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0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村民在处理地基时发现青铜器,遂立即向渭滨区文物部门汇报,文物部门汇通公安、宝鸡市文物执法队工作人员后立即赶赴现场指挥保护,及时清理,当晚将清理出的文物运回博物馆收藏。21日,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刘宏斌带领局文物科、考古队负责人察看了文物和出土现场,详细了解了发现抢救经过,对村组干部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行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渭滨区增添保卫措施,确保文物安全,加...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3月19日揭晓,共选出25个项目。山东省定陶灵圣湖汉墓以排名第10名、阳谷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遗址以排名第20名入围。终评评选会将于4月13日举行,届时25个入围项目发掘主持人将向评委和公众介绍遗址发现发掘情况,现场解答提问,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评选结果。“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自去年11月底启动,经发掘单位申报、中国文物报及专家推荐、国家...
湖北日报讯 本报视界网龚波摄19日,在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鏖战岗,考古人员展示春秋时期青铜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文物。 考古专家称,青铜器作坊遗址的发现,可证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中晚期我们祖先曾在这里生产制造过铜器。同时,还发现一个大型贵族居落遗址,说明当时的闹市中心就在鏖战岗。
残碑上面的字迹很多已经看不清楚。 碑上刻有“匡公”二字,胶州匡氏家族的匡源是清代八大臣之一 “我们发现这块碑已经快一年时间了,但不敢断定它是不是匡源的碑。”3月19日下午,胶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接到市民单女士反映后,将胶州南城子村一条小河旁的一块残碑运到了博物馆里。经专家鉴定,此碑并非匡源的墓碑。“虽不是匡源的碑,但也是匡氏家族的。&...
长约7厘米,呈倒扣船形,虽然历经沧桑,但表面的镏金还闪闪发光,雕刻的神兽纹也十分精美……昨日,浏阳市文物局透露,该局在永和镇孚田村抢救性挖掘一座东汉墓葬,出土一个镏金青铜带钩,就是古代贵族的腰带扣。 孚田村正在修一条村道。3月15日,在平整这条路最末端的路基时,群众在推土机推土时,翻出了一地的青灰色砖块。特别的是,砖块表面刻满了各式各样的纹路。“不会是地下有座...
在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鏖战岗,考古人员展示春秋时期青铜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考古专家称,青铜器作坊遗址的发现,可证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中晚期我们祖先曾在这里生产制造过铜器。同时,还发现一个大型贵族居落遗址,说明当时的闹市中心就在鏖战岗。
发掘现场 出土的文物 2012年3月18日,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村民为重修资福寺塔,到罗源山下资福寺石塔遗址清基,下午2时左右,当清到塔基1米深时,发现一个50×50cm小石盒,打开石盒发现里面装有金棺、银棺、铜器、铜钱、碎银器以及3尊佛像等。金棺上刻有“舍利金涵”等字样,里面装有佛教寺庙镇寺(镇塔)之宝“舍利子”,银棺上刻有...
昨天上午,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一户人家在迁移祖坟的时候,将去世了一百多年的曾祖母棺椁挖出时,竟然发现棺材内的尸体保存完好,仿佛刚去世一般。江宁区文物部门考古工作人员表示,埋葬死者的棺木密封性好,加上棺椁内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都可能造成尸体百年不腐。 迁祖坟,太奶奶尸身不腐 昨天上午8点多,家住江宁区淳化街道的冯先生带着一家老小还有十几名亲朋好友来到了自家坟地准备迁坟。冯先生表示,他们冯家在淳化...
记者20日从安徽蚌埠市文物管理局获悉,今年年初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大楼村一项目工地发现的古代墓葬,经考古专家抢救性发掘后发现,是一个涵盖两汉至唐宋古墓近60座的大型古墓葬群,最早的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考古发掘走向深入,该墓葬群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近日,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处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该墓葬形制精美,规格较高,虽然有多次被盗的痕迹,但仍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 ...
没有任何污染的古盐场 “中午,村民们正在采盐,全村的人都在盐场忙碌,运盐的马有五十多匹,场面非常壮观!”3月21日,玉树州三普调查队队员索南旦周这样描述发现古盐场时的情形。 这座古盐场位于玉树州囊谦县娘拉乡多伦多村。“根据三普工作的要求分类的话,它属于近现代重要工业不可移动文物。”索南旦周介绍,盐场坐北朝南,东西宽235米,南北长281米,占地...
人类进化过程示意图 云南马鹿洞 马鹿洞人 马鹿洞人 近日,中澳科学家关于云南“马鹿洞人”的重大发现备受关注,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员称,“马鹿洞人”可能是一个过去未知的新人群。 云南发现1万年前“马鹿洞人” 如今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
记者从安徽蚌埠市文物管理局获悉,今年年初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大楼村一项目工地发现的古代墓葬,经考古专家抢救性发掘后发现,是一个涵盖两汉至唐宋古墓近60座的大型古墓葬群,最早的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考古发掘走向深入,该墓葬群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近日,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处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该墓葬形制精美,规格较高,虽然有多次被盗的痕迹,但仍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 这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日下午在北京宣布,2012龙年春节期间,该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共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块),未编号造像碎片有78个自封袋达数千件。 此次发掘出土佛教造像数量众多,根据发掘过程中的粗略统计,有题记的超过百件,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根据造像特征、题记年代等初步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