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宋耀州窑青釉印花牡丹纹盘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田野考古开展和各地陶瓷行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古代名窑陶瓷的恢复实验在各地蓬勃进行。不少失传了千百年的古代名瓷烧制技艺得以恢复。其中很多都是以科技攻关的形式解决了古瓷的科技测试与恢复试验的尤其是对宋元名瓷,如龙泉窑青瓷、钧窑瓷、汝窑瓷、辽代陶瓷、建窑瓷、定窑瓷、哥釉瓷、元青花等都得以重现历史辉煌,对传承古代陶瓷技艺和向大众普及陶瓷文化起...
装置艺术是现代前卫艺术中很重要的样式之一,它的美学概念是以超越传统为主流。1992年创立的台湾百观,运用了另类时尚的自然素材,结合仿真丝、麻、绸等新科技产物,将生活意象的装置传播到大众欲又形成贵族化的双重风格。BLOSSOM装置艺术设计,由台湾百观负责人杨凤鸾小姐首席研发,正统限量的精致文化风格孕育出內敛脱俗的现代装置概念,融合到国际新潮艺术之洪流中,进而在北京实践发展出独有的设计风格,并延伸了前...
成都非遗节 开幕式上3000名演员与数万观众的互动狂欢,600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演出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非遗公园和各大分会场吸引着上万市民游客参观——第二届非遗节上的精彩片段,至今仍令许多人难以忘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现在若是要提及“世界非遗之都”,许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城市的名字中国成都。已经连续举办了两...
18日晚,在福建安溪县电影院,首届闽台茶乡交流大会开幕式暨综艺晚会如期举行。 开幕式上,安溪三和茶博物馆与台北县坪林博物馆负责人互赠礼品,实现对接,意味着今后两岸茶界多了一个展示、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 安溪三和茶博物馆与台北县坪林博物馆负责人互赠礼品 相关人士表示,作为闽台茶乡交流的重要载体,两地博物馆将发挥平台作用,或定期开展茶文化交流、研讨活动,或互展涉茶文物,共同担当发展中...
资料图片:4月17日,洛阳龙门石窟迎来春季旅游高峰日,游客流量达十万人次。 张燕辉 摄 历经15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及人为破坏,洛阳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受人关注。记者16日从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在日常维护方面,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十年来维护修缮洞窟290余个,维护修缮面积达2840余平方米。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中心副主任高东亮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窟的日常维护更显...
12月8日至9日,由湖北省文物局主办,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协办的全省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复决赛)在省博物馆成功举办。9日下午,省政府副省长张通,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张祖新,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省文化厅巡视员、省文联主席沈虹光,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齐吉祥,省文物局副局...
12月11日, “中国秦汉文明”学术讲座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如期举行。此次学术讲座是为配合《中国的兵马俑》展览而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目的是通过举办深层次的学术讲座,促进瑞典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入的了解。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浦正东应邀出席,瑞典东方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陶瓷协会等方面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讲座。在为期一整天的讲座中,陕西省文物局派出的王保平、尹夏清和...
12月11日-12日,由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原地区古城、古都与古国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院50周年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全国40多家单位的120多为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秉琦先生提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要从古文化、古城、古国这三个步骤来进行,并提出中国文明演进的三个阶段:古国、...
今年8月,“中国丹霞”和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跻身世遗家族,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增加到40个。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的这些景点能成功突围,自然也代价不菲。前者“打包”了广东、湖南等6个省份的景点,准备了近4年,耗资十多亿元;而后者申遗历程更是长达12年,耗资8亿元。即便申遗非常 “烧钱”,并且通常是一场“马拉松赛...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由台湾向阳公益基金会董事长廖正豪筹备了8年之久的“盛世皇朝祕宝—法门寺地宫与大唐文物特展”,日前在台湾历史博物馆展出。据报道,台湾向阳公益基金会董事长廖正豪说,2001年夏天他与好友前往丝绸之路旅游,当时专程前往西安法门寺拜访卧病在床的住持方丈净一法师,他向方丈说明有意邀请佛指舍利赴台巡礼。当时净一法师仅对廖正豪说,...
《京剧传承与发展论坛》为成功申遗后的京剧走向把脉—— 集众多戏曲门类之所长的京剧艺术有着“国剧”的雅号,北京时间11月16日,这一历经两个世纪锻造的国粹艺术又增添了新的头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非遗”。这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与审美品格的世界认同...
(来源:解放日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率团与会的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上述项目获得通过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医针灸和京剧都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瑰宝,这两个项目获得通过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可。马文辉说,申遗成功仅仅是一个开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