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碑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做拓片 本报记者陈团结摄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刻里有千百年来诸多名家的书法作品,很多甚至还是国宝级文物。很多书法爱好者都愿意花几百元买几张名家作品拓片回家临摹。但长期这样锤拓,是否会对这些碑文造成损坏?10月15日,时评人魏英杰就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网友发问:碑林拓碑是否会破坏文物? 魏英杰在微博中提出,“西安碑林馆藏众多历代碑刻,非常珍稀!让人不...
黄永玉近照 黄永玉 1924年7月9日出生于常德县,祖籍湘西凤凰,土家族人,中国画家。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16岁开始以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其代表作包括《比我老的老头》、《一路唱回故乡》等。 90岁的黄永玉日...
为保存和研究好珍贵历史资料,近日,郑州管城回族区文物局组织工作人员在河南省文物系统知名专家蔡全法的指导下,对东里书院旧址保存的古碑刻进行了拓片制作。 在拓片制作过程中,管城回族区文物局工作人员根据蔡老师的讲解和亲自示范,采用擦墨拓法,克服天气变化等室外制作的各种不利因素,耐心学习,细心操作,经近一个月的时间,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古碑刻的拓印工作。 东里书院的古碑刻记述了自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天...
5月16日,“传墨翰林——西安碑林名碑拓本展”在苏州碑刻博物馆正式展出,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展览,是“西安碑林名碑拓本全国巡回展”的第十站,同时也是展览第五次越过长江,在江南展出。此次展览所展85件(组)珍贵拓本,均选自西安碑林最具代表性的名碑精品,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备,汉魏至唐宋历代皆括。“传墨翰林——西安碑林名碑拓本展”,是碑林博物馆推进“临展1+3”活动的又一次重要展览。...
日前,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在实施丰南片条陇堨渠道维修工程时,挖掘出一明代古碑刻。 从发现碑刻的地点及碑上文字可以看出,此碑为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由汪道昆撰文吴廷所立的《溪南吴氏重修仁义院记》,与《丰南志》所记录仁义院有关内容相符。据记载,仁义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位于西溪南村西边,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遭战事损毁,后经住持僧法環、正时、正曜等募化重修。现该...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龙堰乡考察明代宰相李贤墓葬时,于村南刁河一座石桥上发现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 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他在1433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任职,曾任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曾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他也是明清以来在京任职...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龙堰乡考察明代宰相李贤墓葬时,于村南刁河一座石桥上发现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他在1433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任职,曾任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曾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他也是明清以来在京任职级别最高的南阳人。他去世后谥...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龙堰乡考察明代宰相李贤墓葬时,于村南刁河一座石桥上发现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 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他在1433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任职,曾任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曾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他也是明清以来在京任职级别最高的南阳人。他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