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导读:2012年3月22日上午10时,杨晓阳先生捐赠彩陶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杨晓阳向国博捐赠了自己收藏的彩陶100余件。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3月22日上午10点,“杨晓阳先生彩陶捐赠收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杨晓阳先生捐赠彩陶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厅隆重举行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捐赠仪式讲话...
傅伯瑜在向记者介绍1944年5月由晋察冀日报社编辑出版的第一版《毛泽东选集》 一个江西人,为收藏他把家安在了湖南偏僻山村;一个55岁的中年人,为实现父亲遗愿他28年志向不改,只为红色收藏;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收藏家,他的收藏不为赚钱升值,只为启迪后人铭记历史,珍藏一份关于民族希望的温暖记忆。傅伯瑜,一个其貌不扬的民间收藏家,在中国被誉为“中国民间红色收藏第一人”。 ...
记者俞晨元实习生李雅萱 每日甘肃网-科技鑫报讯你见过齐白石先生篆刻的印章吗?最近和朋友聊天时,朋友说他在兰州见到了齐白石先生篆刻的印章。众所周之,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但对于其印章还是少见的。 昨日,多年喜好收藏的颜先生对记者说,这枚印章是上世纪70年代末,其家中长辈去上海出差时在上海文物商店花了几百元购得的,长辈去世后便一直保存着。 这枚印章的材质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的...
选择中青年陶瓷艺术家要关注其成长性、精品、代表作 文/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当代书画太贵,古瓷赝品太多,当代陶瓷成了近两年投资收藏的新宠。虽然当代陶瓷的升值潜力有目共睹,但是,在一大批“潜力股”面前,如何选择却是一门非常考验投资收藏者眼力的功课。 对此,越王轩总经理董红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现在的藏家越来越理性,收藏的专业化、系统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抱着捡漏的心理去买陶瓷早已不是明智的选择...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深圳接收了日本收藏家捐赠的一件北朝粟特石椁。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有关专家介绍,这件北朝石椁体量较大,周壁满饰线雕图案,线雕线条流畅,纹饰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北朝入华粟特祆教艺术乃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珍贵史料。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代表国家文物局接收了捐赠文物,并对文物捐赠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这一捐赠义举,不仅使这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重归故里,更促进了中...
本报记者 蒋 林 春分时节,数百名收藏家聚首“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2012年年会暨第三届会员大会”。谈成绩,议发展,欢声笑语,暖意融融,让人深切感受到广西收藏界发展如同盎然的春意,活力无限。 “这几年广西收藏业是历史上较好的时期,前景美好!”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会长邬文康开门见山,“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根据广西实际情况设立了书画、玉器、瓷器、红木、钱币、紫砂、奇石、杂项等8个专业会。去年短短一年...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深圳接收了日本收藏家捐赠的一件北朝粟特石椁。 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有关专家介绍,这件北朝石椁体量较大,周壁满饰线雕图案,线雕线条流畅,纹饰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北朝入华粟特祆教艺术乃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珍贵史料。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代表国家文物局接收了捐赠文物,并对文物捐赠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这一捐赠义举,不仅使这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重归故里...
进入3月,2012年春拍大幕徐徐拉开,一些拍卖行,包括苏富比(微博)、北京荣宝等知名拍卖行,近期陆续公布了一批精品力作。从这些提前亮相的预拍品上可以看出,今年春拍热点更迭,值得藏友重点关注。 1、主题拍卖 渐成趋势 在近两年的拍卖市场上,古代书法无疑成为拍场热点中的热点。早在2010年匡时秋拍上,王铎的《雒州香山作》便以4536万元成交,创下王铎书法拍卖新高,成为当年春拍的一大亮点。此后,以王...
沈东子(桂林) 有首歌叫《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孟庭苇的成名曲,唱得缠缠绵绵的,其实想看的不是雨,是她心中的“你”。说到台北的冬季,若没有特别挂念的人,还真没什么诗意,尤其到了夜晚,阴冷阴冷的,唯一让异乡人温暖的地方,是敦化南路24小时开业的诚品书店,里面连台阶上都坐满阅读的人。看到这景象,我不由得联想起昔日北京韬奋图书中心一度有过的辉煌,那里的每级楼梯上,也曾坐满读书人,如今韬奋关门了,诚品依...
草野意蕴之新大陆——蟋蟀罐收藏市场方兴未艾 千把年来,蟋蟀罐的历史已随蟋蟀文化源远流长。其演绎的故事虽多,人们却知之甚少。她的文化身份有点象穷娘家的俊媳妇,虽有风情万种,却总无缘和出自官宦门第的各路瓷器等量齐身,在收藏市场上,亦是如此。 但当下,随着收藏的兴盛与民本文化的回潮,蟋蟀罐这一流传千年、意蕴精深的民间陶艺形式,正在重新焕发起蓬勃的生命力,给民间收藏领域带来崭新的热点: 201...
6天前,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张一波将家里的300多箱、上万册档案资料全部捐赠给山东省泰安市档案馆;昨天,他又通过本报面向社会发出倡议,希望人们特别是有关专家学者能把自己手头和家里有价值的档案史料捐赠给档案部门,以使其得到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有人捐献遗体,有人捐献眼角膜,我觉得百年之后捐出档案史料同样有意义!”张一波说。 一生最大的财富 张一波今年85岁,13岁时参加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