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同年帖》, 宋,李建中书,纸本,册页,纵33cm,横51cm,行书,15行134字。 《同年帖》又称《金部帖》、《披风帖》,释文: “金部同年,載喜披風,甚慰私抱,殊爲款曲。旋值睽離,必然來晨朝車行邁,適蒙示翰,愈傷老懷,惟冀保愛也。萬萬,不勝消黯。見(现)女夫劉仲謨秀才並第二兒子在東京,相次發書去。如有事,希圖庇也。建中簡上,金部同年,9月16日。《湯世帖》碑文三道,略表西京之物也。《懷湘...
《东山松帖》,晋,王献之书,纸本,行草书,纵22.8cm,横22.3cm。 释文: 此帖无款署和题跋。鉴藏印钤南宋“绍兴”连珠印、“内府书印”,明文徵明、刘承禧、吴廷及清曹溶等印。另有两方古印(文不辨)。原有清乾隆内府诸印和乾隆题语,已被刮去。 《东山松帖》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埭”(音带)即堵水的堤。“东山松更送八百”应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护堤、美化之用。此...
“浓墨宰相”刘墉其人其画 清代宰相刘墉(1719—1804),山东诸城人,博通经史百家,工诗善书,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山舟并称四大家,时有“浓墨宰相”之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珍藏着其书画立轴(见图)。此行书立轴纸本,纵89.6厘米,宽34.2厘米。书作丰润浑厚,貌丰骨劲,外柔内刚,给人以绵里藏针之感。 审视此作,功力很深,章法布局左顾右盼,疏朗匀称,古朴自然。其用笔以中锋圆笔为主,铺毫入纸,笔腹...
行书是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正楷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相传始于汉末,流行至今。 行书的起源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简而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
日前,笔者在闽北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建阳区收藏协会副会长林溁家中发现3册极为罕见而珍贵的明代万历年间的“建本”。该“建本”书名统称《活法大成》,三册建本分别名为:《仰止子详考古今名家润色诗林正宗七卷》、《仰止子详考古今名家润色诗林正宗之十三卷》和《仰止子详考古今名家润色韵林正宗之十六卷》。据《福建古代刻书》载:《仰止子详考古今名家润色诗林》和《仰止子详考古今名家润色韵林》系余象斗自编自刻的类书,总...
“大道周口——王学岭诗文书作展”开幕式暨王学岭先生作品捐赠仪式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王学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秘书长、总参书法院院长,是当代有影响力的书法名家。2011年起,他将家乡河南周口市所辖十个县(市区)的历史名人、典籍、文物、事件和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认真梳理、深入研究之后,逐个以诗、词、赋、对联的形式进行创作,反复修改,数度增删,最终定稿1...
北宋钱币是现今存世量最大的古钱币,在近年来发现的宋辽金窖藏钱币中,北宋钱币则动以几百斤、上千斤或数千斤计。可以说,北宋钱币是中国货币史上铸造量最大、版式最繁为杂,铸造工艺和钱文书法艺术最为辉煌的时期。尤其以徽宗朝铸钱为北宋钱币的巅峰,其铸造工艺之精,版别之复杂,钱文书法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以致徽宗被后人称为天下铸钱好手,更是为北宋钱币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徽宗本人就是著名的书法家,对...
《祭侄稿》局部 《祭侄稿》是仅次于《兰亭序》的中国第二大行书,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祭侄稿》背后的血泪 季明是颜真卿堂兄颜杲卿的儿子,杲卿为河北常山太守。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叛军直逼常山,叛军以杲卿家属为人质,逼迫杲卿投降。不仅,杲卿响应弟弟、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的号召,发起抗击叛军的武装斗争。战争中因奸臣坐视不救,杲卿寡不敌众,孤城难...
赵榆(拍卖史专家、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文物出版社出版、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微博]印制、马韵昇先生主编的《中国楹联法书精品选》,不禁让人喜出望外。早期的楹联墨迹原件,由于任其历史岁月的零落湮沉,没能保存下来,只能在古籍中寻找记载的联语。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它的书法艺术和收藏价值,楹联墨迹原件受到社会所珍藏。让我们欣喜的是,《中国楹联法书精品集》中文彭与董其...
新世纪以来,二王书风逐渐代替碑学,成为书坛仿效的主流风格。风水轮流转,在当今瞬息变幻的世界里,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二王毕竟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其小楷及行草书上的成就,历来就是人们取法的对象。当今书坛若绕过二王,从技法积累到风格建树,都将会缺失很多。然而,由于艺术观的浮薄及取法面的单一,至今学习二王的书家,大都流于仿制的层面,且使二王的潇洒坚质多替于圆熟轻靡,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尤有甚者,...
画家胡诗云、陈金石,书法家曲彦忠三人书画展于2015年元月1日上午9点开幕,三位来自北方的书画艺术家将精心创作的幅幅佳作,奉献给汕头这个拥有深厚历史积淀、东西方文化相交融的南方城市,让潮汕人民感受到瑰丽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选择1860文化创意园作为展览地点,这里是粤东首个文化创意园,以汕头开埠之年“1860年”命名,寓意将以汕头开埠积淀为背景文化,创建以潮汕历史文化和开埠文化为特色,以创意理念为吸...
行书是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正楷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相传始于汉末,流行至今。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简而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
高士奇行书七律诗轴,山东省博物馆藏 清初,为了稳定政局、拉拢文人,同时也由于传统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深厚积淀和巨大吸引力,清统治者对汉文化,尤其是书画、诗词等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一时期,被尊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其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艺术风尚自然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由于受其师沈荃的影响,康熙帝对董其昌的书法几乎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并身体力行地进行创作实践,其存世书迹中多...
米芾《蜀素帖》 第一章书家简介及作品概况 一、书家简介 米芾,宋代书法大家,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生于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终年57岁。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无碍居士等。41岁更名为芾,室名宝晋斋、英光室。祖籍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居江苏镇江。曾任内廷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后世多称其“米...
这是一幅看上去很唯美的行书作品,笔致清新流畅,结体温润秀美,三行式条幅、简洁的落款使原本疏朗的章法更显得空灵剔透,耐人寻味。作品所书《钓诗台咏》五言律同样具有简洁明快、朗朗有声的特点,“钓台高百尺,不钓鲂与鲤;一钓飞土篇,再钓及正始;把竿李太白,下饵杜子美;不如无字诗,明月钓流水”。文辞清新雅正,比况神奇,看似平易浅出,实则意境开阔简远,空灵之中有禅意,浪漫之中见匠心,与其随意、闲适的书法作风互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