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护国寺石碑 今年3月,杏花岭辖区内的敦化坊、长江、小枣沟和道场沟4个城中村开始整村拆除工作,涉及1022个院落、2726户住宅和13处公建,拆迁总面积52.85万平方米。该区在继续推进剪子湾、耙儿沟、七府坟3个城中村安置房续建项目的同时,将同步启动敦化坊、长江、小枣沟、道场沟的安置房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一系列公用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把未来生活的蓝图展现在城中村居民们...
该墓葬群面向正西方,六个墓室呈一字并排,全部为灰砂砖结构,建有通畅的排水通道,占地约20多平方米。 4月16日,记者从城口县获悉,该县在修齐镇村级公路修建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处“一穴六室”的明代古墓葬。该规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庆境内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据悉,墓群位于城口县修齐镇枇杷村5组一名叫“老鸹池”的地方,今年2月份就已被村民发现。但由于“忌讳”,村民又用泥土把洞...
沈周《湖天泛舟图》南京博物院供图 记者17日从南京博物院获知,该院将于4月27日将同时举办明代吴门书法及绘画特展、傅抱石民国时期绘画专题展、陈之佛新时期工笔花鸟画特展、胡小石临摹历代书法名迹专题展等5个展览。 其中,“江左流韵——明代吴门书法特展”、“江南风华——明代吴门绘画特展”将展出沈周、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大家书画之作。 “吴门”,是苏南大都会苏州之别称。明代中叶以...
昨日,副市长刘冠贤带队到龙门县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刘冠贤一行走访了位于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三寨谷旅游度假区内的三寨谷明代造纸作坊遗址。刘冠贤提出,一要保护好遗址,进一步提高保护意识;二要积极抢救文物、遗址;三要加强管理,相关环节的管理要到位;四要合理利用,做到遗址建设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文化惠民相结合,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记者获悉,三寨谷明代造纸...
记者从秦皇岛市抚宁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在板厂峪长城修复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极具江南纹饰特色的明代瓷器,这一发现或能印证了明代官兵“南兵北上”的历史史实。 据史料记载,明朝曾经有3次“南兵北上”的历史记载。抗倭胜利后,1568年,戚继光到北方总理“蓟辽保练兵事务”,他针对当时蓟镇守军统属多门、毫无战斗力的情况,上书朝廷招募浙东士卒,1569年第一批3000名义乌将士北上。后来这支浙兵成了戚继光的...
4月16日,记者从城口县采访获悉,修齐镇村级公路修建过程中,意外发现的明代古墓葬群为“一穴六室”,而不是之前所认为的“一穴七室”。这等规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庆境内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明代墓群位于城口县修齐镇枇杷村5组一名叫“老鸹池”的地方,最早发现在2月份。当时该村正在新建村级公路,村民在使用挖掘机时意外挖出了火砖、腐木、破碎陶片等东西。 “我们以为是一般的坟墓,出于风俗...
记者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在板厂峪长城修复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极具江南纹饰特色的明代瓷器,这一发现或能印证了明代官兵“南兵北上”的历史史实。 板厂峪长城是秦皇岛市境内明长城中最精华的地段之一,这次出土的文物包括明代时广泛使用的青花瓷酒盅、纹饰优美的瓷碗、已经折断的象牙秤杆,更有一块断裂残缺已无法拼完整的石碑,上面刻有清晰的“凤阳戚继光、路副总兵、都指挥”等字样。此外,还有铜锁...
400多年前,一些浙江义乌兵随名将戚继光北上来到现在的秦皇岛板厂峪村戍守、修筑长城。如今,这些义乌兵后裔中一名叫许国华的村民自发守护长城,自费建起一家“明长城文物展馆”。 中国历史上的“戚家军”是以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姓氏命名的军队,主要是从义乌征召的士兵。南方的倭寇被荡灭之后,戚家军义乌兵被明朝廷派往北方镇守长城,于是,他们便迁居蓟辽一带。 现在,在秦皇岛境内374.5...
明代砖券墓葬与现代坟墓风格迥异。 日前,笔者从城口县文化委获悉,前不久,城口修齐镇政府在新修村级公路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地下古墓葬群,六个墓室一字排开,初步推断为明代墓葬。考古专家认为,这或为一个在当时非常富庶并很有影响力的家族墓葬,主人可能是因为避战迁来城口。这等规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庆境内还是首次发现,对于渝东北地区及仁河流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丧葬观念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自惠州建城以来,经历无数炮火洗礼,从未失守。直到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以阵亡200多人的代价最终攻陷此地,才结束惠州千百年来未曾失陷的历史。守护惠州的,就有城墙巍峨的身影。惠州府城墙总长七里三,从明代到今天,几百年的岁月模糊了它的身影,让人忘记它最初的用途。如今,从朝京门至东新桥头,城墙保存约8 0 0米,虽不及总长的四分之一,但在广东再也找不到第二条这样的古城墙了。 如...
酷爱收藏之人,一生中最喜的时刻莫属于见到心仪藏品的一刹那。前几天,我一个老家的亲戚打来电话,说村里有一家人在野外挖土填坑的时候发现一个瓦罐,看样式年代很久远,村里人知道我对古董感兴趣,就让我回去看看,看有没有收藏价值。 放下电话后我就立刻驱车往老家赶。一路上内心特别兴奋,因为我根据亲戚的叙述,已经知道那应该是个很有收藏价值的谷仓罐。到了老家,当我亲手触摸到这个年代悠久的谷仓罐时,那种喜出望...
谢环《杏园雅集图》手卷(图1),为绢本,设色,纵37、长401厘米;绘于明代正统二年(1437),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再现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九位内阁大臣在杨荣府邸杏园聚会的历史画面,画法工细,衣纹挺拔,色彩鲜艳,是一幅具有肖像性质的雅集图;现藏于镇江博物馆。 该卷卷首题“杏园雅集”四字(图2),纵37、横113厘米,故名。卷后保存有当时雅集者杨士奇分书《杏园雅集图序》;庐...
陈淳《花卉图》 孟雷 在明代花鸟画历史上,有两位画家因画风独特、另辟蹊径,对水墨花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被合称为“青藤白阳”。其中,“青藤”是指徐渭,而“白阳”就是我们现在所赏析的《花卉图》(上两图均为作品局部)的作者陈淳。 陈淳(1483—1544),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出生在一个文人士大夫家庭。其祖父陈璚曾官南京左副都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