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华自古多名瓷。在我国灿烂悠久的制瓷历史上,明净素雅、幽靓隽逸、极具中国传统水墨画效果的青花瓷,自出现始就受到人们青睐,被誉为最具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的瓷器。 青花瓷,又称“蓝花”、“白釉青花”或“白地青花瓷器”,有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多个品种。它以氧化钴为原料,采用釉下彩工艺,先在瓷器胎体...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图安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完全突破了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这种自然的民窑青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官窑青花则代表着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 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改变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渲染的技法,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文具、挂钟等。
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明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青花,...
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盘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无釉。中期青花胎体洁白坚硬,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
青花瓷对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瓷器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它首先为我国人民所发明、利用,然后把它和它的制造技术传到世界的各国,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也就博得了世界瓷国的光荣称号。在这些大量流传的瓷器中,十四世纪以来的青花瓷器,一直占着极少为重要的地位。 我国与国外的交往,从文献记载上可以知道,早在二千年以前的汉朝张骞通西域时已经很频繁了。唐代以后,无论文化交流或贸易往来,都有了进一...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朝代款主要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 仿明代款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
(接上期) 四、青花瓷器的装饰 康熙青花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花纹描画有着独特地表现才能和创造精神,装饰与造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装饰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当时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绘瓷匠人水平上决不低于官窑画师,突破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
(接上期) 三、青花瓷器的造型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形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富有创意,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采取概括、夸张、抽象手法进行创作,千姿百态,仿古创新,式样繁多,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佛前供器、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
清代康熙朝历时61年(1662-1722年),这时期经济兴旺,工商业发达,国家强盛,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对制瓷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废除了明代的“匠籍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工匠们恢复了较多的自由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生产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将一定数量的宫廷御制品放入民窑最好的窑位中搭烧,促进了民...
元代以后青花瓷器一直是瓷器烧造的主流,清康熙朝在继承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瓷器的烧造以千变万化的造型与精湛的工艺水平开一代未有之奇。青花更是以不同的浓淡色调渲染出多种层次,赢得了中外学者的赞赏,在整个清代是最具代表性的。《陶雅》云:“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清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 清初一切沿袭明朝旧制。景德镇御器厂...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器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朝代款主要...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在周杰伦婉约的歌声背后,当代青花瓷收藏也正逐渐升温。 6月上旬,为纪念北京奥运,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权威监制,瓷坛泰斗王锡良、青花大师王恩怀、珠山画院院长熊钢如联袂创作出2008套“永久和平”国礼级陶瓷青花梅瓶。这批被誉为 “当代青花瓷王”的当代艺术陶瓷,目前已被联合国、...
青花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生坯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瓷器。氧化钴在釉下呈现出鲜艳的蓝色,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青花”或“蓝花瓷器”。清代是中国瓷器的顶峰时期,数量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青花。 元代以后,青花以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纹饰以及釉下彩永不褪色的特点,逐渐取代其他品种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主流。入清以后,景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