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山海关古城墙保护工程自2008年3月15日复工以来,为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省文物局山海关古城墙保护工程办公室先后召开监理会安排进度计划和保护工程技术论证会对新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论证,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月20日,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等出席了2008年度山海关保护工程动员会。与会领导要求各参建单位必须秉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
24日,在烟台蓬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水城南城墙复建工程中,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发现5处宋朝遗迹和瓷器、石碇、铜钱等文物,从而以实物证实蓬莱水城城墙兴建于宋朝的历史记载。 据悉,其中有三座独立的墓葬,现场发掘出珍贵的宋朝瓷器5件,其中定窑系白瓷罐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据有关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宋朝石碇,在蓬莱水城先后发现3件,具有重要航海文物研究价值。此外还发现宋朝“熙宁元宝...
大同两位市民近日在城郊一处拆迁废墟中发现了大量疑似古城墙砖。今日,经古建保护专家确认:这些砖确系古城墙砖,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利用价值。 大同铁路职工杨立明和王泉生都是大同民俗摄影协会的会员,业余时间经常将镜头对准当地古建及旧民居。本月上旬,他们偶然在大同城郊的一处拆迁废墟上发现了大量类似古城墙砖的大砖块。 今日上午,记者在大同市区西北方向的军民路上看到,大约有十多排约一米多高的残墙没有被完全拆...
昨天,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位于福州鼓楼区观风亭西侧的公正古城墙已于4月9日结束考古发掘。省市文物专家对现有墙体部分进行现场踏勘后,认为这段城墙与于山脚下的城墙属同时代,为福州明代的东城墙,是福州仅存的两段城墙之一,建议进行整体保护。 记者在公正古城墙发掘现场看到,在古城墙露出真面目之前,周围还是密集的居民区。考古队员在城墙中部东西两侧开挖两个深约4米的探方。从东面探方,可清楚看到石砌的基础,长...
晋北岢岚段中国宋代长城墙体多处出现断裂,有些地段坍塌严重。有前往采访的媒体发出呼吁:亟待有关部门实施保护措施。 据媒体记者现场观察,由石片砌成的长城墙体出现多处断裂,最长的断裂处达三米以上,人已经无法通过。有许多地方坍塌得十分严重,平均宽一点五米的墙顶只剩下二十厘米到三十厘米,有的墙顶甚至呈斜面状;高三米左右的墙体上,还存在不少碎石和裂缝,有随时崩塌的危险。 当地民众称,由于多年风雨侵蚀,以及...
在今天召开的山海关古城墙保护工程2008年动员会上获悉:令人关注的山海关6000米古城墙保护工程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6月底将全面完工。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山海关古城墙保护工程自2006年6月启动以来,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国家文物局以及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文物局从全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现场项目部,邀请北京文物建筑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并严把工程质量关;国家文物局也将2007年度维...
记者近日从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据该省进行的明代长城资源调查显示,山西是长城资源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境内历代修筑的长城总长约3500公里,其中明长城墙体为763公里。 据介绍,山西省境内明长城墙体为763公里,敌台547座,马面553座,烽火台1070座。 此次由山西省文物局组建的5个长城资源调查队,经过7个月的详细调查,确认了山西省境内的明代长城墙体长度。
以色列考古刚发现的证实圣经记载的第一圣殿时期的石刻章 以色列一支考古队日前在耶路撒冷老城城墙考古中发现一枚《圣经》中记载的2500年前第一圣殿时期的石刻印章。 这枚石刻章上刻有提迈赫的名字。据《圣经》旧约尼希米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的提迈赫家族是第一圣殿的仆人,巴比伦人公元前586年毁灭圣殿后,把犹太人驱赶到巴比伦,后来他们又返回耶路撒冷。 考古队长马扎尔说,他们在耶路撒冷老城的丹门附近挖掘出...
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护,城墙上产生多处这样的豁口。墙体裸露风雨中,遭受风蚀和水浸。一到雨季,城墙土顺流而下。 开封古城墙是开封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与南京古城墙和西安古城墙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对象。 开封最早的城墙是战国时期修建的大梁城。后经历代改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河决张家湾,一场大水,围城达8个月,原有城墙被水严重浸蚀。水退后,重新筑城,就是现今开封城墙的面貌。 如今,古老的城墙已...
根据葡萄畈遗址的发现和推测,省考古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在莫角山周边的考古调查,并得到了批准。今年9月,在莫角山北侧的河池头村发现了东西分布的底部铺垫石头的类似遗迹,东段与雉山相接。10月下旬,在莫角山东侧找到了南北向分布的相关遗迹。11月找到了莫角山南侧的相关遗迹。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种底部铺垫石头的遗迹应是良渚文化时期围绕莫角山四周的古城墙。 昨天,在考古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踏上了五千年前的西...
比西安古城墙宽两到四倍 这座古城,大致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为中心,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 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
经过600多年的日晒、雨淋、风蚀,南京明城墙砖有七八成已呈风化状,有些已开始剥落,唯有一种白色城砖至今仍棱角分明,表面光滑,色泽亮丽。近日,南京城垣史博物馆专家杨国庆一行来到江西袁州、分宜考察,证实南京明城墙“白瓷城砖”出自江西,并发现了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南京明城墙砖官窑遗址群—— 白色城砖惊动南京城垣史专家 近年来,南京明城墙风化严重,唯有一种白色城砖历经...
走在保吉寨城门下,恍然间今夕何夕。 保吉寨,是郑州郊边仅存的保留有明清时期城墙的古村寨。该村原是一个伸向西流湖中的半岛,东、北、西三面环水,南侧留着一条小路可出寨门,寨墙至今还保存夯土砸成的原貌。昨日上午,住在该村的村民宋先生投诉,该村北侧西流湖对岸,有人在晚上偷偷用自卸车向湖内倾倒大量建筑垃圾:“这不仅把西流湖口弄成了垃圾场,而且北侧河道被侵占后,将来汛期到时,这个全郑州保存下来的...
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专家杨国庆在江西考察时,发现了迄今为止全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南京明城墙砖官窑遗址。昨天,考察队带着收集到的样砖和标本回到南京。城墙专家认为,此次发现意义重大,对推动南京明城墙的申遗将起到积极作用。杨国庆表示,在条件成熟时,将把该窑群中的一座整体搬迁至南京陈列展出。 民间藏家扫墓捡到大青砖 南京明城墙砖官窑的重大发现,得益于江西一位民间收藏爱好者。去年他回老家扫墓时,在山上捡...
600年前,朱元璋修筑南京明城墙全长达35.367公里,这些城砖竟有部分产自江西分宜县。10月31日下午,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专家杨国庆一行3人,专程来到分宜县分宜镇芦塘村一块山地的土窑旁考证,当场确认这是全国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南京皇城城墙砖官窑遗址,并拟将该窑整体搬迁至南京。 据当地老人介绍,这里原先有100多个古窑。记者在现场看到,官窑呈水缸形,保存完好的官窑内有3个烟囱,手可伸入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