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鉴定古代瓷器,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造型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作工艺、生活习惯和审美标准,因此生产的瓷器有不同的造型特点。为鉴定工作提供了依据。除了掌握各时代、各地区瓷器的造型特点以外,还要观察其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沿、腹部、底足、耳、流、柄、系等都要细致观察,总结出规律。 (二)看胎釉 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的不同,烧造的器物质地、胎...
成化官窑产品青花瓷大件少见。胎釉洁白,胎体轻薄,半透明度很高,迎光透视,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其釉质独特,白润如凝脂,给人以细腻温润之感,故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成化时期的这种釉色,后人仿制十分困难。 ◆装饰技法 成化官窑青花料有浓淡之分,浓者多勾勒纹饰线条,淡者则平涂上色,使图案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官窑青花底部有带釉与砂底两种,带釉色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
磁州窑是一个范围比较大的指称,涉及南北许多窑口。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磁州窑瓷器明清也有烧制,所以传世收藏品也较多,今天藏瓷网就来讲讲磁州窑瓷器的鉴别知识。 图:磁州窑瓷器欣赏一 狭义的磁州窑瓷器(以峰峰彭城镇和磁县观台镇为中心的诸多老窑址)的鉴别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一)关于化...
中国陶瓷史发展到清末,又出现了创新品种浅绛彩瓷。浅绛彩瓷是传统的绚丽斑斓的粉彩瓷器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近代名家陶瓷》中谈到:“浅绛彩瓷主要指的是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彩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瓷画。”也就是说,浅绛彩瓷设色不使用朱红、大红、大绿、深黄、深蓝,而是使用赭石色、藤黄、水绿、草绿、紫砂红、淡红、淡黄、淡蓝等浅淡的自然色。拿近似色做对比,既能达到色彩的和谐统一,又有一定的色差,去...
1、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样夕长余者皆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 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 4、炉钧釉到乾隆...
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享年53岁。其初以捏面人为生,后向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晚年的作品开始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有了自己的特征,以写意人物画见长。 笔墨(料)特征 王琦传世之作较多,主要是人物画。1928年以前,其人物画的风貌中叮以看出学钱慧安的影子;后来学黄慎的笔墨技法,并逐渐脱...
汪野亭生于1884年,卒干1942午,享年58岁。早年跟随张晓耕、潘匋宇学画花鸟,25岁时来到景德镇,初画浅绛彩,后画粉彩山水。曾被景德镇陶瓷职业学校聘为教师,画瓷时间长,传世作品较多,气势雄峻,深凝浑厚,高古苍润。 笔墨(料)特征 汪野亭的作品早、中、晚期风格各异,特点突出。早期作品追随程门、金品卿等浅绛彩名家技法,采用“洋彩”画瓷,并逐渐摸索粉彩色料的调配以及使用方法,开创...
毕伯涛生于1885年,卒于1961年,享年76岁。早年曾师从波阳画家张云山,后迁居景德镇,专攻粉彩,擅绘翎毛、花卉,继承清代画家华新罗一派,富有生活气息,文笔清新,力脱时习,自成一家,但传世作品不是很多。 笔墨(料)特征 毕伯涛的瓷画以小件作品为多,小写意风格,画面疏简,布局考究,出笔利落,主次分明。从笔墨特点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是画枝干常用干笔侧锋挥就,与田鹤仙双勾侧...
郑州市区的紫荆山系商代旧城址的一部分,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相传春秋时郑国有个著名的政治家叫子产,有一天子产游春路过郑州市区金水河畔,看到河边紫荆树开满鲜花,春意怏然。子产见此地有水、有花,惟独没有山,于 是将河旁一隆起的小土丘命名为紫荆山。几千年来,由于风沙堆积和洪水冲淹,大部分城墙已埋入地下,露出地表的城墙长度仅1000多米。 1958年,在紫荆山遗址上建起的公园随命名为紫荆山公园。园内苍...
何许人生于1882年,卒于1940年,享年64岁。少时学绘青花,后改学粉彩。初时常以清初“四王”之作为范本,循古人规范,摹前入画迹。书法从“二王”人手,后学汉隶,善微书,能在径寸印泥盒上书写《出师表》、《赤壁赋》,以画雪景山水见长。作品法度整饬,笔迹磊落,晶莹剔透,深远荒寒。 笔墨(料)特征 何许人在1916年以后,以雪景山水瓷画为主。在瓷画工艺上,已逐渐摸索出一套革故鼎新的技...
邓碧珊生于1874年,卒于1930年,享年56岁。其成名较早,为景德镇瓷上肖像画创始人,他不仅开瓷板肖像画之先,而且最早使用九宫格放大绘制肖像。20世纪20、30年代以画鱼藻为主,并大胆借鉴吸收东洋画技法,形成独特风格,在景德镇享有“鱼王”美称。“珠山八友”中他去世最早,留下作品不多。 笔墨(料)特征 邓碧珊早期以炭精擦笔画法绘瓷像,留下作品不多。近些年也有少量仿邓碧珊早期瓷像...
“珠山八友”成员从事瓷画创作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从时间纵向来看,年纪最长者徐仲南、邓碧珊有20世纪初的作品传世,自然数量很少。年纪最小者刘雨岑逝世于20世纪60年代末,因此,60年代末也就是“珠山八友”成员作品的时间底线。由于年纪的长幼以及他们从艺时段的长短,“珠山八友”成员存世作品多少不一,其中徐仲南、王琦、汪野亭;王大凡、田鹤仙、程意亭、刘雨岑作品较多,邓碧珊、何许人、...
刘雨岑是“珠山八友”中年纪最轻的一位,生于1904年,卒于1969年,享年65岁。年少时就读于江西省立甲种陶瓷工业学校,系潘匋宇之弟子,曾参与创立“瓷业美术研究社”,并为王琦之义子。1949年前,先后在“浮梁县立陶业学校”、“珠山国瓷艺专”、“东方艺专”等校任教。1949年后曾任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市美协主席。1956年,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供职。1959年,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
程意亭生干1895年,卒于1948年,享年54岁。17岁时就读于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图画科,先师从潘匋宇、张晓耕研习花鸟画,后到上海拜浙派花鸟画家程瑶笙为师。20世纪30年代初,曾在浮梁县立初级职业学校饰瓷科任教。程意亭工粉彩花鸟,一生勤奋,传世作品较多。 笔墨(料)特征 程意亭以小写意笔法作花鸟画,清新灵动,意趣高华,恬淡冲和,风格独具。从程氏花鸟画的笔墨特点来看,主要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