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辽宁师范大学日前落幕的“纪念红山文化发现8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与会学者根据红山文化中大量存在原始古礼迹象与原始祭祀系统的研究达成共识,强调红山文化具有充分的进入文明初始阶段的实证。 发祥于我国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地区的红山文化是被考古学界测定为距今6700余年至5000余年的考古学文化,与甘肃地区大地湾文化、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浙江地区良渚文化和山西地区陶寺文化等均属进入中华文明初始的考古学文...
在中秋佳节之际,2015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Art China 2015)于9月25-27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完美绽放。由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主办,北京成聚会展有限公司连续成功承办了四届的Art China,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赞誉。Art China 2015,多元化、多样性、特点鲜明的艺术作品再度为北京的金秋时节平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作为“第三届北...
图为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全国首批国家大遗址保护区之一的屈家岭遗址保护区发掘现场。梁刚 摄 2015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荆门市博物馆、屈家岭遗址管理处成立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开展相关考古工作。截止目前,本次发掘共清理房址1座,瓮棺葬2座,灰坑11座。出土大量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锛和石球;陶器以泥质黑陶、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主要为素面,可见少量篮纹、...
近日,记者从文化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收效明显。目前,文化部正与教育部协商,正式开展“培训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50所院校和企业参与,并逐年扩大规模,培训内容也将从以传统工艺为主拓展到非遗保护各领域,让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和培训成为常态化工作。 据悉,截至今年8月,国家级“非遗”传人已有250位已经去世,传承人断裂、后继乏人...
9月23日,嘉善县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设计第二次专家评审会议在吴镇纪念馆举行。嘉善县博物馆项目历史文化陈列专家组与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列设计团队就嘉善县博物馆新馆的陈列设计方案第二稿展开交流。 专家组与设计团队在设计指导理念、嘉善历史脉络、乡土文化传承、辅助展品应用等方面交换意见,在达成许多共识的同时提出修改建议,为陈列设计方案正式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嘉善县博物馆)
近日,《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图片展在庆安会馆开展,本次展览由50块展板组成,集中展现了中国1987年到2015年之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48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中国作为著名的文明古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5年7月,共有4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20...
9月11日,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带领甘肃省政府代表团在印度访问期间,前往文化部拜会了印度文化旅游航空国务部长夏尔玛,并与夏尔玛共同见证了印度考古调查局与甘肃省文物局友好合作意向书的签订。 夏尔玛代表印度政府和莫迪总理对甘肃省政府代表团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印度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去年9月和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实现了成功互访。今年以来,印度对中国实现了电子签证办理...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推动海峡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海峡两岸各地青少年之间的情谊、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台湾同胞的爱国热情、艺术的展现两岸青少年盼望祖国和谐统一的美好心愿,也为了促进内地与台湾青少年在同根同祖意识下的交流互动、推动两地校园艺术教育的交流和进步、加强两地交往与合作、共享不同地区文化建设的创新和经验,深化两岸青少年艺术教育和合作搭建沟通桥梁...
一个团圆的象征,一个心灵的港湾,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纽带,这是中秋于现代中国的意义所在 秋分刚过,中秋将至。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请。 传统节日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亘古不变的月亮,就像一个心灵的容器,氤氲着延绵千年的情感、审美、哲思,盛满了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又一个中秋,不妨接受月光的邀请,来一场思...
金秋到来,沁人心脾的桂花清香又飘满整个保国寺。桂花树下,做一个桂花香囊,品一杯桂花茶,吃一颗桂花糖,这样的美好时间你约吗?中秋、国庆二节同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将推出“味道•金秋”文化惠民季。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新鲜元素,将大自然赐予的幸运和福气一直握在手中,传递给广大游人及市民朋友。 活动一:品味·桂花之香 桂花树下,少不了儿时外婆家的乡音味道,邀请传统工艺制作师傅,带上绝技,带上...
网友用圆珠笔填出青花瓷的效果。 填完了《秘密花园》里的花花草草,现在用什么刷屏朋友圈?别着急,故宫博物院即将推出系列填色书《点染紫禁城》,那些建筑彩画、工艺器皿、服装首饰,都会成为填色DIY的选择。 日前,记者从故宫博物院获悉,故宫系列填色书《点染紫禁城》将于故宫90年院庆年“霸气”登场。在紫禁城的美丽纹饰上涂鸦,网友们可以傲娇地说:我填的不是“压力”,而是“文化”。 用涂鸦了解传统文化 ...
2014年,74岁的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之一的石印玉老人仍活跃在临床一线。 王辰 澎湃资料 上海已有5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400余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月23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简称《条例(草案)》),草案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类保护的原则,政府部门扶持、...
近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文化遗产智能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敦煌研究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举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带领数十位专家学者,为敦煌研究院带来了最前沿文物数字化保存、弘扬的研究成果。 在此次研讨会中,敦煌研究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专家们就数字化相关科研内容展开了积极交流与探讨,微软愿意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的技术不断地与敦煌研究院分享,力求在科技和文化艺术之间找到最佳...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十二五”以来,山东省财政累计筹措资金1.7亿元,支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据了解,为支持传承人开展项目传承,山东省财政按照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1万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6千元的标准,支持传承人收徒传艺。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313名,市级传承人1617名,县级传承人4339名,国家和省级传承人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山东省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国家...
目前我省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共403项、保护单位723个,推荐进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16项,确定项目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9月23日,记者从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了解到,对于一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来说,保护资金的严重短缺和传承人才的匮乏,使这项工作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制约。 省文化厅厅长张瑞鹏在相关报告中提到:2006年至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下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