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货泉是王莽时期发行的钱币 几座墓葬都是石坑竖穴墓 残存的铁剑从剑柄到剑身只剩下半米长左右 前天下午,贾汪区青山泉镇上店子村附近工地发现多座古代墓葬,经徐州博物馆考古专家勘查,确认是一处汉代墓葬群,并清理出部分破碎的陶器、一把铁剑和几枚钱币“货泉”。 墓葬发现地点位于上店子村北侧的粪山上,粪山是一个很小的山包,因施工需要,挖掘机正在清...
5亿年前的一种形似蠕虫的生物被认为是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 这种生物名叫皮卡虫,平均身长为5厘米,现已绝迹。 该生物在被发现之初被归为无脊椎动物,但日前科学家们找到了它所具有的脊椎动物的特征。 据英国《镜报》3月5日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人类最古老的祖先是生活在5亿年前的一种形似蠕虫的生物。 这种微小的生物名叫皮卡虫,有着最原始的脊骨和骨骼肌,是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因此,它可称得...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山西省云冈石窟发现一处北魏至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 据了解,这处佛教寺院遗址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位于距离2011年发现的北魏寺庙遗址400米的地方,分为现代层、明清层、辽金层和北魏文化层四层,发现的主要遗迹有塔基、铸造井台、熔铁炉、灰坑、水井、建筑遗迹等。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介绍说,该遗址是北魏云冈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在不...
▲首位发现者。 经过长途跋涉,在省文物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终于看到了苗文石刻。 城步县城风雨桥上,木工用苗文写的记号。 缘起 一屁股坐在“天书”上 上世纪80年代末,正在读中学的黄周凡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孩。他自小生活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陡冲头村。一次,他放学回家后上山砍柴,累了就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当他拨开石头上的杂草时,一些奇...
昨日,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向记者透露,天门马湾镇汪陈村进行土地整理时,发现了一批4500年前的文化器物,确认为是与石家河文化同时代的遗址,目前该遗址已派人保护。 2日,一挖土机在该村施工时,挖出了一些碎陶片,经专家勘察,出土的陶豆、陶鬶、石斧等器物碎片纹饰有蓝纹、刻花纹等花纹,确认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500年。 专家介绍,此次出土的器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不仅可供设计制作富...
陶窑遗址近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发现三组唐代陶窑址,其中一组为6座陶窑共用一个窑道,非常少见。据悉,此处窑群遗址位于唐长安城西城墙外侧,为研究唐代制陶手工业发展和唐长安城建设和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今年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昆明路西段小土门村配合凯悦花园基建项目时发现三组唐代陶窑,出土大量的筒瓦、板瓦、铺地砖等建筑构件。 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介绍,本次发掘共...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国家博物馆与省文物局联合考古队在闻喜县发现一处春秋时期晋国炼铜遗址,该遗址年代久远,保存状况完整,文物遗存丰富,对研究我国矿冶考古和青铜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炼铜遗址位于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西南,坐南朝北,遗址现存有露采坑、矿井、烧制木炭的窑穴等20余处,考古人员发现采矿用的大小石锤,生活用陶质器皿残片100余件。从现场采集的标本推断,炼铜遗址使用时代从夏代至战国早期。炼...
碑上雕有精美的龙爪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城北琴泉寺,立着一座国家一级文物《大元赵府君墓碑》,该碑是元代潼川(今三台县)籍显宦赵成庆为其父母所立神道碑。据三台县志记载,赵成庆官至御史中丞(正二品)。该碑碑文作者吴澄是元代著名文学家,碑首篆书和碑身隶书作者郭贯和吴炳都是元朝的大书法家。因该碑集元代三大名家作品于一身,因此更显弥足珍贵,1993年,被有关部门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大元赵府君墓碑》原存三台...
记者2日从安徽省蚌埠市文物管理处获悉,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大楼村发现一批古代墓葬群。截至目前,已发现至少40座古墓葬,完成发掘31座,其中最早的可追溯至西汉,已出土文物共计30余件。 据了解,今年年初,东北一家公司在固镇城关镇大楼村“白谷堆”挖地基。由于此前村民在农耕时发现过古墓葬,村民立即向文物部门报告。经过钻探,当时发现了38座墓葬,且绝大部分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 蚌埠市文物管...
在江西赣州市慈云寺舍利塔天宫一次性发现的30余幅北宋初年绢本、纸本绘画,经修复已重现光彩。日前,这批国内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北宋绘画的修复工作在京经过专家评议,被一致认为达到了一流水准。 同时接受评议的还包括同批出土的纸本经卷、造像类雕塑文物、木版印佛教画残片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杨泓对修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能把腐朽碎裂成众多小块、甚至严...
遗存的修文古城墙昨日,修文县在县城北发现一段古城墙。经有关专家初步判断,这是清代修文县城的一段城墙,残存的遗迹只有约10多米。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崇祯元年(1628),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御史总督贵州、四川、湖南、云南、广西军务张鹤鸣会同巡按御史陆献明行本官建龙场大城(今修文县城)一座,题奉明旨命名“敷勇”。城周沿山脊经9个山头垒土墙,长9里3分,高2丈。城墙设东门、南门、西...
从堆积层里随手就能挖出这样的陶瓷碎片和瓦头 考古队员挖掘清理一座明朝古墓,却使得大量宋朝陶瓷瓦罐碎片重见天日。昨日,泉州市考古队对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明朝侍郎顾珀墓进行挖掘清理,意外发现大量宋朝时期的古建筑碎片堆积层。 明朝古墓 清理挖掘后或将迁移 顾珀墓位于丰泽东海院前与院后之间的一个山头,建于明朝,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泉州文物手册》记载:现墓占地3900平方米,坐北朝南,墓室已废,...
3月1日下午,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和《华夏考古》杂志承办的“2011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在郑州揭晓。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的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研究生院科技考古系发掘的淅川坑南史前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淅川龙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西南角遗址、安阳市文物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