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7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组织考古队8月进驻澧县城头山,再次开展对城头山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考古队已清理出一批千年前的墓葬和房址,并清理出一段古城墙。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开始后,已完成首批考古发掘探方中石家河文化时期堆积的清理,进入屈家岭文化时期堆积。揭示出一批石家河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和房址,并清理出一段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墙。 湖南城头山遗址位于...
9月16日拍摄的现代建筑夹缝中的“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北大营遗址。 一处“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北大营遗址被几名文物保护志愿者意外发现,并于近日得到相关专家的认定。 该遗址为三幢青砖建筑,近百米长,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具铁皮瓦屋顶、大窗相邻等北大营兵营建筑的显著特征。它是北大营目前已知的仅存遗址。
城墙修复用的土拉进去,但还没开始施工,也未夯实,经连阴雨一泡很虚。有小学生爬到城墙顶玩耍时陷进去,后被消防官兵救出。而河南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已经夯实过的城墙,也因连阴雨的冲泡出现斜坡垮塌。事件商城土城墙上玩耍小学生陷进淤泥15日13时,郑州市紫荆山路与城南路交叉口西北角,商城遗址土城墙工地北侧围挡内,一名小男孩光着脚丫坐在地上,双脚、裤子、脸上都是泥巴。约15分钟前,家住附近的徐女士听见喊声,钻进...
重庆南宋抗蒙遗址——余阶帅府考古发掘近日获得重要收获,出土珍贵文物一千余件。南宋抗蒙遗址——余阶帅府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巴县衙门片区,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重要文物点。该遗址是重庆市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最大的宋代建筑遗存。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期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计划发掘面积9500平方米,目前正在发掘4000平...
昨天,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今年8月下旬,该所组织考古队进驻澧县城头山,再次开展对城头山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城头山遗址位于常德市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1991-2002年,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先后11次对其考古发掘(其中1998-2001与日本考古专家共同发掘),共揭露面积约6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000余件。其中1992和1997两个年度的发掘,分别因发现屈家岭...
2011年8月下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进驻澧县城头山,再次开展对城头山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城头山遗址位于常德市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1991年-2002年,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先后11次对其考古发掘(其中1998-2001与日本考古专家共同发掘),共揭露面积约6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000余件。其中1992和1997两个年度的发掘,分别因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垣和...
9月2日至3日,江苏省文物局在扬州市组织召开了《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作计划》论证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多名文物、考古专家参加。来自扬州市政府教科文卫处、市文物局、建设局、规划局、市古城办、瘦西湖管委会、市博物馆等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列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文物局博物馆处束有春处长主持,扬州市政府董玉海副市长致辞。2010年,扬州城...
9月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在古城西安召开“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会议”,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和遗址特区建设工作全面展开,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报记者就有关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和特区建设等问题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汉长安城遗址片区目前的保护状况?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决定开展汉长安城遗址特区...
昨日,王泗镇一家酒厂在进行改扩建时发现了两个古代酒窖遗址,据大邑县文管所副所长刘红彬介绍,这是该县首次发现的古代酒窖遗址,根据现场判断,这个遗址属于明末清初时期。 昨日,记者在该酒厂看到,两个酒窖一个为圆形,直径约2米;一个为长方形,长约3米,宽1米多。这两个酒窖遗址一个是发酵池、一个是蒸馏灶,是酿酒过程中所使用的设施,在发现酒窖以后,有关人员对其进行了妥善保护。 该酒厂员工黄家湘介绍,几...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中日合作共同研究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据介绍,这个项目是去年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日本同志社大学共同研究确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泥河湾盆地古环境、旧石器时代遗址编年的深入研究。项目已经河北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 经过前期的考察论证,今年确定以侯家窑、籍箕滩、西白马营等遗址为目标开展相关工作。相关研究人员已深入遗址现场,采集相关的测试样品。这次采集的样品主要...
中国大遗址保护论坛六大工程倒计时 2011 中国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将于11月20 日左右在荆州市召开。昨悉,目前,围绕该市大遗址保护六大建设重点项目全部进入倒计时。 ——楚纪南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0 月30 日前完成场地清理和环境整治及分会场建设和会场布置,开展纪南城烽火台、30 号宫殿基址发掘清理工作。 ——熊家冢遗址博物馆。熊家冢车马坑展示厅建设及配套工程10月底前全部竣工。 ...
近日,河北省元中都建筑遗址中心大殿后寝殿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中心大殿保护方案由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制定,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负责施工。该工程是根据《元中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为防止遗址本体雨刷、冻融、风化等破坏,按照原建筑形制而实施的,主要起保护和展示的作用。目前保护工程进展顺利。(河北省文物局张北县文物局建管科刘猛)
本报讯 古代都城之内有墓葬吗?考古学家最近在秦国的早期都城——雍城之内,首次发现多座距今两千三百多年前的秦人墓葬,为认知秦国丧葬文化和古代都城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两千多年前的都城无疑是国家人口聚居之地。巍峨城墙之内更是达官显贵、高宅大家及国家服务机构的核心区域,连王公大臣都不享有在城内埋葬的礼遇,尤其是在春秋时期,秦国城内从来没有发现过墓葬。 但近日考古人员在雍城遗址最中心的地区,发现一座春...
日前,河北省永年县曲陌乡南卷村一玉米地内发现一处宋元时期遗址,距今约有700多年历史。这对研究宋元时期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该遗址是在铺设石油管道的前期勘探工作中发现的。据省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任雪岩介绍,目前从挖掘出的文化层和少量砖瓦碎片来看,初步判断为宋元时期的遗址,距今约有7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该遗址将在两个月内全部挖掘完毕,目前挖掘工作处于初级阶段,...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元上都遗址,出土一块在我国现已发现的元代石碑中碑主人身份最高的碑刻——魏王碑残件。 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介绍,这块残碑高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碑首上刻着粗大的蟠龙和清晰可辨的篆字“魏王”。 王大方说,元代以“一字王”最为尊贵,“魏王”这个封号体现出其拥有者的高贵身份。 据《元史》的《诸王表》《顺宗传》等史料记载,魏王的名字为阿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