美斯这个名字。是他以“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主席的身份,在最后一刻向法院申请了禁拍令。但在法国,亚洲文物鉴定专家高美斯却听到很多质疑之声。有人质疑他的协会是...
以海关仅仅5%的抽查率,我国有的海关一天还可以查出千余件走私文物。那么,以此类推,中国文物每年大约会流失多少? “干嘛要买回来?中国政府这次就是做得好。”年逾80岁的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谈到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兽首一事,音调不由自主地高了很多。“它们的高价就是炒作出来的,依我看,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在流失出去的文物上,至少法律上也有依据。”老人激动...
罗哲文 “这是罪证,谁买谁上当,谁就是‘冤大头’,因为圆明园兽首根本算不上国宝,它只是一般的建筑配件,真正价值也就是几十万元而已。”正在广东考察的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2月28日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语出惊人。他估计,根本就没有人会买,这是一次自我炒作,佳士得的可鄙,不只是违背相关国际公约,还在于用罪证做交易,...
中国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欧美、日本。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瑞士、瑞典。 英国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其中以英国所藏最多。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剑桥的费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博物馆,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馆,都有大量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 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
仿品局中局,拍出几百万 2006年夏天,深圳机场。一位过境港客被海关检查人员请进了办公室,原因是其托运的行李中藏有两件国家一级文物———一对带铭文的商代青铜鼎。港客慌忙声称这一对青铜鼎是自己在文物市场购买的工艺品,并非文物。 三个小时后,这位港客被告知:经有关文物专家鉴定,他所携带的这对青铜鼎均系商代旧器,确属国家一级文物无疑!无奈之下,港客供述了实情,这一对青铜器,是他通过北京的一个文物掮客...
追索行动的发起人——北京律师刘洋站在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前。 流失海外的文物,无疑具有“寻根”与“正名”的双重情感价值。于是近年来,爱国华商们慷慨解囊,尽己所能地回购这些文物,然后捐赠给国家。然而,中国作为这个市场上几乎唯一的买家,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任人摆布的“价格陷阱”。一场由中国律师发起的依法追索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行动,由此...
2009年1月11日上午10点,“中国文物学会2009(己丑)迎春茶话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原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卿云,老红军、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和我国文物界泰斗级专家耿宝昌、谢辰生、罗哲文、杨伯达等近百名文物界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茶话会。 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王炳新主持。会长彭卿云首先致辞,他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2009年1月11日上午10点,“中国文物学会2009(己丑)迎春茶话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原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卿云,老红军、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和我国文物界泰斗级专家耿宝昌、谢辰生、罗哲文、杨伯达等近百名文物界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茶话会。 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王炳新主持。会长彭卿云首先致辞,他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
日前,国家文物局表示对原圆明园铜鼠、兔首的海外拍卖不予理会,而以其他形式争取它们的归还。这反映了国家对近代史上由于战争等原因流失在海外艺术品市场上的中国文物的理性思维。我感到,与此相关的“回购”理念也值得反思。 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有价值的中国文物至少也有数万件。除日本之外,它们大都收藏在英、美及欧洲的一些主要的艺术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中。长期以来,不少人...
据北美华人日报《国际日报》报道,美中收藏家协会将在今年的11月底组团赴上海举行专场收藏品拍卖会。这是中国历史上海外收藏家首次有组织地回国进行收藏品的拍卖活动。 在10月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中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赵松龄介绍说﹐这次回国拍卖的文物有200多件﹐估计价值人民币6000万元到7000万元左右。拍卖的收藏品多数为难得一见的珍品﹐字画中如宋苏汉臣的绢本“戏婴图”﹑...
由山东省文化厅组织实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具体承担编撰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日前已编辑完成并正式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是大型工具书《中国文物地图集》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山东文物考古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图书出版实践,凝聚了全省文物工作者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前后历时二十余载。全书印刷精美,装帧考究,是一部难得的文物工具书。 上世纪90年代前,全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