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张摄于去年春天的照片(局部)被做成了油画效果,苏东海很喜欢。 新国博顶层餐厅效果图(局部) (资料图片) 采访嘉宾:苏东海(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本报记者:李 韵 【嘉宾小传】 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做过地下工作,参加过抗美援朝,转业后成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首批研究员之一,曾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现为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员。 他致力于博物馆哲学的研究和博物馆...
采访嘉宾:苏东海(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本报记者:李 韵【嘉宾小传】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做过地下工作,参加过抗美援朝,转业后成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首批研究员之一,曾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现为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员。他致力于博物馆哲学的研究和博物馆的发展研究。在中外交流中坚持“和而不同”的学术立场。1986年开始在中国传播和实践国际生态博物馆思想,被称为&l...
随着7个精品展览的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逐渐对公众开放(详见本报27日、28日4版)。其实,参观新国博,不仅要看展览,还要看它的建筑。相对于改扩建前的“老国博”,“新国博”的“新”首先体现在其建筑方面的变化。天安门广场“两肩”齐平了位于天安门广场中轴线东侧的国博(前身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和位于...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专电(记者 廖翊)《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陈列、《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专题陈列、《潘天寿艺术大展》《李可染艺术大展》《黄胄艺术大展》和《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专题陈列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布展完毕,将于27日起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 记者26日受邀参观预展了解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陈列以国博馆藏文物为主,分为“夏商时期的青铜艺术”“西周时期的...
(记者 王歧丰)昨天是国博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等七大展览同时迎客的第一天。原本每天最高限量8000人,但考虑到观众一早排队的高涨热情,基本上午排队的观众全部入场。据工作人员初步统计,实际入馆人数已超过万人。 昨天下午3时,国博西门外已经拉起了栅栏,指示牌上写着“今日票已发完”。工作人员不断将聚集在门前的观众劝离现场。“票已经发完了,周...
(记者刘冕)“国博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佛造像艺术、瓷器艺术展,以及潘天寿、李可染、黄胄艺术大型展览正式对外开放。”昨日上午9时47分,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微博发布这一消息。 这标志着,继《复兴之路》展对公众开放后,完成改扩建的新国博实现基本对外开放,后母戊鼎、子龙鼎、秘色瓷等国宝集体亮相。由于开放面积的扩大,国博每日3000人参观上限也增长至8000人。新开展的6个展览,每...
今天下午,国宝级文物、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后母戊鼎”落户国博青铜厅,公众可以免费参观。这是“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后首次露面。 今天上午,记者从中国国家博物馆获悉,古代青铜艺术展今天下午开幕。据国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知名的“司母戊鼎”入住“新家”的同时,将正式更名为...
(记者 廖翊)《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陈列、《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专题陈列、《潘天寿艺术大展》《李可染艺术大展》《黄胄艺术大展》和《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专题陈列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布展完毕,将于27日起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 记者26日受邀参观预展了解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陈列以国博馆藏文物为主,分为“夏商时期的青铜艺术”“西周时期的青铜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三部分,着重展示各个时期...
“司母戊鼎”改名“后母戊鼎”后,昨日亮相国博。 昨日,国家博物馆新馆,黄胄艺术展上,两名观众在欣赏黄胄先生的作品《鞠躬尽瘁为人民》。本报记者 薛珺 摄 今日开放,每日限客8000人;国宝“后母戊鼎”更名后首次“裸展” 继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对公众开放后,完成改扩建的新国博今天将对公众开放6项...
核心提示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整体向公众开放。开放首日,观众客流量达到8800余人次。“后母戊鼎”、青釉莲花尊、《黄山松图轴》……全新亮相的国博,已有7项免费展览、大量珍贵文物呈现给广大观众。《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基本陈列全面展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分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
【本报北京讯】国家博物馆将于3月26日用约1000平方米空间举办“李可染艺术大展”,全面回顾画家的艺术成就和创作道路。 此展览是以历史的角度客观评判,按时间线性流动梳理出艺术语言沿革的脉络趋向,力求呈现画家在各门类的杰出成就。展览共分为两部分,其中每个部分按照画家生平和艺术风格分为若干个单元;展示画家的绘画、手稿、照片、速写等文献实物,影像视频资料穿插,力求展现流畅而富有空间设计,丰富而有细节的...
昨日,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长4.0米、宽3.7米的馆藏壁画《永乐宫》局部图修复成功。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这幅局部的《永乐宫》壁画是我国著名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大师刘凌沧的作品,创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复制所绘的是永乐宫纯阳殿内对扇后壁的“钟、吕谈道图”。人物描写极为成功,情景相融,十分生...
日前,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我国博物馆事业要想真正走在世界前列,还有一段路要走。 据吕章申介绍:“尽管新国博的场馆规模和硬件设施都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博物馆的水平,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现状。” 他表示,我国博物馆事业目前面临四大尴尬:一是起步晚。“我国绝大多数博物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场馆面积小,功能不完善,设备陈旧,...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任沁沁史竟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10日在北京表示,国家博物馆是我们国家的祖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最高殿堂,新国博的落成将大大提升国家软实力。吕章申在当天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说,国家博物馆在建馆前期就遵循了一个建馆的方向:与大国相称,与五千年文明相称,与当今蓬勃发展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称;遵循四个办馆方针...
3月2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在京召开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出席会议并讲话。经会议表决并一致通过,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张柏担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国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陈士富,以及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第五届常务理事会成员40余人出席会议。单霁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