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的一座石棺。 粗粝,大地以这般姿态延伸,从喀纳斯开往哈巴河县的旅游公路上,一片土丘在戈壁滩上起伏。7月下旬,阳光粘稠,带刺的野草织成了一张网,几乎铺满整个土丘,像是要阻挡着人们的脚步。 在土丘的最高处,一座花岗岩材质的草原石人伫立着,它长着一张桃心形脸庞,圆饼状眼睛,双弯勾形眉毛,留着胡须,戴着护颊和项圈,面向东方,沉默不语。 2013年,远处的牧...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左一)在指导丝织品应急保护工作 实验室工作场景 吉林大学教授朱泓(左三)在指导体质人类学研究 中国最早的织物纽襻 “出土的丝织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品质之高,纹饰之美,都是过去罕见的,堪称宋服之冠!” “800年保持如此好的骨骸,是长江以南所罕见的!” “朱漆大棺还能够这么光鲜铮亮如同新造,令人震惊!” 这是...
7月27日下午,确山县在三里河街道办马庄社区北三里店组发现并出土了一通明代建桥功德碑。该碑的出现,对研究探讨确山明代历史文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当日,三里河街道办马庄社区北三里店组一户村民在翻修房子时,发现疑似文物,及时报告给了社区支部书记李天保,李书记又及时向三里河街道办和确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作了汇报。确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在第一时间带领确山县文物管理所7名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
【摘要】2010——201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植物浮选过程中获得了相当丰富的植物遗存,为了解该遗址生业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通过对植物遗存以及出土鱼类、动物骨骼进行综合分析,在哈民忙哈先民的经济结构中,以黍为代表的农作物占据主导,采集和渔猎是当时人类生存资源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哈民忙哈 浮选法 植物遗存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
朱然家族墓出土 青瓷卣形壶 安徽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为邻。近几十年来,这个地区先后发掘六朝墓葬近百座,出土大量各式各样的青瓷器,其中不乏高规格墓葬的随葬品。朱然墓就位于马鞍山市南郊雨山乡安民村一个微微隆起的小土岗上。朱然墓是目前已发掘的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大、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朱然墓中出土不少青瓷,其中有一...
作为唐代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的最高军政中心——北庭故城外城,究竟是哪朝哪代建设,学术界争论了一百多年。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经过十几天的发掘,终于用出土文物证实:北庭故城外城墙系唐代按唐代建制所建。 历史资料表明,北庭故城在唐代时最为繁盛,从庭州到北庭都护府,再到北庭大都护府,它的级别不断提升,管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天山北麓军事、政治、经济和...
今年以来,贺州市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切实传承历史文化根脉。 据悉,贺州市先后已完成贺巴高速公路昭平段、粤桂县域产业示范区铺门产业区、八步区贺街镇公共租赁住房等项目的文物调查、评估报批手续,并在贺街镇公共租赁住房工地抢救性清理了一座隋唐时期墓葬,出土文物6件。 同时,贺州市不断加大追缴流散文物工作力度,共追回社会流散的...
截至 7 月 22 日,在中方县荆坪古村,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挖掘和考古,已发现战国及秦汉时期的古墓 162 座,古墓群较为集中,大多数为平民战士的墓。古墓群自去年 5 月开始发掘,一年的时间发掘古墓 145 座,今年 6 月 17 日至 7月 22 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又新发掘了古墓 17 座,接下来,还有大量的古墓等待开掘。经过专家的发掘和努力,目前出土的文物已经超过千件,包括有滑石器、玉器、陶器...
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专家张传官看来,其中出现的“绢纨”一词值得略加探讨。他认为,“绢纨”同列, 而“纨”既已说明其材质,则“绢”很可能不是指质地。参考前文“紫纨”“绿纨”的辞例,“绢”应该也是指一种颜色。 实际上,“绢”所指称的颜色应该是黄色,亦即小麦成熟之后麦茎的颜色。考古专家孙机先生曾指出:“在汉代,绢特指未漂湅的泛黄色之帛。” 先秦秦汉的绢较为粗疏,并非名...
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专家在宁乡炭河里古城附近的新屋湾遗址,发现了与炭河里古城同时期的建筑遗迹。 宁乡炭河里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商周遗址,曾出土四羊方尊等青铜重器。2015年10月,宁乡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项目启动。文物部门随即启动相关考古调勘工作,在炭河里城址东南约1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处西周时期的遗址,即新屋湾遗址。 经考古发掘,新屋湾遗址揭示出一...
7月20日,吉首市在该市马颈坳镇隘口村举行出土文物上交暨表彰仪式,对该村主动上交文物的村民张智林颁发了荣誉证书,及20000元奖金。 今年5月22日,一场大雨光顾了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期间,张智林到自己的责任田查看灾情,结果在被冲垮的田坎护坡边发现了一个泥巴“棒槌”。经过清洗后,张智林发现“棒槌”原来是一件古朴、精美的金属制品。张智林是一名共产党党员,并任村秘书,发现青铜器后,他感觉这...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丝织品考古又有新进展。7月21日,记者获悉,海昏侯墓出土一方木楬,记载了一些物品及其数量。其中,部分释文为:紫丸(纨)上衣五;绿丸(纨)上衣十;绢丸(纨)上衣四。 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专家张传官看来,其中出现的“绢纨”一词值得略加探讨。他认为,“绢纨”同列, 而“纨”既已说明其材质,则“绢”很可能不是指质地。参考前文“紫纨”“绿纨”的辞例,“绢”应该也是...
昨天,仪征博物馆精心准备的“美哉灵鉴——仪征出土汉代铜镜精品展”,在镇江博物馆开展,送去一场清凉的“汉文化之风”。 汉代是我国铜镜的繁荣鼎盛期。仪征地区出土的汉代铜镜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保存较好。此次精选了仪征博物馆藏精品汉镜70面,通过展陈流线的设计和展品的布置,展示出战国晚期到东汉时期铜镜的发展历程。其中,鎏金四乳四虺纹镜尤为显得“高大上”。汉代鎏金铜镜在扬州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且保存...
20日,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六位专家鉴定,出土于平度市东阁街道后巷子村的带铭文石羊为东汉时期文物,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带有明确纪年的东汉带铭文石羊实属罕见,为判断同一时期石刻作品提供了标尺和参照物。 在平度博物馆院内,记者看到这座身高116厘米、体长126厘米、体重达1吨的带铭文石羊。石羊是用整块的花岗岩圆雕而成,屈膝而卧,昂头挺胸,作回眸状,羊角卷成“C”型依附在头后部,身体两...
【摘要】本文介绍了朝阳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辽代腰带饰的分类、腰带饰的使用及舆服制度,介绍了朝阳在辽代时期州县的设立、发掘的众多的名人墓葬及汉族官员和契丹族官员腰带饰的区别。 【关键词】朝阳 辽代 带饰 来源:《辽金历史与考古》2014年 作者:赵海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